燃于“一二·九”的烽火
永不熄灭
一二九运动是 1935 年 12 月 9 日发生在北平(今北京)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愈发猖獗,华北地区岌岌可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北平的学生们目睹着国土的沦丧、同胞的苦难,再也无法坐视。他们挺身而出,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重重阻挠。他们的声音,犹如划破黑暗夜空的惊雷,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
1. 日本侵略步步紧逼:“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东北,进而觊觎华北。1935 年,日本侵略者策划华北五省 “自治”,妄图制造第二个 “满洲国”,华北局势危如累卵。
2. 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政策:国民党政府采取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同时,国民党还忙于围剿红军,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反应消极。
3.民众抗日情绪的积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1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份宣言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爱国热情被点燃,为一二九运动的爆发积蓄了力量。
1.请愿与示威开始: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2.遭遇镇压与坚持斗争:国民党军警使用高压水枪、警棍等暴力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学生们的爱国游行遭到残酷镇压,许多学生受伤,还有人被捕。但学生们毫不退缩,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等口号,继续在北平的街头游行示威,向市民宣传抗日救国的理念。
1.抗日救亡运动的新起点: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它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学生纷纷响应,举行罢课、示威游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情况也相继出现,各界人士组成的抗日救国会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2.民族觉醒的重要契机:这场运动让中国人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国民党政府妥协政策的危害。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培养革命骨干力量: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开始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许多学生深入农村、工厂,宣传抗日思想,发动群众力量。
“一二・九运动” 所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这些革命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在新时代继续谱写爱国奉献的新篇章。
供稿丨廉洁
编辑丨廉洁
校对丨刘桐洋
审核丨苏金艳
微信公众号|jqgsglxy
工商管理学院官方抖音丨HCU活力工管
官方网址丨https://gs.h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