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 国产战争剧的巅峰,说它是中国版《兄弟连》那是抬举了《兄弟连》!

文摘   电影   2023-08-08 18:18   安徽  

点击上方低配老梁开讲了关注我们!

有一部剧在网上几乎是零差评
豆瓣评分达到了9.6分,超过了《士兵突击》的9.5分,成为了评分最高的国产战争剧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一部剧能和它在思想深度上相媲美』

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剧能让人捧到如此高度?

今天低配老梁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它——

《我的团长我的团》

国产战争剧的巅峰。」

《团长》在首播扑街后再也没在电视上重播过。

相比《士兵突击》的正能量,《团长》色调昏暗,节奏缓慢,台词晦涩,精神萎靡,观众看得很不得劲儿。

多年后,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网上看到了这部剧才给它重新翻案』

本剧讲述的是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呈现的是真实残酷的历史,它的题材注定了它的曲高和寡』

《团长》就是戴着双重镣铐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观众很难第一时间领略到这部剧的真正风采。

不过就像陈年酒一样,初尝味道因人而异,放几年再尝就很香。

这几年随着弹幕文化流行起来,许多人一边看这部剧一边在弹幕里交流这部剧的精妙。

使得《团长》的内涵被大家逐渐接受,这部剧的口碑也逐渐好了起来。

这部剧也回到它该有的位置上,成为战争剧史上移不开的一座丰碑。


01

创作背景


《士兵突击》成功后,大家都期待着看到原班人马再度合作。

这是二零零七年,兰晓龙和康洪雷来到了一个地方,松山

这是一座叫做松山的山,一座位处勐腊乡的松山,一座架在滇缅边境的松山。

在松山上,兰晓龙发现了一座墓碑

一座两平方米的墓碑,什么都没有。

兰晓龙说,他在想这里究竟埋了谁呢?

于是上前一看,然后整个人都傻掉了,脑袋「轰」的一下炸开了。

这座墓碑没有名字,墓碑下埋了八千人

因为这座山叫松山,是中国远征军里松山战役的遗址。

松山战役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松山血战」,在这里日军伤亡1250人,国军伤亡7763人,极其惨烈。

这时兰晓龙找了一个树丛,直接往后一趟,双手紧扣,闭着眼睛,周遭特别安静,只有康洪雷以烟代香坐在墓碑旁看着他。

而兰晓龙在沉思……

不,不是沉思!

后来兰晓龙自己说,他也不知道那时他在想什么,非常混乱、非常复杂的情绪,根本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概括。

就在那一刻,兰晓龙知道自己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剧本了。

他希望写出来的剧可以让观众看完后,有他在树丛中躺下闭目时脑子里那糟糕的感受

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诞生了。


02

剧情

1942年,中缅边境有座叫禅达的小镇。时不时受到炮火袭击的地方,聚集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

他们是小太爷孟烦了、军医郝兽医、东北佬迷龙、阿译长官、湖南人不辣等。

他们只求有吃的死不了,如同活死尸。

这时,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想利用这群散兵重组川军团,空降缅甸参加战争。

但到达战场的小分队面对的却是已成定局的溃败。

最后剩下的孟烦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里。

外面是不断靠近的日本兵,危机的最高点,拯救他们的是自称团长的龙文章。

龙文章其人,由来不明,不按常理出牌,却奇迹地带领着孟烦了一行人渡过怒江,回到了禅达。

等待他们的不是嘉奖,而是看守。

而龙文章则被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团长,而是摘了军衔自己挂帅的中尉。

就在大家都猜测龙文章凶多吉少时,龙文章不仅没死还被虞啸卿任命为川军团团长,但等待他们的是更深的漩涡……

剧中的经典戏有许多,庭审龙文章、小书虫慷慨陈词、沙盘推演等等……

  • 庭审龙文章

在《团长》中,龙文章在军事法庭上演了一大串“报菜名”的好戏。
不同于相声里的溜口,也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里的显摆,这出戏经由旁白解释后,显得异常沉重。
相信每个看完的观众都喘不过气,再提不起戏谑的心。
他是这么「报菜名」的:
我去过的那些地方,我们没了的地方。
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干丝烧卖;
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上海的润饼蚵仔煎,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
天津麻花狗不理,广州艇仔粥和肠粉,旅顺口的咸鱼饼子和炮台;
东北地三鲜、狗肉汤、酸菜白肉炖粉条,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宫殿的鸭血汤,还有臭豆腐和已经打成粉了的长沙城。
他还说:「没涵养不用亲眼看见半个中国都没了才开始发急和心痛,不用等到中国人都死光了才开始心痛和发急。
好大的河山,好些地方我也没去过,但是去没去过铁骊、扶余、呼伦池、海拉尔河、贝尔池、长白山、大兴安、小兴安、营口、安东、老哈河、承德、郭家屯、万全、滦河、白河、桑乾河、北平天津、济苑、绥归、镇头包、历城、道口、阳曲、开封、郾城……
我是个瞎着急的人,我瞎着急。
三两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
南阳、襄阳、赊旗店、长台关、正阳关、颖水、汝水、巢湖洪泽湖、镇江、南京、怀宁……
上海、淮阴、苏州、杭州、黄埔江、太湖、南通……屯溪、六安、九江、武昌、汉口、修水、宜昌……」

旁白则是这么说的:
「他说得很纷乱,就像他走过的路一样纷乱。
这些丢失了和惨败过的地方,三两字一个的地名,他数了足足三十分钟,
然后很谦虚地告诉我们,不到十分之一,记性有限。」
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好大的河山,全没了。
国土已经沦丧到这个地步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小书虫慷慨陈词

剧里有一个学生“小书虫”,他在找到龙文章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只说打仗,你们军人就只说打仗。
可我说的是问题,问题!
问题不是日军入侵带进来的,它本来就在这。
有问题,就是事情出错啦。
错啦你知道吗?
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
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原来我不信过的好多东西都是真的,
原来我们以前真的那么辉煌,开阔,骄傲,无畏,不拘一格,包容世界。」

这段话看似很空,却直指问题核心,这个国家究竟怎么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要怎么改?
打赢再多的仗都没用,因为问题还在。
小书虫带着活泼的朝气,带着蓬勃的生命力,在歌唱,在呐喊,在舞蹈。
唤醒了“炮灰团”众人行将就木的身体和灵魂,让他们重新看到希望。
  • 沙盘推演

第三十一集开始,有一场沙盘推演的戏。

当年不少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是在拍什么。

但当我们翻开南天门大战的原型松山血战史料时,会惊讶地发现,沙盘推演的过程恰恰就是松山血战的情景再现。

《团长》沙盘推演

有剧迷指出,这场沙盘推演的戏,其实是真实历史和虚构故事之间的任意门,仿佛一把钥匙,穿透了层层迷雾扔到了观众跟前。

你看到,那就是得到了;你看不到,那也无妨。

当真实的历史变成了桌子上的推演,当虚构的故事变成了活生生的经历。

沙盘推演如此真实,真实到它成为一把钥匙,直直告诉我们:

故事本身就是混沌的、虚幻的,也许是六十年后老兵的记忆有误,也许是老兵是叙述时不愿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剧中还有很多唯美的画面:

瘸子炮灰拉着个重伤的炮灰团长,走过三角梅花海。

在最浪漫的场景下絮叨着最损的话,在最接近死的地方求着生。

这是我觉得腻死人的爱。

郝兽医拉着孟烦了走过一片油菜花田,画面美极了,没有一点战争的痕迹。


03

人物


《团长》这部剧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它摒弃了其他抗战剧对人物刻画得单薄。

可以说是千人千面,“人人都是主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可以是软弱的,可以是胆怯的,可以是迷茫失魂落魄的。

“敌人”可以是强大的,可以是意志坚定的。

编剧兰晓龙说:「对我来说这部戏有五个最重要的人物,孟烦了、团长、虞啸卿、迷龙和郝兽医。一部戏跟建筑很像,一个房子柱子不要太多,也就是所谓『戏骨』。有戏眼,戏眼是孟烦了,有戏魂,戏魂是团长,还有戏骨,戏骨是支撑这个东西的柱子,戏肉,每个人都是戏肉。」
非常具有理想色彩的团长龙文章,年轻时总想着逃跑的孟烦了,认真勤恳却几近办不成事的林译,思乡恋家的迷龙,想帮每个人却帮不了的郝西川,内心备受煎熬的虞啸卿……
《团长》剧照
  • 戏魂——团长龙文章

龙文章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戏魂,一个非常具有理想色彩的团长。

他更有性格,更想想法,更像一个男人,虚荣、狡诈、圆滑、智慧。

《团长》妖孽龙文章

对于这样一个有突破性和极大魅力的角色,段奕宏显然倾尽全力,同角色一道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和信念。

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妖孽

妖孽龙文章第三集末才出场,但妖孽毕竟是妖孽,这个妖孽迅速就吸引了戏内戏外所有人的眼光和注目。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单纯的人物。

他面对孟烦了是一副模样,面对迷龙是一副模样,面对上官念慈是一副模样,面对虞啸卿又是一副模样……

几乎每次出场、对每个不同的人的神态都不同,难度大,但可塑性也极大。

演员发挥空间非常广阔,就好似戏中走南闯北学会各地方言的龙文章,段奕宏面对不同情景的表演完全不同。

特别喜欢剧中男主龙文章说的:「我想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

这句话正是全剧的剧眼

  • 戏眼——小太爷孟烦了

孟烦了,一个阴损的、曾经有着理想的颓废小人物,最终被龙文章改变。

《团长》小太爷孟烦了

段奕宏的龙文章非常强势,在整个团队里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表演都极为外放。

而人物设置上作为陪衬的张译,不仅没有被段奕宏的表演压下去,反而以一种柔和的力量隐隐与之抗衡,不超过不落后。

好比和乔峰比轻功的段誉,好比站在雄主身边的名相。

这是张译的力量。

《团长》剧照

  • 戏骨——东北佬迷龙

张国强就是「戏骨」

迷龙的角色透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和鲜血,永远留在了那里。

《团长》东北佬迷龙

而他在本剧中第一次引起观众注意,则是林译在宣布今天吃猪肉炖粉条时。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名菜,迷龙是东北人,兰晓龙巧妙地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道具,让本来离心离德的迷龙忽然有了归属感。

就在大家眼巴巴看着这道菜时,迷龙唱起了《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爹娘……」

这个道具直接挑动了迷龙的神经,这首歌唱得跑调极了,但就是因为跑调才更显得真实和动人。

这场戏是本剧第一个小高潮。

  • 戏肉——军医郝兽医

兽医说他是伤心死的,但他伤心的理由,并不是烦啦的刻薄调侃,也不是炮灰团们的集体沉沦。

兽医是丢了魂,他的魂被炮灰团这帮熊孩子一点点抽干,每一个死去的士兵,兽医都记得他们的名字,也为他们难过,还会在临终前握着他们的手,听他们恶毒的咒骂。

他把每一个士兵都当成自己儿子,那个叫福娃的陕西孩子,不听兽医的话,非要去当兵。

于是兽医也只能跟着军队一起东奔西走,希望有一天能跟自己儿子再见面。

但他看着一群跟自己儿子一样年轻的后生,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他的心一点点被伤透了。

当他真正接到儿子战友的那封信,告诉他福娃已经死了,兽医的魂也彻底丢了。

他把孟烦了当成儿子,跟他说了一通胡话,最后被日军的炮弹炸死。

对于这个可怜的老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救赎,因为他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隐忍,最后一切的希望破灭,只剩下一个苍老的躯壳。

那他去灵魂应该去的天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看着老头一点点升入阳光,升入阴暗如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纯真之地——谁说他不是升天了呢?

《团长》郝兽医

  • 戏肉——师长虞啸卿

虞啸卿出身不凡,是当之无愧的将门虎子。胸藏韬略,矢志报国。
团长》虞啸卿
初识虞啸卿,似乎没有人能质疑他报国的决心,巩固江防时他像“杀鸡一样的杀死了一个失职的营长”。
他对阻击敌人于南天门的龙文章他们用旗语说“无论你是谁,请先行一步,虞某随后就到。”不管是他人还是自己的生命,他似乎从不吝惜。
虞啸卿的胆子似乎很大,大到随时为抗战献出生命,他的胆子也很小,小到不敢坐下来看国家沦丧。
战乱中一个学生告诉他“国家兴亡岂容坐视”,从此他就很少坐着,总是站着,要把自己挺成一杆枪。
对于国土的沦丧,军队的一败再败,他像龙文章一样焦急,一样愤怒,所以他很失望,也很极端。
他认为所有的军人都是有罪的,正如同在庭审龙文章时他所说的:“仗打成这样,军中再无无辜之人”。
也许我们必须承认,虞啸卿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他总是军容整肃,即使心力交瘁也强撑得精神抖擞。
他一腔热血,“卧薪尝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和士兵吃一样的饭,只为了了解士兵的体能。
为了整肃军法,他可以亲手砍了自己临阵脱逃的胞弟。
收容站里,他带着一众精锐,军容整肃,雷厉风行,一席演讲,重新燃起炮灰内心对胜利的渴望,豪气干云。
虞啸卿渴望拜托傀儡的宿命,他也试图去组建一直完全和他自己同步的军队。
可惜,也许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做,又或者是他做不到。
总而言之,他最终是失败了。
  • 戏肉——阿译长官

《团长》里认真勤恳的阿译长官,却几近办不成事。

团长》林译

印象最深刻的是唱歌那段,林译面对涣散的军心,忽然唱起了《从军歌》。

时至今日,当年的《从军歌》已经没有了曲调,这是电视剧重新编曲的,但歌词历历在目,我们仍可以看出贯穿其中的豪情万丈。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饰演林译的演员叫王往,可惜的是一直没有火,但他在本剧中的表现让许多观众再也难以忘记。

  • 戏肉——湖南人不辣

剧中湖南人不辣的戏份不多,但却让人印象很深。

一句:“去打小东洋”,一句:“中华要灭亡,湖南人先死绝”,显现出他的血性。

  • 戏肉——小书虫

提到小书虫,我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与众不同”

小书虫和所有人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
不管是迷龙,还是烦啦,还是龙文章,甚至是虞啸卿。
他们心里都装着愤怒,装着迷茫,装着失落。
小书虫是那个在黑暗中思考的人,他在一个绝望的时代思考希望。
他让炮灰们空荡荡的身躯注入了思考。
面对龙文章口中的空谈误国时,他的答案是“不可以空谈,但是要有向往”。
即使无法说服众人,小书虫依旧宛如一个时代的护道者一样,去捍卫自己的理念和向往。
于是他没有桥,也去了和顺镇,沿着祖宗的脚步,去重铸过去的辉煌。
小书虫死了,但是少年中国已经开始觉醒了,所以充满希望。
一股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正在觉醒。唤醒了“炮灰团”众人行将就木的身体和灵魂,所以说永远充满希望。
小书虫的戏份很少,但是并不是无关紧要,他是促成炮灰们觉醒的人。

如果说这个时代病了,那小书虫就是最初的药引。
随后,药引里加入了红色武装、兽医之子、兽医、还有在河对岸哼着曲儿流着泪的师座、南天门上牺牲的和没牺牲的众炮灰以及最后被毙的迷龙。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人物,最令我动容的是史航饰演的大师,分别时,嘴里念着阿弥陀佛,远征军万岁,祖国昌盛,民族万岁!

还有炮灰团的豆饼死了,大家谁都记不得他的名字。

当时每个人都在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以免自己哪天死了队友能在安葬时建一座墓碑。

可是结果呢?

结果就在兰晓龙的口中:「这座墓碑没有名字,墓碑下埋了八千人。」

他们全都埋在了一起。


04

一点感悟


兰晓龙说:自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灵魂,这部戏是他写给活着的人看的关于死者的戏。
因为是写给活人看的关于死者的戏,那么就必然会有一个问题:给活人看死者的什么?
是死者的生平吗?是死者的生活吗?
兰晓龙想到最后,得出的答案:是死者值得我们敬重的东西,对生命的爱
死亡、是生活、是爱情,也是兰晓龙在这部戏里最初的主题。
这部剧不仅让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被逼的差点亡国?
同时也告诉了你,中国为什么打成那样都没有亡国?
电视剧最后,一切回归平静,老人慢慢走着,想着自己的过往,旁边说:
「让我们记住吧,记一辈子。」
有一句话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中国远征军被很多人忘记了,甚至很多年后抗日战争也会被很多人忘记,但这些背后的文化精神却扎根于我们的土壤。
我相信永远会有人记住历史长河中的某一段往事,也会有更多的人并不知晓那些事。
对于前者致以敬意,对于后者不必苛责。
因为所有的结果,都造就了「我们」,造就了「现在」
我想,兰晓龙写这部戏,也是这个用意吧。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经典片段。



08:08/20:23





往期推荐

近二十年来,豆瓣口碑评分最高的十部国产战争剧,每一部都不是“抗日神剧”!成为江湖儿女之前,每个人都是小武!陈思诚的国产悬疑片宇宙!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低配老梁

开讲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低配老梁开讲了
杂家,杂谈,只为记录兴趣爱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