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仙游东乡民间才人宫后顺曾经创作了一则与文字游戏有关的笑话,并在东乡民间普遍流传。其内容大致如下:
有走村串户分别售卖韭菜、蒜青、葱和白菜的四位小贩,经常在同一区域活动,因而经常在某客栈会合,并轮流出钱吃客栈代客加工的餐饭。过了一段时日,其他三人发现,卖白菜的一餐也没出过。这天会餐时,卖韭菜的建议说,我们各人都用自己卖的菜作为藏头字说一句话,内容要跟我们吃饭出钱有关,其他两人立即会意并赞同叫好。于是,卖韭菜的说出起句:“久(韭)来不曾算”,卖蒜青的续道:“算(蒜)来是多少?”卖葱的说:“聪(葱)人人自知”,卖白菜的理直气壮地续道:“白吃又何妨!”
这则笑话的内容类似于传统的行酒令,但没有经典酒令故事中的那种让人叹绝的令句,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藏头句的平铺直叙而已。而且,令句体现为纯书面语风格,所选用的“久”“算”和“聪”三个藏头字,只有体现为汉语读音时才能谐音所对应的蔬菜名,而用方言表达时这种谐音效果将不复存在。例如,“久”与“韭”在口语运用时均以平读音表达,并且二字同音,但令句的“久来”一词必须以文读表达才能顺口,这就造成文读“久”与平读“韭”的读音歧异,也就不会产生谐音效果……而以“算”谐音“蒜”,则是对其音、义的双重乖违。
“算”之方言文读同“蒜”,平读作“θuam(去)”(方言“伞”去声)。表达其“计数,核计”含义的,口语作平读。令句“算来是多少”按口语表达,其“算”应作平读,其读音与“蒜”迥异,彼此也就不会产生谐音效果。
而且,以“算”泛指计算,也不符合方言的相关动词运用习惯。因为“算”固然有“计算”的方言含义,但体现相关字义的实际运用基本仅见于“算数”和“算钱”,前者指财务核计行为(“算数”同汉语“算账”),后者则指照价付钱,而笑话中那种小数目的计算,则习惯不以“算”表达。那么,方言习惯表达作什么呢?这就是方言“会”字。此“会”对应汉语“kuài”音,其文读读同方言“怪”,平读读同方言“窍”。口语运用其平读音,其方言字义为“数(shǔ),计算”。“会”是最通用的与计算有关的方言动词,并在现代方言运用中基本可以取代“算”和“数”(对应汉语上声)。比如,“算账”为方言专有词汇,但也可以表述作“会账”;而早期民间表达作“数(shǔ)数(shù)”(指按顺序数“一”起的自然数),现今多统作“会数”(既指“数数”,也指“算账”)。
“数”也是方言与计算有关的动词之一。其在方言除了“捊数”之“数”为上声,其他无论动词或名词均为去声,并均读作“θiao(去)”(方言“烧”去声)。其动词含义在现代方言基本为“会”(音“窍”)所取代,而名词含义则既指“数目”之“数”,也指“账”。因为汉语“账”系演变于“帐”字,而方言无此演变,直接以“数”为“账”。(陈锦)
责编|林圣裕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公众号、头条号、福建号、企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