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发布八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政务   2024-09-12 18:38   新疆  

据中国自然资源报讯   自8月15日第2个全国生态日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陆续发布8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分别展示新疆荒漠化治理、森林草原修复、河湖湿地治理等方面做法与成效,集中反映“十三五”以来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是《昔日污水汇集地,今朝白鹭立清滩——克拉玛依市古海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实践》。古海,位于克拉玛依市主城区南部,为雨水、生活污水汇集处,因采矿造成土地损毁、植被破坏、生态退化。2012年,该市启动古海湿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废弃工矿地、再生水储存回用、蓄水植绿……如今,古海生态公园内分布的大小水域被芦苇、红柳等灌丛包围,形成独特城市生态景观风貌。
  二是《荒原变林海,碧水绕沙丘——阿克苏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及荒漠化治理项目》。作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组成部分,创新利用非常规水对防护林进行灌溉,置换阿克苏河水补充艾西曼湖,建设防渗渠、推行节水灌溉。完工后,艾西曼湖水位平均上涨30cm,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增加2200公顷。
  三是《咸水利用有新路,戈壁滩上绿意浓——哈密大南湖高盐渍区高盐矿井水绿化造林实践》。近年来,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在哈密大南湖五号煤矿矿区探索高矿化度矿井水灌溉生态植被关键技术,替代淡水并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周边植被覆盖,增强防风固沙作用,具有重要理论实践和应用价值。
  四是《荒土坡的涅槃重生——阿克苏温宿县环城坎坡生态修复实践》。同属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环城坎坡局部削坡、平整,建成温宿县城东北侧的生态林廊道,昔日光秃秃、起风扬沙尘的荒坡,如今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公园。
  五是《守护荒漠家园,重现旱域生灵天堂——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实践》。地处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珍稀有蹄类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繁衍区域。随着矿产勘查开发,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先后采取石油开采退出、水源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扩大、种群数量持续恢复。
  六是《丝路沙漠林,塔河生态源——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抚育更新项目》。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使流域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减弱,土地沙化问题多发。2021年以来,采取抚育间伐、疏林补植、引水漫灌等措施,抚育更新胡杨林39万亩以上,有效保护和改善林分结构与质量,提升林区水分涵养、生物多样性功能,逐年提高胡杨林自然修复能力。
  七是《退牧还草得碳汇,绿染北疆满目新——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近年来,布尔津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谐相处、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该县2019年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3年完成国内首单草原碳汇交易。
  八是《沙漠植树添新绿,防风固沙筑屏障——喀什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沙漠占全县面积90%以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2年以来,该县实施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累计定植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柳、文冠果、梭梭等生态和经济林46.6万亩,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122千米。
  “近年来,新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部署推进重点领域和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工作理念、技术措施、统筹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新疆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编辑:古力米拉
审核:骆娜

终审:连志纯
投稿邮箱:547383680@qq.com


新疆自然资源
服务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全区自然资源系统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宣传自然资源政策法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