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多少人读过、研究过,对于现代研究者来说,还有超越前人的可能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大家都耳熟能详。
欧阳修却曾对此提出批评: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此后许多人用自己的经验证明苏州确实有“夜半钟”。历代对以上诗句争论不断,但始终未有定论。
1998 年,台湾中山大学教师简锦松发表《唐代时刻制度与张继“夜半钟声”新解》,提出了新的思路:为何不回到现场和张继一起,用他的眼光去看当夜的情景?这样不就真相大白了?
简锦松研读了正史中历代历志,尤其是《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中相关部分,根据《开元大衍历经》中记载的昼夜时刻定义及实际用法,验算出计算公式。制作了《唐开元大衍步轨漏全年昼夜漏刻及日出、日没、昏、明、五更古今时刻对照表》。
再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出张继抵达苏州的日期:
天宝14载9月16日夜(即17日凌晨)
根据《至元敕修百丈清规》确定佛寺晨钟时间:四更结束进入五更之时。
利用五更表,计算出张继作诗当天此时为:
寅时二刻三百四十分;苏州地方时755年10月26日3点39分左右。
使用天文软件 Stellarium或 Starry night可以逆推出当时月相及月亮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张继失眠作诗时正是深秋时节,圆月西落,流光满天,四照如霜,透过船窗看到临船的灯火。寒山寺的钟声忽然响起,提醒失眠的人夜已五更,还有三个小时就要天亮了。
如是便找到了此诗的真相。
这个研究基本上终结了上述争论,同时解决了唐代时刻制度上的问题。
自此,简锦松开始将注意力拓展到天文月相、官制规例、天下驿路等方面:他持续搜集古人行记、官刻私刻的驿程书、古地图等各类文献数据,时代从唐一直延续到民国早期,地域广及十八个省的大部分。
简锦松在广府镇洪济桥测量车辙
在技术手段上,简锦松的“研究武器”逐渐加入了 GPS、数字行动摄像机、雷达测距仪、Google Earth Pro、Stellaium、QGIS、ArcGIS 等工具和软件。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现地研究”方法不断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利用数字工具探索古诗文真相的路上,如今的简老师依然在前行。
简锦松发布的数字人文工作平台
“天下通衢——中国历代水陆交通全图”
学术硕果
简锦松于 1999 年正式提出“现地研究”学术专名,并以此命名了他的新书《杜甫夔州诗现地研究》。
2006 年在出版的《唐诗现地研究》中对“现地研究”进行了新的阐释。2018 年出版《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和《亲身实见——杜甫诗与现地学》。
什么是现地研究?
“现地研究”,即通过数字化工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回到古代作者的现场,在“当时语境”和“实际山川”中找到作品的真相。
当时语境:用作者同时代作品,去了解作品产生时期的实际生活习俗和用语习惯,避免望文生义。
实际山川:指利用山川地貌的实际情况与作品中的字句相互印证。
现地研究是利用一切可能被利用的方法,发现诗文真相的工作,是一种实证研究。
现地研究法可利用的工具优势
现代交通的便利
古籍大量数字化
地图数字化技术
天文软件的便利
GPS、GIS、数据可视化等技术
我们既可以把它作为传统方法在新技术时代的自然演进,也可以纳入新兴的数字人文专业的范畴。
总之,学科上的归属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范式。
对于传统研究法与数字人文研究法来说,这些经验与理论的总结,都极具价值。
寻找古诗文真相的旅途充满艰辛且险象环生。
⬆️七十岁的简老师曾跌入污水,还滚下土坡撞上石板导致肋骨骨裂。
⬆️简老师考察黄河古渡时曾被河床流沙吸住,已没至腰深时将设备和仪器抛给同行人员,最后靠着沉着机智和强壮的身体方才脱险。
⬆️简老师手持仪器在浙江萧山运河考察
常年奔走于山河大地,路途虽然艰辛,但简锦松对于现地研究的热忱不减。
自2010年起,简锦松老师先后受邀在多所高校开设课程:
2010年 受上海大学邀请,开设为期一个月的现地研究课程;
2019年 应清华大学之邀,主持为期十天的现地研究工作坊;
2020年 为中南民族大学远程开设现地研究课程。
对于此前的经历,他自己如是说:
整体检讨起来,我觉得过去三次的课程设计,不能说没有注意到研究方法的传达,但是,不知不觉中就偏重于研究成果的呈现。
譬如苹果农人,拿了苹果去卖,可是,却没有教人怎么种好苹果。
这一次,我重新设计了全程二十节课,命名为“现地研究方法二十讲”,除了第一堂和第二堂必须做“现地研究”的概述之外,后面的十八堂课的规划,全部是从实作方法的角度来设计,上课时也以实务操作为内容。
我决心要把“种好苹果”的方法,教给大家。
也希望在系统学习和践行现地研究法之下,助力大家的文史研究,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这门全新的课程即将在籍合学院开讲,同时本课也将作为籍合学院“数字人文线上工作坊”系列的一部分:
1.我们计划在2025年1至6月,以周更形式完成20次直播授课及交流,完整呈现简锦松老师“现地研究方法二十讲”的全部内容。
2.“现地研究方法二十讲”课程体量相当于高校一门3学分课程的体量。作为工作坊性质的学习项目,本课有严谨的课程安排、社群交流及作业任务。完成全部学习任务的学员可获得籍合学院颁发的证书。
3.课程主要面向文史研究领域(包含数字人文专业)的高校师生。当然,如果您对“现地研究”及古诗文感兴趣,无论您学习什么专业,均可加入课程,与简老师一起探寻古诗文的真相。
授课老师
简锦松(1954——)台湾中山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员。财团法人古典诗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擅长古典诗词写作及吟唱,1987年以《明代文学批评研究》取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为明代文坛研究别开生面。
1999年确立现地研究学术专名,以GPS科技开创文学研究新途,所著专书多种,以《亲身实见——杜甫诗与现地学》《山川为证——东亚古典文学现地研究举隅》为最新代表作,诗集有《锦松诗稿》正续编。
近年以现地研究法,将唐宋元明清之水陆路程数字化,以京杭大运河及长江水陆驿程为主轴,扩及全国各省,创建“天下通衢——中国历代水陆交通全图”,以数字化服务网站陆续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利用新技术恢复古人地理行迹,重现古人之心期。
课程安排
2025年1月 | |
1月9日 | 第一讲 研究的目的—找出古人的真相 |
1月16日 | 第二讲 落想正确—现地研究是人的研究 |
1月23日 | 第三讲 空想无益—土地决定一切 |
2025年2月 | |
2月6日 | 第四讲 不变古道—我的“天下通衢”平台 |
2月13日 | 第五讲 研究三结合—行记、现地、路程 |
2月20日 | 第六讲 研究三结合—诗文、现地、路程 |
2月27日 | 第七讲 变与不变—山陵、流水与人功 |
2025年3月 | |
3月6日 | 第八讲 基础工作—从文集原典到Excel整理 |
3月13日 | 第九讲 熟练使用—每日历表、五更时刻表 |
3月20日 | 第十讲 亲手画—营造自己的工作平台 |
3月27日 | 第十一讲 破解古地图盲点—让古图成为你的地图 |
2025年4月 | |
4月3日 | 第十二讲 道路实务—画出每一座明清古县城 |
4月10日 | 第十三讲 道路实务—如何判定古代官私道路 |
4月17日 | 第十四讲 道路实务—如何采集沿路古地名 |
4月24日 | 第十五讲 道路实务—为古地名精准定位 |
2025年5月 | |
5月8日 | 第十六讲 天相即真相—相信诗文中的星与月 |
5月15日 | 第十七讲 绘画写实—明人的务实学风 |
5月22日 | 第十八讲 本纪与实录—两种不可忽视的文献 |
5月29日 | 第十九讲 取得数据—绝对必要的计量实务 |
2025年6月 | |
6月5日 | 第二十讲 结构如人体—现地研究的论文结构 |
您将收获
名师指导
简锦松老师全程直播交流指导。
研究思路
学会利用诗文原典中天象、历算、水文、地理、节气、物候、名物、官制、音韵、格律、度量、营造、邮驿等方面的信息作为研究的证据和考证的线索。让你的文史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研究工具
通过具体的案例研习,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料、数据、工具、平台,以及他们的使用方法。如“天下通衢”平台、Google Earth Pro、Stellarium、《历代中西对照节气儒略每日历表》(Excel)及学术论文等。
学术社群
加入一个由志同道合学习者组成的社群,切磋琢磨、共同探讨、分享、进步。
未来跟随简老师一起开启现地研究之旅
如果这门课程唤起了你对现地研究的极大热情,这将是你加入简老师的团队,跟随他一起开展实地考察的起点!
我们的目标
助力文史研究!让别具一格的你,写出更优秀的学术论文,做出更有料、有趣的研究成果!
*本课程长期招募中,报名后长期有效(开课后报名可收看回放)
限时早鸟特惠
即日起至1月16日,“现地研究方法二十讲”限时开放早鸟特惠,报名课程前领取60元早鸟优惠券,报名更优惠(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成功后将弹出入群二维码,欢迎入群。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现地研究方法二十讲
学习形式:视频直播(含交流)+实操作业
学习周期:2025年1-6月,周更,节假日顺延,临时调整将提前告知;上课时间19:00~21:30,以实际授课情况为准。
费用:299元(开课前报名请抢60元早鸟优惠券)
学习平台:籍合学院(手机、电脑均可听课)
training.ancientbooks.cn
用更优质的内容和更卓越的体验
为热爱古籍的你提供最好的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