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多种疾病是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
食品本身应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例如,不能含有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等。如果食品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短期内引起食物中毒,或者长期摄入后导致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食品应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包括食品的色泽、气味、口感等方面都应符合正常的标准。如果食品出现变色、异味、口感异常等情况,可能意味着食品已经变质或者受到了污染,存在安全风险。
食品应含有适当的营养成分,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不同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定的营养成分。食品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
食品的营养成分应保持稳定。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或被破坏。例如,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容易导致维生素 C 的损失。
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生产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生产人员应具备健康证明并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食品的流通环节应保证安全。
在食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例如,食品应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食品的餐饮服务环节应确保安全。
餐饮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从业人员应具备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知识,餐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
在处理食品前、中、后,以及在咳嗽、打喷嚏、使用卫生间后,都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厨房台面、炉灶、水槽等。餐具要清洗干净,可采用热水、洗洁精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避免生食品的汁液污染熟食品。处理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等要与处理熟食品的分开使用。
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将生的肉、禽、蛋、海产品等与熟食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容器或包装中,避免交叉污染。将生食品放在冰箱的下层或专门的抽屉中,熟食品放在上层,避免生食品的汁液滴落到熟食品上。
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容器等处理生熟食品,避免生食品的细菌污染熟食品。
烹饪肉类、禽类、蛋类、海产品等食品时,要确保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过度烹饪可能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但也不能为了追求口感而使食物未完全熟透。注意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于需要二次加热的食品,要确保加热温度和时间足够,以杀死可能在储存过程中滋生的细菌。
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易腐食品如肉类、禽类、蛋类、奶制品、海鲜等应在 2-8℃的温度下冷藏,以延缓细菌的生长。
长期保存的食品应在 -18℃以下的温度下冷冻,冷冻食品在解冻时应在冰箱中进行,避免在室温下解冻导致细菌滋生。
热食应保持在 60℃以上的温度,以防止细菌滋生。如果食品放置时间较长,应重新加热至 70℃以上后再食用。
烹饪和饮用的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等。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原材料,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品。
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
规律进餐
定时进餐。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进餐,如早餐在 7-8 点,午餐在 12-13 点,晚餐在 18-19 点。这样可以让身体的消化系统形成规律,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
定量进餐。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和活动量,合理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可以使用较小的餐盘和餐具,有助于控制食量。
食物多样化
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每天应摄入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类、鱼类、蛋类等多种食物,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尝试新食物。不要总是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可以尝试一些新的食物品种,丰富饮食的多样性。例如,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谷物等。
合理搭配
荤素搭配。每餐应既有荤菜又有素菜,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例如,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搭配蔬菜一起食用。
粗细搭配。主食可以选择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如大米和糙米、白面和全麦面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慢性疾病。
控制饮食速度
细嚼慢咽。吃饭时要放慢速度,充分咀嚼食物,这样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能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感受到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
避免分心。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专注于食物,享受用餐的过程。
减少不健康食物摄入
控制甜食和饮料摄入。过多的甜食和饮料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可以选择水果、酸奶等健康的甜食替代品,少喝含糖饮料。
减少油炸和加工食品摄入。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脂肪、盐和添加剂,对健康不利。尽量选择清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少吃油炸和加工食品。
培养健康的饮食心态
不要情绪化进食。避免在情绪不好时通过吃东西来缓解情绪,这样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缓解情绪,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
尊重自己的食欲。不要强迫自己吃不想吃的食物,也不要因为担心发胖而过度节食。听从身体的信号,饿了就吃,饱了就停。
夏季是各类瓜果成熟的时节。西瓜、哈密瓜、葡萄、桃、李、圣女果、荔枝等遍布超市和商摊。无论从哪种渠道购买,水分较多的新鲜瓜果在夏季都容易变质。切开后没有及时吃的瓜果,在自然气温1-2小时下可能就变质了。
水分较多的叶类蔬菜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非常容易腐烂,买回家要及时冷藏。而烹调后的蔬菜,在夏季室温下放置,也只需要2-3小时就变质了。
粥、面条等主食,尤其是吃剩下的这类食物,室温下,2小时左右就可能变质了。
做熟的肉类,比如市售的熟食、家中吃剩的肉菜在夏季炎热天气中非常容易变质。没有喝完的包装奶在室温下也会很快变质。
细菌污染:细菌可能存在于生肉、禽、蛋、奶制品、海产品等食品中,也可能通过不卫生的加工环境、工具或人员传播。
食物储存不当:在不适当的温度下储存食物,会使细菌迅速繁殖。
烹饪不彻底:未将食物充分煮熟煮透,细菌没有被完全杀死。
农药残留: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上残留的农药,如果未清洗干净,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
食品添加剂超标: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引起中毒。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特定的食物过敏,食用后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也可能危及生命。
催吐!!!
如果在进食后 1-2 小时内发现中毒症状,可以进行催吐。催吐的方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呕吐反射,将胃内的食物吐出。
催吐时要注意体位,避免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或抽搐,不能进行催吐。
洗胃!!!
如果中毒时间较长,或者催吐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洗胃。洗胃应在医院进行,由专业医生操作。
洗胃时要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洗胃液,如清水、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等。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就医时要携带剩余的食物或呕吐物、排泄物等,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但不要给患者喝牛奶、豆浆等容易引起呕吐的食物。
1、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食品应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这些场所通常有较为严格的进货渠道和质量管控,能降低购买到不合格食品的风险。
2、查看标签信息
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且成分符合你的饮食需求和健康状况。
3、注意储存条件
按照食品包装上标注的储存条件存放食品,如冷藏、冷冻、常温等。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正确储存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4、保持清洁卫生
在处理食品前后,要洗手并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处理。
5、烹饪要彻底
烹饪食物时要确保彻底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蛋类和海鲜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彻底烹饪可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食品安全。
6、注意食品外观
在购买和食用食品时,要注意观察食品的外观。如果发现食品有变色、异味、变质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
7、谨慎选择外卖
选择有信誉的外卖平台和商家,查看商家的评价和食品安全等级。收到外卖后,要检查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食品是否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
8、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可能会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要定期清理家中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9、注意食品添加剂
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尽量选择添加剂较少的食品。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要更加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10、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在食用食品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同时,要保留食品样本和购物凭证,以便追溯食品来源和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科普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