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民城市建设者|严正:钥匙少了,居民的信任依然沉甸甸

时事   2024-11-04 08:54   上海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五年来,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涌现了一批批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引领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营造人人学习人民城市建设者的浓厚氛围,让市民的“微力量”展现“大能量”。一起来聆听“人民城市建设者”在参与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心声!

▲“钥匙医生”严正

严正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长


在国家博物馆内,有一份特殊的“藏品”——51把钥匙,这51把钥匙满怀着严正对51户患者的温暖承诺,也寄托着患者及家人对他满满的信任,更是对严正诚信从医多年的至高褒奖。


1995年严正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居民,他经常走街串巷提供上门服务,越来越多的病人把家中的大门钥匙交给了他们最信任的严医生。近30年来,彭浦镇的很多居民都知道了这位医术好还很耐心的“钥匙医生”。他的面孔,很多人都熟悉,他的手机号、微信号,不少人都有。


行医路途上,他治的是病,给的却是情。他每天骑车上门为社区居民送医送健康,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他总是信守承诺在居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留心、耐心、细心、精心、责任心——“五心工作法”是他多年工作总结出来的心得,他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到每一个患者身上,一个个生命的健康是他真正“诚于心”的体现。


截至2024年10月,严正累计门诊14.6万人次,上门服务5.2万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500余张。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信之星、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医生、全国十佳全科医生、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先进个人、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上海首届“医德楷模”等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又见严医生,还是一样的风风火火,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一户兜到另一户。“以前上门看病要带一大串一大串的钥匙,现在有个手机,我扫码,通过软件就可以开门。”和10年前我们拍摄微电影《第51把钥匙》时相比,严正手上社区居民家的钥匙少了,但是居民对他的信任依然是那么沉甸甸。


《第51把钥匙》剧照


“好的好的!”严医生点着头,笑呵呵地和老人们说话,安慰他们,提醒他们,照护他们,就像熟悉的家人。互联网时代让生活更加便捷,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却在指尖变得遥远。严医生在看门诊的同时,依然坚持上门服务的工作习惯,社区的“老小孩”都盼望着他的到来,亲切的严医生如同一道灿烂的阳光,照进长者们的心里,抚慰着他们的病痛。



到患者徐阿姨家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严医生赶紧帮忙把老人的衣服收了进来;来到独居老人老蔡家,严医生告诉我们,墙上照片中的两位老人,都是他服务过的,照顾全家几代人的情况也不少见;一位签约居民从附近小区搬到了江苏昆山,继续通过微信和严医生沟通病情,每月还从昆山过来就诊。严医生说,家庭医生如果一直能坚持在岗位上,真的能获得居民莫大的信任,甚至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但是这也需要家庭医生投入更大的精力,有更大的责任心,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清晨到深夜,严医生的很多碎片时间,会被微信群里的问诊占据,“拿个手机跟我视频,舌苔拍下来,自我感受讲下来,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远程诊疗虽然现在解析度还差一点,但是看舌苔的颜色、质地都没问题。”严医生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群,每个居委几乎都有一个居民的问诊群,我们团队的医生护士一起来解答群里提出的问题。居民少跑路,工作效率还提高了。”



不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还是必不可少。“只要有疾病在,有健康问题在,那么家庭医生、我们医生的责任应该不会减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我们的患者,耐心、精心、细心,打破医患隔阂的铁栅栏,构建起良好的医患信任。”严医生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更好的家庭医生服务于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完美、更快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出品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导演:王蔚
摄影:张挺 周俊超 王竟成
剪辑:王卓
制图/编辑:陈云峰
文/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报
《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立足上海,面向全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