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发表署名文章:高等教育赋能云南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教育   2024-11-25 12:56   云南  

日前,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在《云岭之窗》杂志“理论之窗”频道发表了署名文章《高等教育赋能云南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文章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论断,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活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云南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后发赶超的奋斗期,全省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主动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在推动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中以“智”促新,为助力云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昆明理工大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云南产业需要,争当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其中以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致力于推进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和灵长类生物医学产业化,助力云南生物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季维智院士指导科研人员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


推动基础研究深耕细作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能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云南高校应全面统筹优势资源,持续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创新基础建设和创新主体建设方面持续赋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注入原动力。


一是完善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提高基础研究师资队伍比重,形成多元化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二是强化重大技术方向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趋势研判,有组织地推进具有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打造形成一批关键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推动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非共识性创新和融通创新。


三是聚焦从区域优势和学校特色交汇点上的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规模化储能技术等新兴领域,在“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上持续发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增长极。


四是探索构建更加适应基础研究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基础研究科研人员提供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和稳定充足的经费投入,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科学衡量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贡献,完善促进基础研究人员大胆探索的软环境与高能级基础研究平台的硬支撑,营造基础研究良好创新生态。

非常规冶金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实验。


强化关键技术集成攻关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能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高校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云南高校应发挥自身在全省产业创新体系链中的人才技术聚集优势,集成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核心技术。


一是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战略新兴学科,推动开展有组织的集成创新,以绿色矿冶、绿色能源、生态环境、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高纯稀有稀散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化数字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积聚力量科技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是以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方向,尤其是聚焦“数智化+”磷化工、冶金、采矿、电力等产业转型需求开展集成攻关。针对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硅光伏、绿色铝钛深加工等产业,统筹推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


三是强化优势学科牵引,聚焦交叉学科关键领域,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探索建设“任务型”虚拟交叉学科和“特色型”实体交叉学科科研组织,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等前瞻性交叉研究体系,鼓励和引导开展跨校跨机构跨学科高质量合作,以此打破学科壁垒和利益藩篱,打造一流学科引领、基础与特色学科相互支撑的有组织的交叉学科研究雁阵,更好地服务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延锻创产协同融合链条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能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云南高校应秉承“走出去”理念,深化校地企创产协同融合发展,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的应用研究以及“从10到100”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拓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一是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地方产业园区,搭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构建以行业、产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决策咨询供给机制,深入开展“产业专家进园区”,推动优秀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产业一线,形成具有各个高校特色的入园、入区、入企产学研政用融合创新体系。


二是主动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技术清单制度,深入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企业与学校间“悬榜—揭榜”合作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科研—中试—工程—产业”的全链条、系统化的创产融合发展格局,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完整创新体系,为研发产出原创性、颠覆性、先导性科技创新成果蓄能发力,以一流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全省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高位打造政府决策“想得到、用得上、靠得住”的新型高端智库,努力把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对政府宏观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产出高水平资政建言成果,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科研人员正在记录实验数据。


聚焦人才培养使命任务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能

人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关键要素与能动主体,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使命。云南高校应密切关注前沿科技领域、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与全省产业发展所需,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摇篮”作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连绵不绝的“源头活水”。


一是持续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内部治理新体系,强化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为牵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深化“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全员育人协同力,激发人才培养整体效能,努力培养战略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是围绕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积极建设云南高等研究院、生物医药大健康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及AI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用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为云南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提供重要教育载体。


三是建立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与全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推动传统学科专业迭代升级,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学科与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融通建设,提升学科专业与国家战略急需、区域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适配度,在生物制造、人工智能、新型储能技术等学科领域抢抓先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竞争力。


四是强化战略人才引培,在云南建设“三大经济”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主动对接顶梁工程、夯基工程、领航工程、先导工程等“四大支撑性工程”,加快建设若干创新能力强、有效服务产业的一流优势学科集群,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投入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发起设立国际大科学计划,形成对广大人才的强大学术“磁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文章转载自|《云岭之窗》微信公众号

编辑|菡萏

策划|新闻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
明德任责,致知力行!这里有最权威的发布,这里有最新的资讯,这里有你关心的昆工人昆工事。欢迎关注昆明理工大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