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来
党和人民需要
就是青年突击队集结的号角
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任务中
青年突击队
始终冲锋在“急难险重新”的前沿
在国家和所在行业领域的
一些重大战略实施中攻坚克难
积极发挥作用
以无畏的姿态展现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用青春托举战机翱翔
视频: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
罗阳倒下了,但是他的梦想不会止步。“罗阳青年突击队”承英雄之名接续奋斗。10多年来,37万名青年共组建15000余支“罗阳青年突击队”。他们攻坚克难,让祖国的航空事业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共青团杂志”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共青团杂志”
挺膺定日地震救灾一线
1月7日西藏定日地震发生后,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孔特特积极响应号召,带领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巴宜区中队迅即组建抗震救灾团员青年突击队。这支团员青年突击队共50人,平均年龄25岁,全部奔赴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措果乡,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图:青年突击队成员为群众搭建安置帐篷
图:青年突击队成员照顾灾区儿童
图:青年突击队开展救援工作
图:青年突击队做消杀工作
夜幕降临,气温骤降,突击队再次穿梭在各个救援物资堆放点,为群众搬运柴火物资,迅速架上火炉。
在忙碌的间隙,突击队的队员们还会坐到受灾群众身边,倾听他们的哭诉与恐惧,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从8日凌晨4点到现在,整个救援过程中,突击队成员几乎没有休息。”孔特特说。
图:突击队成员交物品给群众
1月10日,这支团员青年突击队做完这轮消杀后,稍作休整,预计11日返回林芝。孔特特说:“当前森林防火任务繁重,我们还得继续坚守岗位。”
从零开始,再到“圆满成功”
视频:@央视网
2022年,李文皓 ( 左二)在进行飞行器检查 力学所/供图
因为这项研究没有先例,很多事情需要从零开始。从2018年到2024年,迎接队员们的是一次次的挫败,以及不断地复盘失败的过程。
团队办公室对面,就是钱学森工作过的办公室。在最艰难的时候,最鼓舞他们的是钱老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钱学森”这个名字对于李文皓和团队里的年轻人来说,不仅是精神和荣誉,也是实用的思想和方法。一旦遇到重大任务,“我们要像老一辈科学家一样,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协同攻关。”李文皓说。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这支青年团队的心态愈发成熟。
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科苑党建”
“我们不能永远躲在前辈的羽翼之下,要勇做时代的主角。”李文皓表示,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这是历史赋予科研工作者的重任。
完成国际上首次临近空间发射航空器试验,实现跨域机动飞行和安全返回……“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用一次次“圆满成功”交出了一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答卷。
跨越60多年的“接力”,从未退缩
1959年10月20日,钦江青年水闸开工典礼会场
沸腾的牛头湾工地
结束历史使命的青年水闸已被拆除,但就在离青年水闸原址几百米的地方,助力广西通江达海的青年枢纽正在新一代青年手中拔地而起。这是一场跨越60多年的“接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主动把工位搬到了工地上,以“移动办公”模式进行现场施工协调,就连吃饭都不离岗。“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埋头干。”刘飞说,“我们不能退缩,也没有退路,大家心里都只有那一个念头:按期完成任务。”
为了防止海水上溯侵蚀混凝土构件,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师、平陆运河集团青年突击队队员钟广达和队友们在集团公司带领下与多个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启了漫漫攻关路,为混凝土制定了十余个“配方”。在进行了近200组试验、2000余个试块测试后,这群“找配方”的年轻人找到了混凝土防咸的最佳配合比。
青年突击队奋战在平陆运河建设一线 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71年攻坚克难、挺膺担当
青年突击队
这面光荣旗帜
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
来源|共青团中央、西藏共青团、中国新闻发布、央视新闻、中国共青团杂志等
一审一校|张 颖
二审二校|古洪萍
三审三校|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