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东泉最新动态
八月十五夜,
今宵共团圆。
中秋佳节
花好月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深受大家喜爱。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中秋节·节日来源
2024 Mid-Autumn
中
/
秋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节日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1
吃月饼
中国的节日似乎总与“吃”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中秋一定要吃的就是月饼了。
据传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当时的月饼很是火爆。
2
亲友团聚
中国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过节以亲人团聚、人丁兴旺为福。
其中又有两个节日在强调亲人团聚方面更加突出,一个是春节,一个是中秋节。
3
拜 月
古代对月的崇拜,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4
拜 神
在古代,有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5
歌 舞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6
赏 月
中秋佳节,对花赏月,赏月也是流传下来的中秋习俗之一。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从原本严肃的祭祀活动变成了现在轻松地欢娱。
中秋节·节日传说
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
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伐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
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
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中秋节·节日祝福
中秋佳节,夜色静谧祥和,家人和美团圆,是最美好的画面。
对月礼拜,看那袅袅轻烟散逸、轻舞、上升,直到天际,直达那一轮皓月,缱绻曼妙,似乎在喃喃低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从这一刻起,我们的心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我们的爱都奔向同一个家,无论距离多遥远,心儿已经在团圆。
中秋已至,祝愿在乎我和我在乎的人,祝愿所有的新老朋友们,事圆、家圆,幸福每年,情圆、梦圆,好运连连!
在这花好月圆夜,唐宋君送给您三块月饼,愿您幸福快乐到永远!
第一块月饼是平安。
中秋是平安的。人们都说:平安二字值千金。每逢中秋佳节,我们更是深深体会到“平安”二字是多么的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就是福。
第二块月饼是美好。
中秋是美好的。中秋节素来就是美好的象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这些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无不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祈愿花好月圆,天长地久。
第三块月饼是圆满。
中秋是圆满的。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团圆的圆。团圆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也是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只有家人团圆了,我们的人生才能圆满无缺。
天涯共此时,共赏一轮月,
明月寄相思,祝福传千里。
中秋佳节来临,《唐诗宋词元曲》在这里祝所有的朋友们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不论你身在何处,都希望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你的身边有家人相伴,再忙也不要忘记一起吃顿团圆饭。
·END·
审核:李文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