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韩国电影吗?我特别喜欢。
我这一年觉得,韩国电影的编剧水平、拍摄手法和表演,真的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好莱坞。
像《辩护人》、《出租车司机》,还有特别像尹锡悦发动政变的《首尔之春》。
《首尔之春》是一次成功的政变,而尹锡悦的政变,作为在职总统,却是一场瞎闹,可以算作一个失败版的“全斗焕”。
现实比电影更精彩。你想,尹锡悦发布戒严令,这些180度的大转折,其中的各种人物关系和权力斗争,都可以拍成一部相当精彩的电影。
不知道到时候谁会来饰演尹锡悦?是不是可以让宋浩浩来演?宋浩浩演戏非常出色,不知道到时候年龄是否正好合适。
当然,这只是我们从大框架上看到的故事,实际上有许多细节,比公开报道中能看到的内容更精彩。
1月23日,尹锡悦亲自来到宪法法庭,为自己辩护。
他没有通过律师,而是亲自上场发言,并亲自质询了相关证人。
这位证人正是他的“好兄弟”——国防部长金龙显,严格来说是前国防部长,因为他已经被停职了。
在法庭上,尹锡悦一边向法官解释,一边质问金龙显。
他回忆说:“我记得是12月1日还是2日的晚上,金龙显国防部长官到我的官邸,提交了一份材料,建议实施戒严,还说了这样那样的理由。
当时我问他,这是不是法律依据不足?是不是需要再讨论一下?是不是这样做会让人觉得我们是个独裁国家?最后我让他把材料先放到一边去。”
然而,当尹锡悦说这些话时,金龙显显得一脸懵。
他心里可能想:“大哥,这不是我们商量好的吗?”看到金龙显的反应,尹锡悦立刻提高音量,对着金龙显说道:“那天不就是这样吗?你不是拿过来,我让你放到一边吗?”
金龙显见状,意识到尹锡悦这是在明哲保身,试图金蝉脱壳。
于是,他很配合地表示:“是这样,是这样,这事是我干的。”就这样,金龙显主动揽下了全部责任。
这一幕,实际上就是尹锡悦的“金蝉脱壳”之计。这事推给金龙显,强调自己并没有明确下令,也没有在材料上签字。
这样一来,对尹锡悦来说确实是有利的。他通过这种方式保住了自己,也稳住了身边的一票人马,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然而,这种局面往往需要有人做出牺牲。就像“赵氏孤儿”的道理一样,有人必须承担责任。
有人活着,有人付出代价;而牺牲的人可能比活着的人相对更“简单”。
一条命丢了就丢了,而活下来的人却要忍辱负重,还需要应对后续的复杂局面。
对于金龙显来说,这种局面尤其艰难。
你可能会问,金龙显为什么对尹锡悦如此忠诚,为他背锅?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韩国政坛的一个派系——忠严系。忠严的“忠”是忠诚的“忠”,“严”是严实的“严”,指的是韩国首尔的一所高中——忠严高中。
尹锡悦高二时转学到忠严高中,并从这里考上了大学。
而金龙显是尹锡悦的师兄,比他高几级。两人同出一所高中,关系非同一般。
如果再翻看韩国政坛,会发现有许多忠严高中的校友在关键岗位,比如负责反间谍的司令官、安全部门的重要长官等等。
这些人都是忠严高中的毕业生,属于所谓的“忠严系”,也是尹锡悦的铁杆支持者。
在这次戒严令的过程中,这些忠严系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有人负责抓捕行动,有人负责反间谍工作,有人负责特定地区的戒严任务。他们分布在军队、警察等重要部门,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圈子。
在韩国,师兄师弟的关系、派系纽带和大学同学的联系非常重要,这些都构成了政坛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这些忠严系成员之间关系非常亲密,学长学弟之间定期聚会,维系感情。
而这次戒严风波,可以说是忠严系的一次集中“行动”,结果闹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派系本来作为忠严高中的杰出校友,还被列入校史展览馆中。
你想,有人成了总统,有人成了国防部长,这无疑提升了学校的声望。
然而,随着尹锡悦和金龙显这次事件的爆发,忠严高中反而觉得脸上蒙羞。
是不是已经把他们的“杰出校友”名单从展览馆撤下了,照片也被拿掉了。这个时候没办法确认这件事的真实性。
现在,可能忠严高中在事件后紧急给学生们发了通告,提醒大家上学时尽量别穿校服。
因为穿着忠严高中的校服走在路上,会被人指指点点,觉得“这就是尹锡悦母校的学生”。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尹锡悦当上总统后,他的学长金龙显以及其他学弟纷纷占据韩国政坛的重要位置,本来一切都风风光光。
可惜,一场戒严令让这一派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巅峰跌入低谷,稀里哗啦全都垮了。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韩国政治表面上现代化、制度化,但其背后依然是复杂的人脉关系和派系斗争的舞台。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