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李氏宗族源流概述
考诸典籍,稽诸经册,人族之初,始于鸿蒙初开,伏羲画卦,此乃人族之始;及至三皇垂范,秦代一统,百姓乃兴;初无书册记载,至北宋年间,乃有明文载录之书,名曰《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列为篇首,据此可知,我李姓乃百姓中之大姓;华夏李氏一族,历唐宋元明清,迄今两千余年,李氏族人早已遍布中华。兹乃四川族裔,今将四川李氏宗族之源流略述如下,裨后之孝子贤孙有所遵循。
李氏之姓,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历经数百年,战火硝烟,朝代更替,其间传承之细微、子孙之迁移,甚难索寻;于今可证者,自晟公始,后经仲章、梦兴、荣甫诸公,传承至今。我四川李氏宗族,尊荣甫为祖,至今已历二十五代,有“字辈歌”为证:
荣通彦如宗
文才鳯春廷
国正永安定
盛世济明君
德远开万代
修齐至治平
性全能赞化
参天本一诚
(每字代表一辈,即“字辈”,第一字“荣”,即是荣甫公 李荣甫)
荣甫公,姓李,名荣甫,生于(元代)至正二年九月卅日子时(1342年),乃梦兴宗原配吕氏诰命夫人之子;其时,尚有兄弟七人,名华、富、贵、仁、斌、明、贤,乃梦兴宗继配所生,合荣甫公,时称“八甫”。荣甫公于明洪武年间,曾任兵部尚书,虽身在朝政,志慕清虚,于公职之暇,崇慕天师教,师赐法号“魁”,荣甫公道法超群,逸闻甚多,尤为后人津津乐道。荣甫公官居兵部尚书之时,深知功高震主,必为天子所忌,故而陈情上表,辞官归里,激流勇退,良弓深藏,有御赐“淳风复古”匾额(考明代官制,尚书六部,直属皇帝管辖,无须听命于内阁,乃政府行政之最高官)。荣甫公弃官后,奉母命迁居新化龙溪铺(现隆回县北山镇石塘村)落籍,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二月初三辰时殁(1414年)。
荣甫公于隆回县,配梁氏,生四子;继配魏氏;再配钱氏,生一子,从母姓;宗族子孙,绵延不绝,主要分布于隆回县、新化县、冷江市、洞口县、宁乡县、会同县、祁东县等地。直至清初康熙年间,有大规模之人口迁移,起因于明末兵燹之后,四川之丁口稀若晨星,遂有“湖广填川”。此次人口迁移,我李氏族人中,“国”、“正”、“永”三个字辈,约有百余人,迁居四川落籍,散布于成都、隆昌、泸州、江安、自贡、富顺、重庆等地(彼时,重庆非直辖市,仍属四川地界)。
时至今日,四川李氏族裔,主要散布于:成都、隆昌、自贡、富顺、泸州、江安、兴文、合江等地。(注:现今重庆之荣甫族裔,主要分布于荣昌等地。)
荣甫后裔,传承至今,已历二十五代,有族谱为记,祖训昭彰。至今所存族谱之内容,计有:五服图、祖训、源流、恩荣录、荣甫公简介、家训家规等等。所记所录,皆是崇善、守端、立本之事;仰既往祖先昭垂之德,达己身诚正修齐之行,意盖深矣。
考古今族谱之继承,皆以书册印行而流传。古时之书册,宣纸居多,其纸质或单页,或对页,皆以木刻石刻为主,所印乃通行之大字。所不易保存者,乃以纸易受潮,墨字易花,加之以纸受虫蛀,遂致后人难以辨认,缺字缺句,时或有之;四川李氏渊源,可考者近七百年,所承之族谱,自亦难免。然能以散存抄录之资料,流传至今,亦足为幸,惜未广布耳。及至二零一八年,有叔父李远江,见祖宗之渊源无稽,李氏之脉络难考,遂而联络族亲,共商盛举;经族人商议,李远江任总编修,由李远松(德成长子)搜集资料,李远才(德富八子)、李远付(德甫四子)、李远明(德初长子)、李远奎(德科之子)从旁协助,李远江(德桂四子)整理制作并联系出版,由族人捐款助印,经一年始克告竣,其间之辛苦繁难,难以尽述,若非众族亲齐聚心力,安能百折不挠若是哉。至此,四川李氏族人,方有族谱留存;此次修谱,特立江安县支系,添加江安同辈之族亲,并上传云端数字化网络,以便族人览阅。世无十全十美之事,所修族谱,虽未尽善,留与后人,俟诸异日可也。
观天地之大,古今之遥,能于现世追念往昔先人,舍族谱何由致之耶?
今有族谱修缮,刊物印行,岂非我李氏传承之一助耶。
以上内容,仅据旧谱所载,略为述之,以备族人雅鉴,疏漏之处,或亦难免,祈贤族亲不吝指正为盼。
李开勇(远秋长子)
2020年1月1日
投稿/投诉/广告/请联系小编微信(fg8amc)
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拉到文末点一下右下角在看,你点了在看会让更多的宗亲看到本文,谢谢!
(你的赞赏将作为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