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外媒体看民和】海东日报| 让群众“安居”又“安心”
政务
2024-11-11 20:08
青海
□本报记者 郝志臻 张璐 通讯员 董金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今年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坚持党建引领,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迅速稳步推进。11月7日,在官亭镇赵木川村一期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现场,村民赵全守正忙着装料、运料、卸料……50多岁的他手脚麻利、干劲十足,一会儿的工夫,就将和好的水泥装满了手推车。看着眼前的新居,赵全守感慨道:“没想到50多岁了,我还能给自己装修新房子。”赵全守原来住在台子社山坡上,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进新房成了他殷切的愿望。如今,借助搬迁政策红利,他在赵木川村一期集中安置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离住进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让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实现“安居梦”,开启美好“新生活”,官亭镇结合搬迁对象发展现状、搬迁意愿、经济能力等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制定了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上楼安置三种方案,组织抽调熟悉避险搬迁村庄情况的领导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各包片领导、村两委班子”联动的工作局面,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利用入户宣传动员、集中咨询答疑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优惠补助政策,打消群众顾虑困惑。“我们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这一目标,坚持把避险搬迁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全镇共计518户避险搬迁安置户,截至目前,主体建设已全部完工,62户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2024年11月底全部完工入住。”官亭镇副镇长马振华说道。来到村民安永林家,简洁大方的一层小屋在一众二层小院中分外别致。根据他的经济状况,结合安置点房屋统一风格,镇村干部建议他选择80平方米的小户型,在保证基本安全和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轻群众负担。“原来住在山上,环境很不好,之前村里有条件能搬走的都搬走了,村上告诉我们这次有避险搬迁安置的好政策,并且后期装修入住都可以申请银行贷款,还有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政策,这给我帮了大忙,搬下来后我们住的地方自来水通上了、路硬化了,各方面都很满意。”谈起搬迁感受,安永林感慨地说道。为保障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保质保量实施,有效解决群众搬迁后顾之忧,官亭镇结合搬迁工作实际,镇村干部包联到户,严格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工作机制,按照动员选房交款,协助办理贷款和享受“两新”政策等重点开展工作,配套制定“530+N”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优惠政策,搬迁群众可以享受“530安置贷”以及N条配套扶持优惠政策,确保避险搬迁装修入住工作顺利实施。官亭镇将避险搬迁安置工作与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在全面落实搬迁政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放大“N”的效应,统筹建设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卫生厕所等户内生活设施,既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又激发了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官亭镇涉及的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已接近了尾声。走进赵木川村一期集中安置点,一幢幢崭新的“小别墅”拔地而起,宽敞干净的道路、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温馨明亮的电灯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的证明开好了,谢谢你!你们这群‘红马甲’真像儿女一样亲哩!”前不久,赵木川村一期集中安置点75岁的赵永良紧紧抓住“红色代办员”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赵永良的儿女都在外地务工,年老的他不便办理老年人生存认证事务,“红色代办员”赵辉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前往赵永良家办理事务。在保障集中建设装修进度的基础上,官亭镇探索建立“党群中心+党员+搬迁群众”的服务模式,以“一党员十联户”为抓手,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同时,按照“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原则,建成集日常办公、便民服务、文化活动、协商议事、基层治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推动阵地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转变,为安置点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办齐大小事。搬新家,换新颜,以后的日子美又甜。地质灾害避险安置搬迁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官亭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快避险搬迁安置点装修入住进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收尾工作,让群众早离“忧居”、早住“优居”,“安居”又“安心”。
监制| 白林娟
责编| 岩 子
来源| 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