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时间
2024-05-16
网络首发地址
https://link.cnki.net/urlid/42.1085.g2.20240513.0927.002
引用本文
曾粤亮,吕晓龙.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实践探索与发展重点[J/OL].图书情报知识(2024-05-16). https://link.cnki.net/urlid/42.1085.g2.20240513.0927.002
Photo by Unsplash+ in collaboration with Getty Images on Unsplash. |
曾粤亮 吕晓龙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目的 | 意义 | 系统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实践探索历程与经验并明晰发展重点,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优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 |
研究设计 | 方法 | 通过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剖析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实践历程,结合各阶段关键措施与成效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依据近五年相关政策要领总结发展重点。 | |
结论 | 发现 |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实践探索历程可分为雏形初现、多点布局、体系构建和提质增效四个阶段;实践经验可总结为五点:以国家战略引领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以点带面推进项目实施,调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聚焦弱势群体数字化服务,以中华文化为内核构建数字资源体系;未来可从“广度、深度、精度、高度、温度”维度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 |
创新 | 价值 | 总结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历程与经验,提出未来发展的五个重点。 | |
关键词 |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数字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实践探索;发展重点 |
1 引言 |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通过深度融合带来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的深刻变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公共文化数字化” 是数字技术与公共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数字时代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其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目标。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公共文化数字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2023年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推进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作为数字中国战略中的重要布局。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的“两翼”之一,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新时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合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新手段、新模式激活公共文化资源,赋能公共文化服务。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已有学者从资源组织 、服务创新、平台建设、政策分析等视角探究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 其中肖希明 、姜雯昱等从数字化视角探讨其发展前景。部分学者从“公共文化数字化”概念出发,主要研究内容有:①发展趋势解析。李国新认为关联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增强资源内容供给能力、发展数字化文化体验新场景是公共文化数字化的新方向 ;陈超强调公共文化数字化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公共文化管理标准化、公共文化权益均等化 。②建设路径探索。陈慰等探讨了公共文化数字化在资源、机构、平台等方面的实施路径;徐延章结合场景理论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优化策略。但目前针对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实践探索历程与特点的梳理仍欠缺。
鉴往知来,本文通过政策和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历史脉络,总结实践经验,并依据近五年相关政策提出发展重点,剖析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策略。
2 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内涵与范畴 |
2.1 公共文化数字化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十二五”期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概念,并明确其重要性、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沿用该概念。而《“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提到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提出的“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总体上是依据“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思路制定目标、安排任务。 这段时期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虽取得诸多成果,但数字文化组织方式与网络时代传播方式不相适应、专业化体系化资源建设方式、平台服务方式与公众偏好不相适应等问题相继显露。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数字化驱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公共文化数字化”概念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多次出现,包括《“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 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且对其做出较具体任务部署。
文化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扩散,强调由数字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文化发展范式的变迁。聚焦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实现公共文化事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其强调将数字技术融入公共文化资源生产、服务、管理全过程 ,将数字化规范、标准、模式全面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方面,突破原有模式,以数字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质性提升。综合来看,“公共文化数字化”包含两个要点:①突显公共文化的基本定位。无论应用何种数字技术,都是为实现公共文化基本职能服务。②遵循数字化方法和模式。通过数字化思维、技术、方法、标准的应用, 驱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变革与内涵式发展。
2.2 公共文化数字化的范畴
从政策视角看,2021年《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发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等任务。《“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部署“加强数字文化内容资源建设”“加快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等任务。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明文化数字化目标:关联公共文化资源数据,打通“资源孤岛”;提高资源数字化质量,增强内容供给能力;发展数字化文化体验新场景。可以看出,政策层面较多提及资源、服务、平台、场景四个方面。
从具体实践看,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自实施以来一直从资源、技术、服务层面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近几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如重庆图书馆试运行“开放式”无 感智慧借阅系统、国家博物馆应用三维数据后期处理技术沉浸式展示馆藏资源、江苏省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云运营推广模式,涉及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空间搭建、机构运行等。综合看,实践层面注重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服务创新升级、数字空间体验优化。
从学者观点看,杨永恒认为文化数字化涵盖文化产品与内容数字化、文化体验与服务数字化、文化创作和生产数字化;陈慰指出从资源、机构设施、服务平台建设三条路径推进;陈超总结出资源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三个方向。可见,学者对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看法主要涉及资源内容、服务平台数字化,也提到机构管理数字化。
综上,本文认为公共文化数字化范畴包括四个方 面:①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文化数字资源关联整合两大内容。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重点在于搭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升数 字服务效能。③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依托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及移动终端,形成线上线下场景并存的数字文化体验空间。④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重点是提升公共文化机构管理数字化程度,实现文化数据资源 采集、加工、挖掘工作常态化,加强文化数字内容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3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的 实践探索历程 |
本研究结合我国“九五”(1996—2000)、“十五”(2001—2005)、“十一五”(2006—2010)、“十二五”(2011—2015)、“十三五”(2016—2020)、“十四五”(2021—2025)规划实施时间,选取关键事件和政策作为依据,将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3.1 雏形初现时期(1997—2005)
1996年出台的“九五”规划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在公共文化领域,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率先起步。1997年1月文化部组织申报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通过审批,数字图书馆建设拉开序幕。
进入“十五”阶段,2002 年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整合公共文化机构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内容包括: ①打造先进的信息平台。利用卫星网、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等,形成覆盖全国城乡、便捷有效的信息资源传输网络。②整合数字文化资源。采取自建、合作共建、公开征集、接受捐赠等方式整合来自多个部门的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成果包含34TB数字资源、440余部视频节目、5万多幅图片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③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2005年底建成1个国家中心,32个省级分中心,1,560多个市、县级分中心,2,600多个乡镇/ 街道基层中心和村/社区基层服务点。④培养人才队伍。培养了一批从事工程管理、技术支持、应用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建成一批从事资源建设、技术维护的专业队伍,成为日后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主力军。此外,国家图书馆一直注重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建设前沿,2005年在文化部领导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投入建设。
该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化主要围绕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强调以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在内容上,开始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为今后文化资源数字化打下基础。在模式上,采用试点建设形式,为后续工作积累可行经验与方法。在运行保障上,培养人才队伍,初步制定管理规范,明确以公益性为主、社会效益第一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等原则,为后续政策体系奠定基调。
3.2 多点布局时期(2006—2010)
多点布局时期与 我 国“十一五 ”时期重叠。“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此后我国开始以“公共文化服务”概念统筹指导其发展。同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及文化资源、文化机构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导向。总体上该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化主要内容包括三点。
(1)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国家继续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首先,文化共享工程重点建设电子图书、知识讲座、影视节目等主题数字资源库,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县建有支中 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目标。其次,广播影视数字化 工程有条不紊地开展。该工程从标准规划、技术体系、发 展模式等多方面入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推进。
(2)增加农村地区文化信息资源供给,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为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三个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开始建设:①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利用无线、卫星、有线等手段为农村地区提供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通过丰富电影片源,加强农村电影院更新改造,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目标。③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为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的县乡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开展集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 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
(3)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项目为:建设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平台、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打造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2008年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为视障人士提供5,929册电子图书、320册有声读物、1,297场在线讲座等无障碍数字资源。2010年国家图书馆推出少儿数字图书馆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网上阅读平台,目前可提供数字资源总量10TB。
该阶段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于缩小数字鸿沟,减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营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3.3 体系构建时期(2011—2020)
体系构建时期覆盖我国“十二五”(2011—2015)和“十三五”(2016—2020)两个时期。该阶段公共文化数字化围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大主题,逐渐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01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了“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从文化资源、文化生产到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发展路径。2017年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逐渐形成“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打造服务网络和资源库群为基本任务、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保障”的建设体系。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框架,统筹工程资源建设和服务推广。2020年《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等任务。该阶段建设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具体 如下:①文化共享工程。继续加大数字资源整合力度, 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资源总量达到 530TB;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网络服务与管理能力;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 建设未成年人公益性数字空间。②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资源建设方面,该工程有效扩充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到“十二五”末数字资源总量预计达到10,000TB。在平台搭建方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成果进行推广,搭建了标准化和开放的数字图书馆系统。2013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读者扫描二维码登录后可免费在线阅读5万余册电子图书、300余种电子期刊。③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建设适配优质数字资源,“十二五”期间整合数字资源达到500TB。综上,三大工程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技术与平台建设上协调共建;资源建设上各有侧重,突出特色;标准规范上统一规则,相互兼容。三大工程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设成果包括:①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国家文物博物馆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等项目,提升图书馆与博物馆数字化水平。2015年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启动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遴选工作,“数字文化馆建设”也提上日程,最终确定10家文化馆为首批试点单位,给予国家专项资金支持。②中西部22个省份的832个贫困县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乡镇基层 服务点建设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实现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③结合“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提高边疆等地区数字设施配置标准。典型实践是内蒙古推出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行动,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基层农牧民提供24小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④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整合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国家公共文化云实现各类平台互 联互通。2020年已对接地方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平台49个,发布数字资源12.9万条,注册用户达17.5万人, 访问量 2.5亿人次。
(3)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取得丰富成果。主要包 括:①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有序推进艺术鉴赏、实用科技、健康生活等基础性文化资源数字化,形成国家全民艺术普及基础资源库和全民阅读基础资源库,并于2012年启动中国记忆项目。②打造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革命文化,重点推进一批具有较高 历史、人文、科学价值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例如湖北省图书馆与湖北艺术研究所联合建设的“湖北地方戏”资源库。③古籍数字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通过缩微技术、数字技术等加快文献再生性保护。作为阶段性成果的“中华古籍资源库” 在2016年9月正式运行,发布善本、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及海外征集资源约10万部。④文化 遗产数字化成果丰硕。敦煌研究院通过多年数字化实践形成多样化成果。在资源方面,2016年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数字化,累计访问量超1,950万次;在体验场景方面,建立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推出“飞天专线游”,为用户提供虚实结合的体验。
3.4 提质增效时期(2021—至今)
2021年我国迈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该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化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供给能力、增强服务效果。2021年3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服务平台升级、数字资源整合、数字服务创新、数字体验空间拓展等方面指导公共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通过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加快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等举措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到“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等具体举措。截至目前主要建设内容及其成效如下。
(1)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增强。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成果,按照统一标识关联零散的、不同领域的、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例如国家图书馆发布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将《永乐大典》40册75卷内容以及编撰体例历史变迁等相关资源系统整合,通过打造“ 5G全景VR《永乐大典》”和“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VR作品”, 探索数字内容展示新模式。
(2)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国家文 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统筹推进。作为全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典型实践, 盐田区图书馆通过升级“智慧+”服务体系、创新“智慧+”社会合作、打造“智慧+”阅读空间等举措实现数字服务提质增效。此外国家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等新服务方式陆续推出,2021年总访问量已超1.92亿人次。在可及性方面,杭州等诸多城市运行智慧书屋,实现街边一站式扫码借书,优化了基层服务网络。在精准供给方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设计“浙里文化圈”小程序,整合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根据公众检索习惯和文化热点智能推荐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智能调度和精准供给。
(3)公共文化机构加快数字化升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陆续接入国家文化专网,探索数智升级新途径。例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文化站构建了以“智能场馆”为支撑、以“文化云”为依托、新老媒体相融合的数字服务体系,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杭州临平图书馆借助AI人脸识别系统、导航机器人、智能书架等智能设备初步实现部分业务智能化管理,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智慧借阅服务。
(4)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加速建设。逐步构建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与治理机制。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社区治理紧密结合,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形成“文化+党建”“文化+智慧”等模式,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以此推进社区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至此,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发展空间。如表1所示,博物馆创建的新媒体账号数量大幅提高,说明公共文化机构愈发重视运用新媒体拓展资源输送渠道;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公共图书馆逐渐将智能化设备作为采购重点,馆内计算机数量增长缓慢,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文化馆也在适时调整电子阅览室规模和计算机数量,大力 发展线上服务,着重打造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一体的 数字文化馆。此外,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费与电 子图书总量总体上不断增长(图1),未来需进一步加 强数字资源揭示与关联深度。
图1 2014—202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总量与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用 |
表1 2014—2022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情况 |
4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的 实践经验总结 |
在政策引领下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取得诸多成果,在过去近三十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可总结为以下五点。
4.1 以国家战略为支撑,引领公共文化事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规划总体战略,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鲜明特色。《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明确了“雏形初现时期”文化信息化工作的任务,包括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等内容。《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多点布局时期”发展方向:“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依据其对文化数字化内容的阐释,该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化主要从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传播三方面布局。在“体系构建时期”,《“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从服务网络构建、资源库群建设、服务方式创新、重点工程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年份做出周密安排。如今“提质增效时期”,《“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深化了公共文化数字化部署,涉及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数字资源库群、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并强调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综上,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事业深度嵌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联系。各阶段的文化发展规划都体现了国家对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视与指导,为不 同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指明目标和重点任务。
4.2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惠民项目实施
从雏形初现到提质增效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工作一直以重点工程为抓手。首先,不同阶段有对应的全国性数字文化项目牵引。在雏形初现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项目启动,揭开公共文化数字化序幕,初步实现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在多点布局时期,通过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广播影视数字化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多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进入体系构建时期,在原有文化共享工程基础上新增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形成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提质增效时期,主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抓手,围绕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展开。其次,各个时期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集中布点,连片实施。例如江苏省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后建点1,000多个,基本实现市、区县、乡镇广覆盖 。最后,重视对地方工作的总结评估,通过评选“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发掘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典型实践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
无论是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带动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还是国家公共文化云为各地公共文化云平台搭建提供支撑,亦或是通过先试点再推广方式开启数字文化馆建设,这些实践都体现了我国在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以重点工程为牵引、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特点。这些举措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尊重了基层首创精神,也在一定程度减少公共文化事业转型升级中的“试错成本”。
4.3 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内容供给
我国政府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的主导力量,主要提供政策保障与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各级地方政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首先,中央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指导意见在宏观层面提供方向引领,在相关领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将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地方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纳入本地文化发展规划,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落实数字化行动。此外,社会力量也广泛参与。在数字资源建设与传播方面,政府通过采购成品资源、委托市场定制、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导企业参与;逐步推进实施单位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通讯运营商的合作,利用社会化平台拓展展示和传播渠道。 在数字服务创新应用方面,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发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加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
总之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方向与任务由政府规划, 重大项目工程也由政府指导实施。在具体落实中依照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融合发展、跨界合作的思路,与科技企业、文化企业、高校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数字资源质量、增强数字服务效果。逐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建设格局。
4.4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着重完善弱势群体数字化服务和保障措施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将“文化数字化为了人民、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加速中,党和国家持续关注数字鸿沟问题,致力于保障不同地区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切实保障数字弱势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在制度保障层面,2013年和2015年针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分别制定《文化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保障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在实施环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数字化推进乡村文化服务数字化;借助“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项目,提升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结合文化精准扶贫战略,援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在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文化权益方面,积极推进残障人士数字图书馆、音频馆建设,将数字资源转化为视障人士可感知、可获取的格式 ;面向老年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其在文化数字化中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在务工人员集中区域、留守妇女儿童集中的农村地区配备数字文化设施。
我国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兼顾地区协同发展与弱势群体需求保障,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真切反映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4.5 以中华文化为内核,构建中国特色文化数字资源体系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最初,文化共享工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到“十二五”时期,在文化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统筹建设中,尝试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手段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再到“十三五”时期,建设国家基本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广泛吸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数字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历史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纳入数字化范畴,逐步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精神的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当前,建立统一标识关联不同形态、不同领域中华文化资源,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成为“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数字化的重点任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积极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贯通已建或在建的、聚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专题数据库。例如,上海市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收纳全市379家革命遗址、旧址和纪念设施,147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
综上,我国在推进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中高度重视对中华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组织整合,从中提取具有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数字资源体系,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5 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发展重点 |
在回顾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探索历程基础上,本研究对近5年中央及部级发布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政策(表2)进行内容归纳,总结出广度、深度、精度、高度、温度五个发展重点,以政策要点为基础结合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建设重点。
表2 近五年中央及部级发布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相关政策 |
5.1 广度:统筹公共文化数字化均衡发展,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目前各地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 区覆盖范围依旧有限。以公共文化云平台为例,江苏南部、浙江东部已构建起省、市、区(县)三级网络,而安徽省覆盖范围仅到市一级。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是我国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的重要任务。近五年政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的覆盖与影响范围。
(1)推动城乡间、区域间均衡发展。首先,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间协调发展总体方针,加快“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P1)。其次,通过“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优化基层服务网络”(P5),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
(2 )提升公共文化网络平台的覆盖范围与可及性。“推动国家云和地方云、地方云和当地智慧城市平台的对接”(P2),加强各地文化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其次“利用社会化网络平台优势,加强公共文化网络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城市民生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P3),以此打造集成式平台服务,提升公共文化网络平台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率。
(3)扩大参与建设主体范围,汇集各方力量形成事业合力。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机构和数字文化企业的对接合作,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P4)。另一方面“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 企业对接合作”(P3),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十四五”时期开始实施的全国智慧图书馆和国家公共文化云项目提供了统一标准和规范,但整体上仅解决文化系统内部数字资源的互联互通问题。实现跨行业联通,提供集成式的平台服务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结合政策要点与现实问题,未来需通过内部改革、外部宣传合力扩大公共文化数字化社会参与度,激发公共文化生机与活力。从内部着手,变革资源建设方式,通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连接多元主体,破除行业壁垒,形成集群效应 。比如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抖音签订《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协议》,合力共建智慧图书馆平台与资源。从外部发力,开拓宣传渠道,基于抖音、B站等新媒体开展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的宣传推广,提高活动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此外,当前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还存在差距,乡村地区在资源占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亟待提高,应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 合,将数字文化资源、数字服务手段融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乡村网红培育”等国家级乡村振兴项目,盘活乡村文化资源,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发展差距。
5.2 深度:技术赋能资源深度加工,挖掘数字文化内容深度
在多项数字文化工程带动下,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建成大批数字资源库。但孤立、线性的工作方式造成资源割裂、重复建设等问题,此外资源内容深度不足也导致关注度、利用率有限。针对资源深度不足问题,相关政策提及的建设要点包含以下两方面。
(1)关联公共文化资源数据,深度挖掘中华文化内容。主要任务是“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关联不同领域、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P2)。通过深化资源组织、语义关联深度,方便用户更好地获取和理解。此外还需进一步挖掘利用,实现资源到精神文化价值的转化,“聚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时代标识”(P2),以此为核心汇集引发共鸣的数字作品,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这对于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2)对文化数据深加工,打造智慧数字服务。首先 ,“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用户画像和知识图谱,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包括智慧服务、智慧分析、智慧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在内的智慧化运营(P3)。其次,“建设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等技术,将公共文化大数据转化为研判力、决策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为文化需求预测和内容供给提供支持”(P3)。最后“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应用”(P4)。
现阶段公共文化机构已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数字服务,如VR全景展示、沉浸式数字阅读等。但总体来看,功能单一,大部分限于简单的服务体验。依据政策要点与现实问题,在对已有数字资源深度组织、关联基础上,未来应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的建设原则,可应用元宇宙相关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场景体验深度,增强数字服务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让用户具有更强的参与感。
5.3 精度:加强数字文化资源供需匹配,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仍有距离。近五年政策中提及供需精准匹配的措施包含以下两方面。
(1)完善供给体系,精准汇集各类数字文化资源。首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做好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P3)。其次,“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P1);“为移动终端等‘小屏’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数字内容”(P2),提升供给能力。最后,“推动建立集需求采集、采购配送、监督管理、反馈互动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完善订单式、菜单式和预约式服务机制”(P3),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配送体系。
(2)注重需求侧管理,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首先,“加强对文化数字内容需求的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P2),完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动态把握不同服务场景、各类服务人群的需求,重点“面向不同文化社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P4)。其次,“鼓励各类公共文化机构通过经营网络社交平台,组建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高粘性‘粉丝’文化社群”(P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成新型线上 “社群式”。
目前实践中仍然存在资源组织与揭示粒度较粗,服务平台缺乏实时分析计算等数据动态处理能力,尚未完全挖掘用户潜在需求等问题,难以实现个性化、主动式的动态资源推送服务。依据政策要点与现实问题,未来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精度”,在实践层面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供给端以文化艺术类、农业科技类、生活服务类等资源为主,以专题资源库为辅助,以实际文化需求为导向,汇集各类数字文化资源;需求端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精准预测、动态掌握公众文化需求;此外持续加强供需互动,完善线上需求反馈渠道,开展线下公众满意度调查,依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资源及服务的供给。
5.4 高度:多管齐下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 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已基本解决数字资源、服务、 平台“从无到有”的基础性问题,正在稳步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其关键是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通过数字技术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将重心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上。近五年政策提及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举措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1)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首先“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P2),整合已有标准规范,编制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和技术应用标准,形成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2021年1月《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为文化大数据收集、分类、标识提供统一标准,目前应以“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文化资源数字化”(P1)。其次,“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评估”(P3)。在统一数据采集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流程基础上“打造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优化资源结构,提升资源质量”(P5)。
(2)创新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提高数字服务水平。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专业机构参与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科技企业、文化企业合作,发展基于5G等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P5)。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加强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服务”(P3)。
(3)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公共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首先,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着重完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既要举办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研修班,又要开展基层公共服务队伍培训”(P4)。其次,“推进数字文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文化数字化高端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培育领军人才”(P2)。
近两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各具特色,但多数还未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品牌。参照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实践经验,需以品牌引领公共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将单个优秀实践系统建设为具有规模效益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品牌并搭建展示空间、交流阵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未来既要重视高新技术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落地应用,也要注重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的数字服务。
5.5 温度:聚焦特殊群体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展现数字包容温度
农村地区居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数字素养相对薄弱,缺乏数字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为56.3,农村居民为35.1,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剧,造成数字文化体验和参与的不平等。因此提升数字文化发展的包容性,是公共文化数字化中的重要议题,需对特殊群体予以关注与重视,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文化权益。近五年政策提及建设内容包含以下两点。
(1)从总体上看,需“加强面向困难群体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P2),借助数字技术持续“丰富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公共文化供给,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P1)。
(2)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服务。针对老年群体 ,“积极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和文化艺术培训,切实解决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问题”(P3),同时“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P5)。面向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服务体系,支持盲人数字图书馆等特殊文化服务”(P3)。
目前实践中为特殊群体专门设计的项目偏少,尤其是为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项目较为匮乏,保障该群体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十分必要。在可访问性方面,注意兼容辅助技术,重视无障碍网页、适老模式等功能的应用。应用AI技术升级无障碍服务体系,着重提升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和残疾人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水平。聚焦残障人士需求特性,加强盲文、有声读物等资源库建设。总之, 在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中既要彰显工具理性,研究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公共文化覆盖范围广度、内容供给精度、资源挖掘深度,也要继续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聚焦特殊群体数字服务与资源供给,展现公共文化数字化的价值理性,提升数字包容性。
6 结语 |
回顾过去,作为文化大国,我国在公共文化数字化领域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经历了从雏形初现到多点布局再到体系构建的发展历程,取得丰富成果,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战略为蓝本制定行动框架、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实施、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优秀中华文化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着眼现在,公共文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效能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公共文化数字化工作也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展望未来,我们应在广度、深度、精度、高度、温度做出更多努力,探索出一条兼顾不同地域的均衡发展之路、兼顾特殊群体的均等发展之路、兼顾内容深度与服务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略,请详见原文。 |
END
版式设计
陆澜
制版编辑
王淳洋
关注公众知识状态 / 引领学科发展潮流 Focusing on the State of Public Knowledge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Discipline |
网络首发 | 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著作权法因应:确需设置合理使用规则吗?
网络首发 | 中国人工智能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
网络首发 | 文化记忆:从后现代到后数字时代
网络首发 |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下的数据要素研究
网络首发 | 有所作为:将信息研究转化为实践、政策和行动——2023年ASIS&T年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