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 《坯粉之书》2023
“凝固的韵律”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 展览现场
“凝固的韵律: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于2023年7月12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并于713日上午举行“此处即彼处”展览研讨会,此次展览共展出86组件国内外当代陶艺精品,其中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31组件国际知名陶艺家作品为基础,联合浙江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27位国际优秀陶艺家的36组件作品和15位国内特邀当代陶艺家的19组件作品共同呈现。
展览将不同形态、观念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展出,使观众在观赏和思考中获得差异性或均质性的认识,以展现陶艺如何在当代文化格局中谱写独特的艺术乐章。以下分享此次展览策展人白明在研讨会中的发言《我的策展理念》:
展览是提问的一种方式
“凝固的韵律”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
策展人语
文|白明
展览是提问的一种方式,从“凝固的韵律”这个展览展开讨论,同时它也是一种回答问题的尝试。“凝固的韵律”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展出有一个逻辑脉络,上一次是在2018年举行的“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瓷艺术大展。那次的展览汇聚了世界上非常多重要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法。展览从学术的高度邀请了世界上六七十位艺术家,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个殿堂级的空间里展出80余件作品,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引发了众多关注,也引出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这个陶瓷艺术大国,许多艺术家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和方式重新看待泥土,看待火,看待陶瓷工艺,看待人与陶瓷之间的关系。那次展览期间也举办了相当多的研讨会、演讲与公教活动,激发了众多陶瓷艺术家普及当代陶艺的热望,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所以展览结束前就获得了许多中外艺术家对博物馆的捐赠。陈国辉(Ray Chen)在上虞青创作这次的展览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2018年“大道成器”参展艺术家的捐赠作品。该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厅呈现在观众们面前。另外,为了呼应这个收藏展,我们联合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从“上虞青”已有的五、六年来邀请世界各地的重要艺术家进驻工作室创作的1600多件作品里精选出37件作品参加此次展览,这成为“凝固的韵律”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为了更好体现中国当代陶艺面貌的整体性,以及博物馆在当代陶瓷艺术研究里的在场、在地性,我们又邀请了一部分中国当代重要艺术家的参加(邀请的中国艺术家也是在上虞青国际陶艺中心进驻过的艺术家)。所以,这个展览是由以上三部分组成。吉多·冯·马腾斯 Guido Von Martens(德国)金保完Kim Bowan(韩国)吉尔斯 叙弗朗Gilles Suffren(法国)西姆哈·埃文·陈Simcha Even Chen (以色列)朱迪特·瓦尔加Judit Varga(匈牙利)塞巴斯蒂安·布莱基 Sebastian Black(英国)作为策展人,作为博物馆的学术导向,我们都有一个鲜明的诉求,就是在中国与世界的艺术交流中,中国已经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再迈向今天的艺术。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下,该寻找一个什么问题?其实这个展览更多的是想通过3个厅80余件作品展现中国艺术家和世界艺术家在使用最为传统的泥土、火,在人类文明史中渊源深厚的艺术教养之中能够形成出一个怎样的艺术创作观。这个创作观涉及到很多问题,这也是近来当代艺术里面讨论最多的,比如身份问题。我们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都有一个身份认同,我们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认识艺术形式、艺术观,以及自我的表达。身份一定带有他者的眼光,身份不仅是个人认同,也需要别人怎么看,他者的眼光恰恰是艺术交流和国际展览最终要探究的问题。所以今天的这个学术沙龙将它命名为“此处即彼处”,也是因为这次展览的三个组成部分所带来的学术思考和身份认同问题。上虞青入驻艺术家 塞巴斯蒂安·布莱基 Sebastian Black(英国)为什么叫“此处即彼处”?这是一个哲学话题,很多的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中国的美学家都常常涉及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所涉及的空间与时间在今天的展览中非常恰当。今天在陈列的世界各地艺术家捐赠的作品就已经于2018年在这里展出过,它的在地身份已经从西方的艺术家的创作拥有了中国展场和博物馆的身份认同。当这些收藏再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的时候,这些作品已经介入到中国博物馆中的策展人、学者和专家的选择范围,这也是一个认同。上虞青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可是创作用的是中国的泥土,中国的窑炉,中国的烧成方式。以及在中国生活,中国的饮食方式、文化氛围也会在他们中国创作的作品中产生不为人察觉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微妙的改变。我们可以从上虞青提供给我们的展品里面看到这些艺术家与他过去作品的改变途径。上虞青入驻艺术家 华金·詹切 Joaquim Chancho(西班牙)比如说我们可以从马克·路福德的作品里看到“此处即彼处”那种鲜明的形象特征,他在美国创作的作品是一种风格,到上虞青创作的一组作品又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但是又有鲜明的中国材料、中国工艺的特色。最近,在中国生活了五年以后,他又呈现出用德化白瓷创作的柔软的,有玻璃质感的、如玉的中国白瓷语言的方式。所以马克·路福德在中国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在美国创作的作品构成了展览的一个切面,他从美国进入到中国创作,然后再使用中国多种产地的泥料创作出来一眼可以辨认出的马克的风格,但是又有了许许多多东方的改变。这是上虞青作品的在地性,也就是“此处即彼处”学术观的第二个现场式例证。上虞青入驻艺术家 马克·路佛德 Marc Leuthold(美国)第三部分是包括在座的许多中国年轻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是中国现当代陶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创作也构成了“凝固的韵律”这样一个审美的独特范畴。这次的展览是由这三大块组成的,都鲜明地指向了文化交流带来的极为感人的侧面,那就是在陶瓷材料和艺术表达之中融入人性,以及在中国生活的艺术家,在中国在地创作的作品里面所携带的中国气息。这些作品将身份、认知、风格带入当代的微观范畴。《烈日之下》系列之六 沈厉 2021
昨天有一个媒体问我,如何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什么是传统陶艺,什么是当代陶艺?我说,其实很难回答,因为传统陶艺和当代陶艺如果可以那么简单就解释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争论,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交流。其实,传统陶艺一词也不准确,叫传统陶瓷更合适。但是我也尝试着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简单来说,传统的陶瓷是群体创作,实用功能约束下的陶瓷的器物和陶瓷的形态。比如说艺术家拉坯是一个人,修坯是另外一个人,烧成又是一个人,上釉、彩绘又是一个人,他们共同完成我们看到的器物。所以我认为它更多的是群体创作,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非常明晰,当然这个功能里不缺乏审美,它也有利益的要求,那是后来附加的。当代陶艺的特点是个体创作,个人艺术家,它不是实用功能要求,它是情感诉求。当代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和情感诉求带来的更多是时代、人性关怀所要表达的独特性。艺术的独特性,丰富和拓宽了现代陶艺创作的范畴和视野。从脱离实用走向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断提醒人们审美不是固化的,所有的思维都可能产生另外的表达方式。用这样比较简单的话来回答传统和当代并不全面,只是接近部分的本质。上虞青入驻艺术家 李泽守Lee Taegsoo(韩国)我特别希望这个展览能够以最纯粹的语言方式让观众进入到陶艺的魅力之中,也就是陶瓷材料的泥料和火烧的工艺、方式表达,让柔软的形式在艺术家手中通过火让它变得永恒。利用陶瓷能够抵御时间侵蚀的特质来体现柔软、速度、旋转和空间,而这种空间是陶瓷艺术带给我们最有别于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塑的魅力的创造启迪。前一段时间,我在我的个展现场,有一个雕塑家问“你的作品好像有雕塑形态,但是又跟雕塑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说恐怕是因为陶瓷传统的造物观、造器观跟雕塑家天然不同,雕塑家是在实体上塑造,无论是堆塑还是雕刻,都是在实体里面以形态来呈现他对世界的表达方式,而形态完成本身就是作品的最终形式。只有陶艺家一开始接触泥就由空的结构来塑造外形,塑造的理念带有天然的“空与用”的概念,无论是当代还是传统。这个观念改变了陶艺家处理形态时的天然出发点。上虞青入驻艺术家 丹妮拉·施拉根霍夫Daniela Schlagenhauf(法国)陶艺家的出发点更加“惜物”,同时更加希望在器物的永恒性以及安静和稳定的外貌中寻找人性柔软的一面,它的出发点充满巨大的仁爱观,它不是破坏性的诞生形式,也不是艺术家借助破坏来表达的方式。以上是我对于这个展览目的的看法。此次展览通过这样一种纯粹的语言方式,集合几十位艺术家的共性表达来传递出属于陶瓷的纯朴、无言但却永恒等感人的特质。这是我的策展理念,我希望能够说得比较清楚,也希望得到其他艺术家的反馈和不同的见解。《大本营》吉米·克拉克Jame Richard Clark(美国) 2016最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陶瓷艺术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总是吸引源源不断地的人们对它探究、研究,深入去创作,只要你接触陶艺,总有这么一个空间让人着迷。近代美术史上那么多重要的艺术大师,只要接触了陶艺就深陷其中,从毕加索到米罗,到夏加尔,到塔皮埃斯等等。昨天在开幕的时候我就想到,这里面一定有陶艺提供给我们的了不起的多样性和它源头中与我们基因审美相关的超越时空的东西。我联想到宇宙大爆炸恰恰是尘埃、能量与火形成了宇宙,天体与星球的旋转与自转,陶瓷器物恰恰是由这样的泥土、火、远古的素材,通过旋转形成的第一个有利于人生存的容器。这个容器诞生的第一步就表明了人类的抽象思维、浪漫诗意以及对生命的敬畏。陶艺的材料也是我们基因母体里最熟悉的原素,必定调动起感知里的溯源能力,正是这样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投入深情与关注。我们简单思考一下陶瓷的历史会发现,今天谈了那么多的艺术形式和方式、途径,陶瓷都拥有。我写过一篇短文,说“陶瓷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既是平面又立体,既是雕塑又是绘画,既是设计又是生活,既是历史也是人文,既是艺术又是科技,既是物也是人。所以整个陶瓷历史几乎包含了我们所诉求的一切艺术的表达倾向和多样性。走到今天,当我们被过去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的辉煌历史禁锢时,也就到了用今天的语言表达艺术家个体,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材料,关注多样性的时代了。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ChatGPT,已经有了3D打印,已经有了很多替代人类技术的方式。人工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开始被机器所替代。人的个性应该是在独立创作与个体完成里借助这个最古老的东西来表达对脆弱、对永恒、对柔软和伟大的敬畏时表现出来的。陶瓷建立起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多方面的情感、工艺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建筑物》 吉尔斯 叙弗朗Gilles Suffren(法国)2017我个人觉得,在陶瓷艺术里面,每一个层面的突破都能拓展成一个伟大的空间,无论是从造型的语言突破还是从釉色、原材料、泥土与火……每一个点都能达到像绘画、雕塑、设计等层面一样大的未知空间。陶瓷不仅仅是一个容器,陶瓷的泥和火与人类文明史的关系注定了我们会在这里面投入无限想象力,同时它会给我们回报。今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的展览它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点,但是这个点已经给了大家很多的想象力回馈,大家可以在这样的展览里看到很多多样性和未知的东西,那个未知恰恰是全球艺术家对陶瓷艺术投入深情的吸引力。希望这个展览不是第二次,它还要有第三次、第四次,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研究系统里面的一个非常有说服力,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有引领力的项目。这是我们所有陶艺人的情感,也是今天在座的各位给线上线下朋友的深情回馈。《万花筒系列》 拉莱·蒂尔巴斯 Lale Dilbas(土耳其) 2016《30%的天赋与70%的交流》2017珍妮特威廉姆斯Janet Williams(英国)
End
白明老师在上虞青陶艺中心和外国陶艺家交流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座落于素有“青瓷之源”美誉的上虞,由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共建,系中国第一个专门服务于中外陶艺家和艺术家自由创作与交流的公益性学术机构,由绍兴市上虞区龙盛青瓷文化发展基金提供支持。中国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清华美院陶艺系主任白明教授主持中心工作,每年邀请中外知名艺术家入驻研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