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读】自立坚韧 朴素生活——陈赓警卫员尚小辰回忆陈赓夫人傅涯

时事   2024-11-04 19:00   云南  

2010年1月4日

开国大将陈赓夫人傅涯

因病逝世,享年92岁

陈赓生前

傅涯是贤内助

与陈赓相濡以沫近20载


陈赓去世后

傅涯含辛茹苦

将4个孩子抚养成人

并肩负起保护陈赓日记的责任

作为陈赓身后的女人

傅涯的形象甚少见诸媒体

这与她生前的低调不无关系

日前,记者在开远市

采访了曾跟随陈赓10余年

2011年

已88岁高龄的陈赓警卫员

尚小辰

通过他的讲述

并结合相关史料

一位谦虚、鲜活的人物形象

栩栩走来……


陈赓、傅涯与子女合影














傅涯,原名傅慧英,1918年4月生于江西省景德镇。1937年从南京私立东方中学毕业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进入抗大总政文工团。1940年5月,抗大总校文艺工作团在山西武乡县蟠龙镇演出,总校训练队长王智涛有意安排傅涯和剧社的两个女伴跟着去取道具,在王家见到了养伤路过此地的陈赓旅长。姑娘们早就听说过陈赓的许多传奇故事,就围上来让他讲战斗故事。当时陈赓一眼就看中了傅涯。不久,文工团下部队演出,二人单独见面了。但由于战事等原因,两人主要是通信往来,直到3年后,1943年2月,陈赓向傅涯再次表白个人心迹,并告诉傅涯,不会把她调到他的身边做秘书,自己会尊重她的革命事业心,不会妨碍她对事业进取的努力。陈赓尊重女性、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的性格打动了傅涯。不多久,陈赓和傅涯喜结良缘,婚后第3天,傅涯便随陈赓回到太岳军区工作。在那里,陈赓给傅涯看他的日记。战争年代分多聚少,分别时傅涯总要送给陈赓一个本子,以便他续写日记。她非常珍惜陈赓用过的日记本,用灰粗布糊了包皮,千里行军,跋山涉水,她始终珍藏在自己身旁。每到驻地,她都要先把日记本拿出来检查一下,在太阳光下晒晒,在老乡热炕上烤烤……傅涯是把陈赓日记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看待的。


1945年1月,尚小辰作为陈赓的警卫员来到延安。在延安,尚小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便是傅涯。尚小辰到延安后,在给陈赓担任警卫员的同时,开始照顾已经怀孕的傅涯。尚老回忆说:“傅涯喜欢吃番茄、菠菜,都是我做好了照顾她。她也很谦虚、和气,她让我们做事,都要说一个‘请’字。(19)45年5月份,傅涯生下了儿子陈知健,我除了担任警卫员外,就是帮傅涯照看陈知健。


1946年起,傅涯先后任太岳军区卫校指导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处档案科科员。由于陈赓工作繁忙,不能时常在孩子身边言传身教,可以说,对孩子的教育,是由傅涯一肩擎起的。傅涯的工作观念很强,即使婚后傅涯也不喜欢活在丈夫的光环下,每天坚持上班。


1950年1月31日,陈赓、宋任穷率部队进入云南,傅涯、尚小辰跟着来到了云南。2月20日,部队举行入城式,正式进驻昆明。傅涯先后任云南省妇联筹备工作组代组长、土改工作团组长等职。当年7月,尚小辰从部队转业到了昆明铁路局工作。


1951年,傅涯随陈赓调入北京,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政法科、综合科干事,北京市公用局机关党总支书记,系北京市第五、六、七届政协常委。


尚小辰老人回忆,傅涯的性格特点是自立和坚韧,虽然身处在陈赓的光环下,却坚持个性独立,且生活朴素,不谋私利。上世纪60年代初,陈赓生病后,有人建议傅涯调回待遇好的部队工作,她却坚持留在地方岗位上,直到离休。


1961年,陈赓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当时4个子女,最大的只有16岁,最小的不到6岁。傅涯顽强地把子女们培育成材。她牢记当年陈赓的嘱托:“孩子们太小,他们不了解他们的爸爸,你要多和他们讲讲我们是怎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这也是傅涯着手积累和收集整理陈赓日记和资料的初衷。在复杂的环境下,傅涯用心地保护了陈赓的手稿和日记等遗物,在傅涯眼中,这些日记和资料是她和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新时期,为了完成丈夫的嘱托,傅涯主持编辑出版了《陈赓日记》等书籍,在军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外界评价傅涯时,称其对陈赓日记的保护是她一生的最大贡献。


作为陈赓的第二任妻子,傅涯对于陈赓的前妻王根英烈士的母亲,每月邮寄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上世纪80年代,陈知健在驻开远某部任副师长,傅涯来开远,还和陈知健专程去看望时在个旧的尚小辰。尚小辰第二次到北京时,恰巧遇到陈知健的儿子出生,傅涯对陈知健说,你是尚小辰带大的,要记住他,你的儿子就叫陈怀辰吧。晚年,傅涯还经常抱病参加接待台湾黄埔同学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0年元旦,尚小辰的女儿尚子涵在北京,专程去看望傅涯。对这位年轻姑娘的到访,傅涯非常高兴,并热情地接待了她。她对记者说:“现在,每当回忆起那个千禧年的元旦,她都会感到分外的温暖。”


2010年1月4日上午10时50分,傅涯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首都各界人士上千人前往送行。与通常播放的哀乐不同,傅涯的送别仪式上大部分时间播放的是电视剧《陈赓大将》的片尾曲《在路上》,感人肺腑的乐曲使整个送别仪式在凝重中增加了一份豪迈与达观:你一直在路上,风萧萧的路上,多少金戈铁马,和多少雨雪风霜……


记者手记


当记者一路颠簸,从昆明到达开远时,天色已近黄昏。这时我才知道,我要采访的尚小辰老人,并不在家里而是在医院里,在那里,他已整整住了一年有余。推开病房,我看见穿着病号衣的老人,躺在床上,微微点了点头以示问候。谈起傅涯,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说:“她只大我5岁,想不到转眼就离开我们一年多了……”生于1923年的尚小辰老人,从1938年至1950年跟随在陈赓身边,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云南解放,他的讲述与回忆,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些许风云和风云人物鲜为人知的一些侧面。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1年03月21日 第07版)

作者:伏自文

编辑:何健美

校对:杨泽琰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莹莹




    


云南政协报
政协组织的宣传窗口,政协委员的精神家园。作为云南省政协的机关报,《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省各级政协及政协组织的工作动态,也可以聆听政协委员心系云岭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拳拳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