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学党史丨宁化:客家祖地听红色故事 看红色精神代代传

民生   2024-09-01 21:35   福建  

8月31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开展,福建省委网信办、中国新闻网主办,龙岩市委网信办、三明市委网信办和东南网承办,长汀县委宣传部、宁化县委宣传部协办的“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来到了宁化县淮土镇。采访调研团走进凤凰山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以及淮阳村刘氏家庙,追寻红色印记,见证红色文旅带动下的老区新貌。



凤凰山村,见证军民鱼水情


沿着山道一路蜿蜒盘旋,眼前忽然豁然开朗。平坦宽阔的沥青公路,古典风格的现代住宅,具有设计感的景观环境……若不是手机定位的指示,眼前的景象恐怕令人难以相信此刻正处在闽赣边深山里的一个山村中。

凤凰山村长征历史步道。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情忆园广场,它有三个红色元素。第一个是眼前的旗阵,它由四面八方的红旗汇合而成,象征着四面八方的红军汇集到这里;第二个是远处的‘万里长征第一步’7个大字;第三个是远处的‘军号嘹亮’雕塑,这个雕塑高19.34米,象征着1934年一声号角之下,上万名中央红军从这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凤凰山村,讲解员向大家介绍村口广场布置内含的深意。

凤凰山村情忆园广场。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据了解,宁化凤凰山村是中央红军村、中央四个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红三军团第四师驻防在凤凰山一带,就地进行休整和兵源、物资的补充。10月7日晚,红三军团第四师等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奉命从淮土凤凰山一带向江西于都方向转移,开启了伟大的长征。

至今,这里还保留着红军街、朱德演讲旧址、五通庙、红军井、列宁小学、红四军看病所等红色遗址。而这些遗址,仍在诉说着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采访调研团走进红军街。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红军买卖公平,纪律严明,不随意打扰群众,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敬佩。当地村民便主动将自家祠堂、祖屋让出来,供红军居住和休整。当年,这条街道上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住满了红军,村民甚至把自家门板拆下来,给红军战士当床睡。因而村民也亲切地称这里‘红军街’。”在村子里的红军街,讲解员对大家说。

红军街长约一千米,宽三四米,街道由石块铺就,街道两旁排列着土木结构的传统两层建筑。如今,这里已经修葺,历史更好地得以保留。

凤凰山村红军街。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在村中五通庙旁,一幅大型影雕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画面展现的是当时红军即将离开的场景。依依不舍的村民争先恐后把家里的炒黄豆、地瓜干、红辣椒塞到战士们的口袋里。”讲解员说。

展现红军离别场景的影雕作品。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庙前一棵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香樟树下,便是当年朱德在村中演讲的旧址,附近的乡亲就是在这里了解了红军是自己的队伍,也感悟了红色真理,纷纷踊跃参加红军。如今,树木依然繁茂,树枝随风摇曳,仿佛在讲述那段历史。

凤凰山村朱德演讲旧址。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栽好文旅“梧桐树”,凤凰山村凤凰来


一路走来,村子的环境干净整洁,保留了古色,但又处处有新景。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传统的小山村。

“在2017年被评为中央红军村之前,我们整个村容村貌还是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后来通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村子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淮土镇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兴钢说。

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兴钢接受采访。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改善,依托红色资源,凤凰山村已打造成集红色培训教学点、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乡村。

新时代中央红军村凤凰山全貌。受访者供图

“快进来尝尝湿炒花生!还有这薏米,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在红军街内,一家商铺老板正招揽顾客。走进店内,湿炒花生、薏米、客家酒酿、凤山茶油、酸菜干等特色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整条红军街,这样的特产商店不止一家。

店铺内出售的各种特产。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红军街开街以来,陆续引进了12家门店,包括文创馆、农特产品、伴手礼以及特色小吃等。我们计划将这里打造成红色文旅融合示范街。”王兴钢说。

红军街内的各个商铺。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凤凰山村文旅业态的不断丰富,也让文旅产业越来越红火。据了解,2023年凤凰山村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到6万人次,这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过去的凤凰山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4亩。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凤凰山村踏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现在我们这的特产很好卖,比如号称‘红军可乐’的米酒,过去都自产自销,现在可以说是都脱销了,这也陆续带动了一些人返乡就业。”谈起旅游为村子带来的效益,王兴钢感触颇深。



“扩红模范区”,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红色,是淮土镇最鲜艳的底色。宁化曾是中央苏区扩红的典型,而淮土更是其中著名的扩红模范区。不仅是凤凰山村,这里的其他村落,也有着许多红色印记。

在淮土镇淮阳村,一座典型的清代客家建筑——刘氏家庙格外醒目。刘氏家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亦是宁化第一次工农兵大会旧址暨中共宁化县委、县苏维埃旧址。

采访调研团来到淮阳村刘氏家庙。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1931年11月,宁化县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由张鼎丞主持,在淮土乡淮阳村刘氏祠堂胜利召开,到会代表100多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宁化县委员会和第一届县苏维埃政府。这次大会对于宁化县乃至整个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宁化苏区进入全盛发展时期。

祠堂内,墙上挂着一幅根据一位老红军的口述创作的油画,再现了当年的场景,人物形态栩栩如生。“2008年,张鼎丞的女儿张延忠女士来到过这里,看到这幅画泪流满面,她说父亲生前的姿态形象就像画上这样,看到这幅画就好像看到了父亲。”淮土镇淮阳村原主任、红军后人刘振伟说。

淮阳村原主任、红军后人刘振伟接受采访。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在这片土地上,除了这些红色旧址之外,还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一门四忠烈”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据《福建省宁化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及宁化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调查,革命时期团结村王家有四位烈士:父亲王富崇、二儿子王盛油、三儿子王盛春、四儿子王盛财。

“1935年2月,因有人告密,我的曾外祖父王富崇和他的三个儿子王盛油、王盛春、王盛才身份暴露,被当时国民党抓捕。王富崇父子四人关押在凤凰山村,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守口如瓶,国民党便将父子四人用一根麻绳捆绑在一起,准备押往淮土杀害。”在红军烈士王富崇曾外孙刘振平的讲述下,这段历史被逐渐呈现。

红军烈士王富崇曾外孙刘振平讲述“一门四忠烈”的故事。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为制造骇人惨状,国民党将王富崇父子四人押往淮土一座荒山上处决,强迫群众围观,并用梭镖朝王富崇父子四人全身猛刺,企图用酷刑恐吓王富崇父子四人,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共产党员的秘密,但王富崇父子四人面无惧色,视死如归,始终保守组织秘密。

“作为红军后代,我们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先辈们的牺牲,为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打下基础。所以我们更要不忘初心,把故事和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刘振平说。

刘氏家庙中悬挂着许多牌匾。海峡网记者 王挺 摄

正如刘振平所说,在这里,红色精神正通过红色家风代代相传。刘氏家庙中,今年的助学奖学仪式已经举办。

“我们村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会进行助学,对考上大学的孩子会给予奖励。同时还会告诫他们,要胸怀天下,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地回报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刘振伟说。





31日下午,“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采访调研团前往宁化县石壁镇,探访石壁客家祖地和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


“客家人摇篮”里的红色故事


何为客家?身处异乡方为客。客家是汉族的支系,西晋末年以来,无数中原汉民,也是客家人的祖先,为了躲避天灾人祸,万里迁徙来到南方这片土地繁衍拓殖,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播衍四方,史称“衣冠南渡”。对于南方当地人来说,他们是来做客的人,是客居他乡的外来者,所以称之为“客家”。

采访调研团来到石壁客家祖地。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据介绍,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是举世公认的客家祖地,客家后裔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亿多人。自1995年起,石壁村的石壁客家公祠每年都举办一次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而“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已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讲解员介绍客家先民浮雕群。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走过客家史诗长路。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道路两侧的姓氏纪念碑。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踏上石壁客家祖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成武将军亲笔题书的“客家祖地”4个大字。穿过日月池、客家先民浮雕群,走过客家史诗长路,道路两侧竖立着上百个姓氏纪念碑,肃穆而庄重。跨过溯源桥,漫步祭祀广场,周围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一砖一瓦仿佛都诉说着客家文化世代相传的故事。

祭祀广场两侧屹立着16根文化柱。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八德堂内,共和国少将张雍耿的侄子张伙金讲述张雍耿“一筐鲜枣走上革命路”的故事。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在写满客家家训、客家谚语、客家故事和客家人物的八德堂内,宁化石壁人、共和国少将张雍耿的侄子张伙金向记者讲述了张雍耿“一筐鲜枣走上革命路”的故事:“1929年秋天,我的大伯张雍耿跟随着家中长辈做生意,他挑了一筐鲜枣两三天都没卖出去,便想着将卖不掉的鲜枣送给红军吃。不顾红军战士们的谢绝,张雍耿扔下鲜枣筐就走,没想到了傍晚,红军长官亲自找到他送上买枣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作风让张雍耿深受感动,此后就加入了红军队伍。”



红军医院墙上的“讲卫生”漫画


结束了客家祖地的探访,采访调研团一行又来到陈塘村,这里有着福建省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红色遗迹最为丰富的红军后方医院旧址之一——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它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并于2023年被评为三明市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四星级现场教学基地,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石碑。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医院旧址门口的“红军井”。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据了解,整个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由“三部两园一场一岗”组成,包括住院部旧址、行政管理旧址、后勤部旧址、纪念园、百草园以及操练场、放哨岗,本次采访团探访地位于住院部旧址,也叫惠日堂,为客家古民居改造而来。

石壁镇文化站站长张河斌介绍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采访调研团走进住院部旧址。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1933年春,红三军团与红九军团并出武夷山,直逼福建中西部,原设于江西瑞金的红军第四医院随军进驻石壁陈塘村,自此成为了中央苏区宁化境内的后方医院,主要收治东南战线、东方军入闽征战、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的伤病员。

住院部旧址内的医用器械文物展示。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手术室场景再现。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宁化为中国革命斗争贡献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资,特别是在红色医疗方面,当时全县20多家红军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塘红军第四医院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红军医院之一。”石壁镇文化站站长张河斌介绍说,当年之所以能建立这样规模的红军医院,首先因为宁化县作为“中央苏区全红县”的稳固和安全,其次陈塘村背靠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有着能快速战略转移的地理位置,另外此地还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这在当时被国民党封锁物资的背景下十分关键。

张河斌介绍墙上的红军标语(为保护原标语,现在在标语正面做了保护套,下同)。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画在住院部墙上的红军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参观了住院部旧址的手术室和医疗器械等文物后,记者在张河斌的引导下,看到了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群中最特色之处:保存完好的20多条红军标语。这些绘制在医院墙上的标语内容除了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八小时工作制以及北上抗日之外,还有13幅带有漫画的医疗卫生标语。

带有漫画的医疗卫生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带有漫画的医疗卫生标语,在住院部共有13幅。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每天洗澡,身体愈好!常洗澡,伤快好!个人卫生要讲到!健康身体,防敌围剿!” “时常暴晒被毯,不会生跳蚤,不会生疥疮”“剃头一月至少要三次”……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让人对红军医护员们的宣传创意拍案叫绝。张河斌告诉记者,当年红军的生活条件艰苦,医疗器具和药物也十分匮乏,对于传染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所以保持个人卫生非常重要,这些漫画在全省红军壁画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住院部旧址门前荷花满塘。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陈塘村村道旁的“红军标语”。海峡网记者 李牧晨 摄


“近几年慕名而来的游客非常多,包括来此开展党性教育、红色教育的学生老师和党员干部。我们村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再延伸,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发掘了红军餐等配套服务。下一步,我们将拓展更多的配套服务和活动,如手工擂茶体验等,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带动村民增产增收。”石壁镇陈塘村村书记张燕彬表示。


海峡网 记者 王挺、李牧晨、曾群峰

值班编辑:杨林宇

一审:叶卢苗艺 二审:许晖 三审:曾群峰


为了我们能每天准时相见
你的【加星 点赞 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下方名片→右上角“设为星标”吧



  精彩视频推荐 








海峡网
广大胡建棱民表示,这是我们最爱看的新闻门户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