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森”到“繁星” ——一个精神坐标30年的传承与闪耀

政务   2024-11-29 18:46   西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他听从党的召唤,两次援藏,一次留藏,将一腔热血和生命献给雪域高原;他心系群众疾苦,走村入户总不忘背着一个小药箱,为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带去一丝光明……他就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孔繁森精神就是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中,用血汗乃至生命逐步锤炼形成的。“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留下的这句话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2021年9月,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


仰望历史天空,孔繁森这位党员楷模,像一颗光华璀璨的星,格外耀人眼目。


今年是孔繁森因公殉职30周年,也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30年来,一批批党员干部追寻这颗耀眼之星,循着孔繁森的脚步,毅然踏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繁森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灿若“繁星”。


雪域群众难以忘怀的“奔布拉”


10月27日,走进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孔繁森小学的噶尔教育史馆,与孔繁森相关的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无声“缅怀”着这位雪域群众难以忘怀的“奔布拉”(藏语,汉译为“干部”)。


“孔书记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在牧区、在井下、在离退休人员家中,是一位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书记。”噶尔教育史馆讲解员、孔繁森小学教师嘎玛曲珍说。


在孔繁森小学,孩子们知道孔繁森、学习孔繁森、宣传孔繁森。孔繁森小学六年级学生巴桑曲珍就时常将孔繁森的故事分享给亲朋好友,让孔繁森的形象在家乡人心中始终鲜活。


“孔爷爷说过,缺医少药的现状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能救一个是一个。所以,他每次下乡身边总是带着一个小药箱,遇到生病的群众,就看病发药,见到生活拮据的群众,总会慷慨解囊,看到受冻的群众,也会毫不犹豫地脱下军大衣送给他们。”孔繁森收养的孩子贡桑是孔繁森精神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在孔繁森的言传身教下,贡桑参加工作后便和哥哥曲英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的孩子治病、资助孤儿大学生上学……


“孔书记担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时任孔繁森通信员的拉萨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信访局党组书记崔建勇说,孔繁森始终奔波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上,逝世前留下的“关于阿里发展的1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孔书记干工作始终有头有尾有着落,这也一直激励着我要把工作往好了干、往快里赶。”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这副38字的挽联,醒目而又庄重地雕刻在狮泉河烈士陵园内的孔繁森墓碑两旁。“这幅挽联,寄托了干部群众对孔书记的哀思和崇敬之情。”阿里地区退伍军人事务局局长罗布说,“每年到陵园祭奠孔书记的干部群众有七八千人,参与网上祭扫的干部群众也有两三千人,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孔繁森精神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折射着时代的光芒,闪耀着党性和人性的光辉,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30周年了,但孔繁森精神依然是我们阿里地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阿里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郑勇表示,阿里地区常态化举行宣传宣讲、祭奠拜谒、文艺呈献等,推动干部群众争当孔繁森精神宣传者、传承者、实践者、弘扬者。


平凡英雄闪耀繁森故里


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一处再普通不过的砖瓦房就是孔繁森的故居,这里“记录”着他居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东昌湖畔,庄严肃穆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已成为全国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在孔繁森的母校聊城市技师学院,争做“繁森之星”在学生间蔚然成风……聊城是孔繁森的家乡,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孔繁森精神是聊城义不容辞的责任——聊城连续两年举办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将红色文化与舞台艺术相结合,创排山东梆子现代戏《孔繁森》;聊城市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教授朱茂明重走“繁森路”,依据大量一手资料撰写的《雪域之上》,引导着读者走进孔繁森的精神世界……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繁森故里”,一位位“平凡英雄”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新时代群众身边的“孔繁森”。


获评“齐鲁时代楷模”的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40年如一日奔忙于田间地头。“乡里乡亲就是我的家人,田间地头就是我的办公室。”杜立芝说,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她的梦想。“一生只为一事来”就是她从孔繁森身上汲取到的精神力量。


由“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白云发起的“白云热线”,20多年来牢记初心使命,成为覆盖聊城市县两级检察院和畅通“信、访、网、电、视频”多渠道的信访平台,被群众称为“贴心线”“平安线”“幸福线”;临清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肖云光树起“大白哥哥”检察官品牌,采取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推动建成山东省首家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关爱中心、山东省首家家庭教育检察工坊、“未成年人保护联盟”……


为了帮助乡亲父老摆脱贫困的生活状况,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周润秋毅然担起了聊城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党总支书记的重任,将一个“种啥啥不活”的沙窝村打造成了四面环林、三面环水的美丽乡村,带领乡亲们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为了根治盐碱涝洼地,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45年如一日植树护绿,在平原旷野打造出了一片“绿水青山”,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齐鲁最美自然守护者”等荣誉称号。


……


在聊城,人们敬孔繁森、讲孔繁森、学孔繁森,做孔繁森式干部。这份初心使命,在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依旧存在。


出生在聊城阳谷县的卢青山,2017年作为第17批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到拉萨。服务期满后,卢青山主动递上留藏申请,决心到条件更加恶劣的阿里工作,成为首个留在阿里的赴藏博士服务团成员。“我是孔繁森的同乡,孔繁森精神给了我无限动力,激励我在任何地方和工作岗位都勇往直前。”因为工作能力突出,阿里地委将卢青山调任阿里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他带领全局上下仅用不到半年时间便完成招商引资21.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来自莘县实验初级中学的援青教师任凤霞是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首位专职美术老师,她一干就是三年。任凤霞知道孩子们的美术底子薄,便从简单的构图、色彩开始;知道多数学校没有像样的美术老师,便增加了送教下乡的次数,从“怎样上好一节美术课”教起。“在前期海北州举办的艺术节比赛中,我指导的孩子拿下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从去年开始,有的乡镇也有专职美术老师了。”


“孔繁森精神形成于聊城、绽放于高原、弘扬于全国。我们敬孔繁森、讲孔繁森、学孔繁森,最重要的是做孔繁森式干部。”聊城市委书记李长萍说,30年来,聊城缅怀孔繁森,追寻孔繁森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先进模范。


高原“繁星”点亮幸福格桑花


“原来我们村是传统藏式村落,道路坑洼、尘土飞扬。如今,在山东援藏干部的帮助下,我们住上了崭新的二层小楼,村庄道路平整干净,公共浴室、超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新建的高标准足球场和篮球场天天爆满,村内处处是栩栩如生的手绘墙画,已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拉贵村74岁的牧民多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如今,村里还开设了“幸福食堂”,每周一、三、五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饭和晚饭。


岁月峥嵘30年,孔繁森精神带动着聊城乃至全省、全国一批批对口支援干部来到青藏高原,为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努力奋斗。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18年,聊城大学毕业生宋杰和乔石响应聊城大学“西部计划”的号召,来到了全国海拔最高的市——那曲市。缺氧、干燥、强紫外线等高原环境,培养了他们乐观的心态、坚毅的性格和扎实的工作态度。“西藏更需要我们,我们愿意一直留在这里。”宋杰和乔石语气坚定,他们也作为“西部计划”宣讲员,回母校动员更多校友走进西部、建设西部。


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来自西安交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李传坤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完成了13例脑室外引流、开颅等高难度手术,相当于该院去年高难度手术量的两倍;他还以“帮代教”的形式,大幅提升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


2018年,语文教师毕全亮主动申请援藏,从蓬莱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了4000公里外的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年,学生们的集体签名挽留,令他再次递交申请。今年十一假期,毕全亮自驾到狮泉河烈士陵园,缅怀了孔繁森,并下定决心像孔繁森一样援藏10年。


“孔繁森是带着药箱下乡的地委书记,他的小药箱凝聚了他对阿里人民的深情厚谊,也是孔繁森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安七一说,自2008年“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发起面向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的大型医疗公益活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2万名医务工作者深入青藏高原,为100多万人次各族群众提供了医疗志愿服务。


在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宽敞平整的柏油马路直通家门,村民在家门口向游客展销自制的特色农牧产品。“多年前,我们村交通闭塞,村民靠天放牧,曾是兜底贫困村。在聊城援青干部的帮助下,村里不但发展起文旅产业,还建起特色农畜产品实训基地、精酿啤酒厂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村创业,村民实现了牧民到工人的转变。”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夫旦说。2023年,果洛藏贡麻村集体经济收入187万元,比2020年增长5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陈建樾说,从孔繁森精神的传承赓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矢志不渝。


30年,从“繁森”到“繁星”,孔繁森精神早已化作一股力量、一面旗帜,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华,激励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奋勇向前。





【精研勘查之技】 案发现场大对决 公安勘查实战模拟比武


2024年阿里地区“模范网格”“模范网格员”微信投票活动来啦!


【暖“心”闻】感恩有你,警徽闪耀处皆为心安



更多消息,请关注视频号



:天上阿里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俊萍

初审:才旺多吉

终审:格桑扎西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请扫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gzxcb2829@126.com


网信改则县
宣传改则文化,经济、旅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