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Learner-Centered Pedagogy)已成为教学变革的主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整理了10种常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供参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体现的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1.感知教材内容。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明确主次关系;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学会自学;再次,学生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
2.鼓励学生提问。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克服思维障碍,可设计“学思问”表格。
3.通过问题授课。多数学生有兴趣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包含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来亲自解答;有些学生认识上比较偏激或极端的问题,一般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
情境教学法是指把课文中讲述的事情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贯穿于课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置身于课本所讲的环境当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感受力,再经过教师巧妙设问,使学生得到预期教育效果的教学手段。
1.选择案例。案例要同学生所学内容相接近;要力求简洁,使之能在上课时间内完成;案例应当是不完整的、缺少最终结果的。这可使学生根据对案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
2.课外准备。首先,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到四个模拟演练小组。其次,在组长的领导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本组活动的各个步骤进行安排。
3.课堂演练和答疑。当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就可以按照事先的安排进行正式的模拟演练。每组演练结束后,其他小组和教师均可针对演练内容和提出的方案进行质疑,演练小组答疑,双方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分析总结。首先,各小组对本组的演练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以便相互了解。其次,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内容进行总评,尤其要找出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启发式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1.准备。课前和上课的各项准备充分,不要把“预设”和“生成”对立起来。
2.诱发。学生自己或由教师引导提出问题。
3.释疑。师生、生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释疑、解惑。
4.转化。要加强当堂消化吸收、巩固和内化。
5.应用。主要指应用于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法。
1.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并引导学生“鸟瞰式”浏览,指出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逐条地去理解抽象的理论部分,推演公式、演算例题和习题等。
2.自行讲解。教师把要讨论的内容,按基本观念、基本理论、例题、习题等分成若干个“单元”,把学生也分成相同数目的小组,在学生全面自学的基础上,每组又各自有所侧重,待讨论时,再具体指定主讲人,其它成员自由补充。
3.相互讨论。相互讨论也是按“单元”进行的。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主讲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其中哪些为最简捷解法等进行讨论。
4.单元结论。在相互讨论之后,分别由主讲人或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或推导出正确且最简捷的答案等。
5.全课总结。教师针对全课的理论部分及其应用部分进行总结。
目标教学法是指将一次课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课堂导入、展示教学目标、遵循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知识、目标测评等几个环节,并根据这些环节组织实施教学。
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2.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目标,并示范完成目标的过程。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目标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目标打下基础。
4.确定目标。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目标。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目标。
5.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由完成目标的情况来衡量,包括师评、组评和自评。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1.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点、系统、结构、联系等做到胸有成竹、熟能生巧,讲起来才充满信心,同时注意学生反馈,及时调控教学。
2.教学语言准确科学有逻辑。精炼,没有非教学语言,用词简要;清晰,吐字清楚,音调适中,速度适宜;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注意感情投入。
3.讲授的内容须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学生主体作用表现突出,表现为愿学、愿想,才能使讲授法进行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注入式。
4.讲授的内容宜具体形象,联系旧知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尽量结合其他方法,使之形象化,易于理解;对内容精心组织,使之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5.讲授过程中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板书可提示教学要点,显示教学进程,使讲授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直观教具可以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1.为传授新知识而进行的谈话。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识。也称启发式谈话法。
2.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根据学生学过的教材提出一些问题,要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达到巩固或检查的目的。也称再现谈话法或问答式谈话法。
3.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或者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谈话。这种谈话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讲的积极性,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独立作业,或明确学习的重点。也称讲授谈话法。
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1.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
2.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3.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
4.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4.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于下结论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
6.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编辑|商永刚 宋彤辉
审核|王高飞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zzjsxcb@163.com
新闻热线:0371-53383710
招生热线:0371-67885234
投稿请务必注明作者与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