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无不言 | 曹琪:你在这,我来过

教育   2024-11-14 22:23   江苏  


支无不言

我迟迟不愿写下总结,生怕过往一年的经历会被这草草数千字模糊化;但我也特别害怕,生怕再不用文字记录的话,脑袋中太多的记忆会混杂在一起,交织,缠绕,上升。

2024年11月10日晚上23时01分,在“我的讲台我的娃”支教故事分享会正式开始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我键下了这篇支无不言,以作为对于这一年如梦般支教的“最终总结”,也是对我人生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进行总结。


这一年是五彩斑斓的,是酸甜苦辣的,是交相辉映的,是前赴后继的。我们笑过,哭过,爱过,恨过,支教这个词在一天天的南华生活中具象化,支教这个行为也在每日的奔波忙碌中更为“肉眼可见”。


Part.

01

初到云南

2023年7月28日,云南分队一行六人开启了前往云南的行程。跟所有云南省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样,大家对于自己所要开展帮扶的支教地怀揣着强烈的自信与勇气,踏上了西部热土。我们在省会昆明开展了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出征仪式。在短短两天半的活动中,我们经历了党课实践重走长征路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分队成员间有了较之于先前培训更为真切的认识,每个人的习惯、口味以及特点等等,大家有说有笑,对于在南华的支教更加的向往。


7月31号,我们正式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也是正式开启了身上肩负的“使命与任务”。南华,地处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意为“西南美丽的地方”。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你抬头随处可见连绵不断的山,你伸手随时可碰近在咫尺的云,随便一拍便是一幅无需任何润色的山水画,这令我这个从小只在江苏看见过一些小丘陵的苏州人来说特别惊喜。南华1800多米的海拔虽说比较高,但我也能很快就适应。这里的白天黑的很慢,晚上八点,太阳才刚刚落下,我也时常将相机带在身上,记录下能看见的每个时刻。


感谢上一届研支团团长、云南分队队长陶翀新留在南华专门为了带我们适应当地,我们能够快速地熟悉南华的各个学校、单位、商场、公园……在正式上岗前的这段日子中,我们对于南华县整体面貌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大的县城内藏匿了非常多的美食,昭通小肉串酸菜牛肉酸汤猪脚菌子宴等等,每一种美食都能通过它独有的特点吸引到我们。八月正好又是碰到了南华县一年一度的菌子节,在龙泉广场上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何为“南华打跳”,感受到云南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娱乐消遣方式。

Part.

02

身为教师

我们任教于南华县的两所学校——南华民族中学南华县第一中学。袁晓涵、伍博明、王政执教南华一中的高中,而陈柯凡、王慧和我则在民族中学初中任教。初、高中的交叉教学使得我们对南华的中学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每个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点:王慧老师的道法课堂由于其丰厚的法学背景而显得特别专业;王政老师的政治课上总会出现许多国内外热点新闻,带领大家了解时事,拓宽眼界;陈老师的生物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学们纷纷给予爱称“小美老师”;小袁老师因其温柔的脾气性格上课第一天便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而伍老师则由于一米九几的身高以及随便一跳就能扣篮的能力一度被当地所有老师和学生认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体育生”,收获了无数迷弟迷妹。


而我呢,在给三个班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初一历史课程之后,便得知工作变动需要去执教另外两个班的数学。在跟同学们讲到我将不能继续带大家徜徉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时,好几位同学甚至直接哭了出来。孩子们正值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感性与理性的交汇之际,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也因此倍感遗憾。


我原以为初中的数学较为简单,只需大家跟上我的教学步伐便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事与愿违,小学就没有打好基础的他们在面对进一步提升的几何证明、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时更加束手无策,阶段性检测中平均分不及格的事实以及年级倒数的班级排名使得我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出现了怀疑。在经过了多节课的强调之后,班上仍然还有同学连-0.5-1÷2和-1/2是什么关系都不清楚。于是我不断地学习周围优秀的教师前辈,向队友取经,以求改变。在逐步的磨合过程中,我也掌握了教学节奏,步入常态化正轨,针对优生适当提升难度,加强思考;对于掌握较慢的孩子,抓牢基础,不断巩固,班级成绩也不断从年级靠后向前1/3靠近。


民族中学没有专门的宿管和保洁阿姨,学生的日常起居各方面管理都是专职教师来负责。因此所有校内老师都需要参加六周一次的值周住校。我特别喜欢在食堂看守排队的岗点,这里能够看到学生们最为放松的样子。同样的,我的学生们一见到我都会投来惊喜的目光,但当我看向他们时,便会悄悄地把头埋下去。在排队买完一人两个的腌菜包子后,他们会走到我身边,不管怎么劝阻都要把一个包子给我,然后飞快跑掉,就这样我这一年“抢”了同学们好多个包子。当然,这些包子也是真的特别“好吃”。


当然我也看到了许多同学没有选择6.2元一份的1荤2素,而去选择3.5元一份的3个素菜,用洋芋和米线拌上自己带来的老干妈辣酱,就着米饭完成了一餐又一餐。每次值周我都会因为这个场景而有所感触。


我特别佩服这边的学生们从小就有能够照顾自己的能力,听闻很多家里在比较远的乡镇的同学他们一二年级就已经是在学校里住宿。孩子们非常懂事,虽然初中仍然处于一个比较调皮的年龄阶段,但他们每次见到我,都会特别礼貌地弯下腰鞠躬,真诚地说一句“老师好”!每每此时我心里便会产生一股暖意,自己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也变得越来越从容。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发现,南华的教育资源有限,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提升。缺乏科学素养的提升、课程内容太过传统、没有渠道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明白了带孩子们拓宽眼界的重要性,明白了我们的使命是要带着孩子走出心里的这座“大山”,去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新一期的“云上科学桥:智见未来”给县城内所有的中小学带来了不同学科前沿的科技讲座,点燃了孩子们研究的兴趣;至善科技夜:桥梁结构竞赛污水处理大赛让同学们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至绘心声——乡镇科学美育行动”给县城外乡镇的多所小学带来了新奇的科学和美术课程,弥补了这块的缺失;社会科普课堂则是面向全县的青少年,提供机器人、无人机、各类实验的平台与课程,丰富了同学的每个周末。“至善梦想一对一”搭建了高中生与大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桥梁。我们通过“定点深耕,全域拓广”的模式,在服务单位学校深度开展各类帮扶、同时面向全县利用东大资源举办各类活动,赢得了南华县的一致好评。


特别地,我们带领民族中学同学参加科创的日子十分难忘。还记得今年上半年跟伍老师、陈老师以及王慧老师在至善科技馆整天调试代码,拼机器人无人机,晚上十二点多回家已然成为常态。但当听到学生们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时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本年度荣获省级二等奖3项州级奖项14项,参赛成绩十分优异。当看到孩子们能独立在电脑前修改代码,能够流利地在评委面前讲述作品时,我们心中由衷地欣慰,感觉到自己做的点点滴滴都有非常大的价值。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两个学期的教学也接近尾声。我向来不喜太多离别的场合,但是想到这可能是我这辈子与这群学生唯一的接触机会,仍然有许多不舍。多亏了远方的书信至善云端圆梦计划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得我一直活跃在级部的各个班级之中,当然也包括了一开始就教了几周历史的三个班。在临走之前,我给级部每个班的每位同学以及老师都制作了一份纪念明信片以及钥匙扣,我知道我这一年的使命即将完成,我想以一个快快乐乐的方式结束这一年的支教,于是,我用相机将我们最为快乐的瞬间进行了定格。在这时,班上体育委员一定要我拍几张他跑四百米的照片留作纪念,他充满期待地问我:“曹老师,我学体育能进东南大学吗?”我从没有见过他的眼神中如此地充满光芒,“能的,一定能的!”我坚定地回着。


考试周,恰好轮到我值最后一班岗,考试前的最后一堂课,我原打算给孩子们讲一些不舍的心里话,但突入其来的一个考试安排会议打乱了我的计划,一切的不舍都汇聚在那节课最后的十分钟里,我不言孩子们不语,但我又好似已经听到了他们讲的话,他们的眼神异常地坚定,对手中的题目、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最后一晚上的食堂,我照常看管排队,不变的是孩子们依旧给我包子,变的是他们给完没有跑掉,而是珍惜最后的这段陪伴的时间。我一再以吃不下的缘由推脱,但是依旧没能拒绝成功,结束岗点时我的手上拎满了包子,这是这一年最多的一次。这周的孩子们在宿舍里出奇地乖,不吵不闹,等我查完寝后,每个宿舍都会非常礼貌地跟我说一句“曹老师晚安!”,我从来没有哪一刻对于教师的感受比此时更加强烈。同学们在我临走时,一定要我带上一些吃的零食:饼干、水果以及一盒中仅剩的最后一个蛋挞。我知道这些已经是孩子们在学校能接触到的最为珍惜的东西。


我的课代表在我下楼时叫住了我,表示一定要送我一本泰戈尔的《生如夏花》,并且让我回去后再打开。回到家打开书本,竟发现她给我写了长长的一封信,表达了她对于我一年的感谢。我一行行读着信,里面夹杂着一些错别字,但是每一句话都非常地真诚,看到最后,她写了一句:“与君相逢,吾生之幸。”我越来越恍惚了,感受到自己这一年作为支教老师也是真真正正地有了属于我自己的学生,能够给这一群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独属于我的一段珍贵记忆。


我了解到班级里很多的同学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困难与特殊情况,但是大家总是以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学习。这正如《生如夏花》这本书中泰戈尔所说的:“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来犹如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我想至此,我也明白了何为教师的意义,何为支教的意义。


Part.

03

东大南华人

作为东南大学研支团的一份子,我们在南华的“地位”颇高。南华县的出租车司机,在听到一口陌生的普通话时,都能直接猜测我们是东南大学来支教的年轻老师;经常光顾的饭店老板每次都能一眼看出我们并且暗暗给我们“加餐”,至今我仍然对“华宇小吃”、“品源猪脚饭”等几家的口味十分难忘。在南华你见到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地热情好客,人们特别憨厚朴实,易于相处。

今年七月,我们六人均出色地完成了本年的支教工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时间总有尽头。正如刚来到南华时我给大家做了第一桌菜,在大家临走前的那一天,我一个人又悄悄地做了一桌菜,想要最后一起再好好地告个别,留下一张永不褪色的照片


一年的时光里,我也对我们六个有了充足的了解。王政老师的生活总是非常的精致,并且拥有非常专业的文字撰写技能;“体育生”伍老师的篮球技术值得每个人肯定,同时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给予规划和预测;王慧老师是队伍内的专属法律顾问,也是生活中的省钱小帮手;陈老师是“于文文”南华分“文”,是你永远可以相信的KTV麦霸;袁老师则是队伍内的视频剪辑高手,你能在每个人生日的时候见到她整的各类“活”。


东南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的六人,在一起度过了难忘的365天,有过欢笑有过眼泪,有过争吵有过安慰,一起熬夜工作,一起克服难关。我们会因为一个活动的细节而争论整晚,会因为分工的不具体而互相质疑,也会因为性格的差异而产生摩擦,但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因为任何理由违背支教的初心,我们始终牢记着作为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一员的担当与使命。这是一群单纯的青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丈量祖国西部的大地。我们毫无保留的用自己这一年的青春与激情尽情挥洒肆意生长无所畏惧无私奉献

/ 西部计划 /

志愿者


而我们这,就是这一年全国2576位研支团成员的缩影,更是自2003年以来全国54万名各类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全体缩影!他们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地展现出“勇于担当”地精神,在西部地区肩负着西部振兴的使命,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志愿奉献的无畏史诗


Part.

04

接续传承

七月底,我也迎来了离开南华的日子,在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来到南华并且带他们熟悉了多日后,我也即将踏上返程。


临走那天,不管我怎样劝说,新一届研支团伙伴们一定要送我到南华高铁站,于是我们拍摄了一张犹如当年我们送别前一届支教团前辈的合照。随后我便独自进站,新一届伙伴们依旧在站外与我隔着玻璃交谈,我想进行最后的嘱托,但是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嘴唇在颤抖中道出了“真的交给你们了”几个字后,便转身离去,此时的眼泪已然湿透了我的眼眶,隐约中也能看出他们六个也在那边哭泣。此刻的我恍惚了,我仿佛在那边看到了一年前的我,看到了一年前的那六个人,那充满朝气,毫无畏惧的我们


我相信,研支团的接力棒必然也必定会成功地传承到你们的手上。你们会肩负着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使命,响彻南华响彻云南响彻祖国大地

Part.

05

感恩相遇

一年的南华支教时光,我们遇见了无数和蔼可亲的人:有南华县里各个机关单位给予了各类帮助的领导们;有两个支教学校、其他帮扶学校里的各个老师们;有与我们一样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同志们;有所有可爱的同学们;也有随处可见热情好客的饭店老板、房东阿姨和叔叔、学生家长、绣娘们……你们的关心体贴让我们六人这一年的支教时光充满力量与温暖,意义十足。


一年的南华经历,完全不是五千多个汉字能够诉说得尽的,它值得我用一生去慢慢品尝与回味。它纯粹而勇敢,充满热情与希望。它永远在这里,而我,也已经来过。


——完篇于2024年11月11日01时54分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图文 | 东南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云南分队 曹琪

排版 | 东南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云南分队 曹琪

谨以此文,感谢这热烈的一年


青年东大说
“青年东大说”是东南大学校团委官方账号,主要发布与东南大学共青团有关的信息,讲述精彩校园故事,展示东南学子风采。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