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散点图,大家最怕看到什么?我想一定是灰区。
根据很多老师分享的血液病案例以及参加会议听到的血液病案例,基本能大致看出一个特点,那些最终确诊是白血病的患者,它的散点图必有异常,或冲顶、或融合、或灰区,或错位等。
而散点图之所以灰区,是因为患者血液里含有核酸丰富的原始细胞、或细胞形态异常/不典型、或外来干扰物裹挟或蒙蔽了细胞表面等,导致血球仪对这些异常细胞出现了误判,无法正确区分细胞种类。
之前有一篇文章讲了单独粒细胞灰区的文章,见《单独中性粒细胞灰区,你遇到过吗?》,今天我们来说下嗜酸性粒细胞灰区的案例。
【案例经过】
10月24日早上,一个患者的血常规进入眼前。
该患者血常规结果WBC 3.87×10⁹/L,RBC 1.73×10¹²/L,HGB 65g/L,MCV 112.1fL,PLT 120×10⁹/L。
五分类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高达39%尤为显眼!
自己审核报告有一个习惯,只要是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参考范围上限的,都必须去看下散点图,避免出现假嗜酸情况。
查看血球仪界面,发现有白细胞散点图异常报警,中性粒细胞散点和嗜酸性粒细胞散点均呈灰区。
红色:嗜酸性粒细胞散点
白色:中性粒细胞散点
绿色: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8.2%
【案例分析】
看到这,你肯定好奇为什么温育会解决这个问题呢?
个人猜测,经过37℃温育后,本来是灰色散点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或者其他受到干扰的细胞分类,它们的细胞膜表面通道会被“间接”打开,这有利于血球仪的溶血剂在细胞表面进行打孔,并把相关分类的染液灌入到细胞内进行着色,在FSC和SSC照射下,细胞可以更加完美的体现出自身的荧光强弱,这将有利于血球仪对细胞种类的划分、判别。
另外一个猜测,就是血液标本中有某种干扰物质,且这类物质黏附于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在37℃温育时,由于温度的提升,把这种干扰物去除了,所以温育后粒子散点可以回归到本身颜色。
结合血涂片中性粒细胞胞浆颜色发黄,且有较多细小的颗粒聚集在胞浆(这种颗粒不像是中毒颗粒那样增多增粗模样),恰巧它又类似于嗜酸性粒细胞胞浆颜色和颗粒,导致最初散点灰色,加上血片并未见到冷球蛋白或者凝丝等干扰物,故第二种可能性可排除。
所以有时候37℃温育,还真是一种低廉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我会想到用37℃温育方法呢?
其实这是源于2023年12月21日某案例无意间发现的。
那个案例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原来有9.7%,且MCHC 360g/L,起初我是怀疑有弱冷凝集,毕竟冬天时候,结果37℃温育后,MCHC只降到351g/L,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却神奇得降到了0.1%
也就是说那个案例,其实不是弱冷凝集,而是假嗜酸。
当本案例一看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8.1%,就先想到是假性升高,其次结合去年经验,温育一下看能否纠正。看来有事没事,都用温育试一下,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本案例最终我是以手工分类的为准,直接修改报告单上的数据,因为我们的备注栏不能写太多字,加上临床医生不太关注备注栏,所以只能在LIS系统上填写手工分类结果。
当然,我这些个案例可能也只是个例,需要同品牌同型号血球仪多方验证此异常标本,我相信,肯定有一样的血球仪能准确分类出来。
因为这个问题究其根本,就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SSC阈值判定问题。至于水浴后能解决,也只是我恰巧发现了而已。
如果本案例这种情况出现的多了,那就说明:血球仪需要校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