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就是生命储存能量的过程,人生衰老就是能量消耗的过程。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疾病缠身、未老先衰,甚至英年早逝?
就是因为能量消耗过快。为什么有些人上了年纪还风韵犹存、衰老很慢?就是因为能量消耗缓慢。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补充能量、积蓄能量、养尊处优,就可以健康长寿。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主要有三大作用:
①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
②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主要精微物质要靠阳气输送、散布;
③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和修复的作用。
寒邪是性属阴的邪气,即“阴盛则寒”。阳气本可以制约阴气,以达到阴阳平衡,但是当阴气太过,阳气不足以祛除阴寒之邪时,就会“阴盛则阳病”。
阳气受损,它正常温煦气化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比如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功能受损,就会出现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
再比如当肾阳受到侵袭时,就会出现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四肢冰凉等表现。
寒邪除了易伤人体阳气,还有凝滞的特点,即凝结、阻滞不通。气血阻滞不能通,不通则痛就是最常见的表现,所以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每当人们感到寒冷时总会出现身体蜷缩的表现,可见“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合。
当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机体最表层的阳气被郁遏不得宣泄,就会出现恶寒发热、无汗的表现。
当寒邪侵犯我们的血脉,就会使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出现头身疼痛、脉紧的表现。当寒邪作用于关节,经脉就会拘急收引,出现屈伸不利的表现。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这句话说的是风邪是阳邪,具有向上、向外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体内后,最先受到损害的是位于人体上部的头部,可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尤其是出汗后受风,风邪更会趁机而入,感冒就不可避免。
《黄帝内经》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人体阳气排斥在外,阳气浮散于外,就会出现热气上火症状。所以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张仲景之所以成为医圣,著书《伤寒论》,就是看透了许多疾病其“寒”的本质。
因为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容易改变,太多人的不健康就是过早放弃造成的,太多人的不健康就是后天不良的秉性造成的。生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定要学会累积健康,能坚持才是好方法。像煲开水一样,到了100℃,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液体成为气体,就能产生极大的能量,体内累积足够的能量就能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