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乡”昭通文学周系列报道(二)||名家汇聚校园 共赏文学盛宴

教育   2024-11-10 21:00   云南  


11月8日至11月10日,“文学之乡”昭通文学周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系列讲座开启。本次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5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飞天》副主编郭晓琦,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路文彬;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晏杰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胡晓舟,北京语言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第八届中国青年诗人新锐奖得主钰迪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齐聚一堂,共享文学盛宴。

路文彬文学中的爱与同情

11月8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路文彬在我校弘文楼110报告厅为师生作题为“文学中的爱与同情”的讲座。

路文彬教授深刻剖析了文学中的爱情。通过追溯中世纪的爱情表现,以及东西方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阐述了西方爱情和“中国式爱情”的差异。路文彬教授借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案例,生动阐明了爱情中的问题和人们的不同认知,剖析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批判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路文彬教授认为,“爱”包含着责任、理性和牺牲;而“情”指向的则往往是一种激情状态,很容易渗入非理性因素。他鼓励在座青年大学生理性面对爱情,多读书、读好书,加快自己的成才成长。


胡晓舟人人都可成为好的写作者
11月8日上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晓舟以“人人都可成为好的写作者”为题,在我校弘文楼110报告厅展开讲座。

她结合《云落》和《太和》两部作品,以及张楚、尹学芸等作家的创作经历,深入阐述了“素人写作”的要义,并分享了碎片化时代回归文学的方法。 


钰迪文学与气象

11月9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钰迪带来“文学与气象”的主题分享。 

讲座上,钰迪围绕“气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性”与“空间感”两大主题展开深入讲解。她以《红楼梦》为例,指出二十四节气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时间线,展现了气象时间的虚实结合之美。在探讨气象的空间感时,又引用了曹文轩《天瓢》中的香蒲雨、汪曾祺《待车》中的春雨和梅雨等,生动描绘了不同地域雨景的特色。并指出,气象与文学的结合能为作品增添艺术魅力,使文字更加优美,情感更加真挚。

讲座尾声,钰迪老师与同学们亲切交流,解答了大家关于理想和人生的疑惑,并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提升个人能力和素养。刘启涛老师也借此机会向同学们提出了多读书、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建议。


徐峙青年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

11月9日上午,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作家出版社编审、《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在昭通学院弘文楼110报告厅与师生就“青年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一主题进行亲切交流。

关于青年写作“写什么”的问题,徐峙老师引入钱穆先生提出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概念,表明写作源于生活,传承了文化,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并将《红楼梦》与《桃花扇》进行了对比分析,深刻阐释了红楼梦中对女性生命的尊重与生命的张扬并揭示文学创作应具有独特视角。关于青年写作“怎么写”的问题,徐峙老师从编辑的视角出发,从写作开头、写作细节方面进行了阐释。并强调:写作要符合生活的逻辑,要大事件小切口,“故事可以虚构,细节必须真实”。

郭晓琦:“大学生诗苑”与大学生写作

11月9日上午,我校弘文楼110报告厅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5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飞天》副主编郭晓琦为师生带来题为“‘大学生诗苑’与大学生写作”的学术讲座。

郭晓琦以大学生写作的历史脉络为引子,从意义、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写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谈及大学生写作的意义,郭晓琦认为,它不仅推动了新诗的传承与发展,还丰富了诗歌写作的多元化色彩,更孕育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诗人与经典诗歌作品,为大学生作家的未来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针对大学生写作中的问题,郭主编精准剖析了创作主题的局限与同质化、意象构建的单一、网络语言的泛滥、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创作心态的功利化与浮躁化等五大难题,并给出了对策。他寄语青年学子,既要学富五车,更要品德兼修,脚踏实地,远离浮躁与投机。对于大学生如何写作,他建议青年作家们要开阔视野,用心去观察,勇于创新,将生活的细节融入文学创作。同时他还告诫同学们要增加阅读量,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晏杰雄:创意写作的破冰之旅

11月9日上午,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晏杰雄在我校弘文楼106作题为“创意写作的破冰之旅”的讲座。

晏杰雄旁征博引,从《论语》中“不学诗,无以言”的智慧箴言出发,深入剖析了写作在人类交流与文化传承中的核心地位,进而阐述了创意写作在现代社会的独特功用。此外,晏杰雄教授指出,创意写作有三大评分标准,即想象力元素、经典元素和生活经验,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创作方向和作品评估标准。  

系列讲座不仅为青年大学生们开辟了独特的写作视角,激发了无限的创作灵感,更为我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才培养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它彰显了我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进一步突出了我校文学育人的鲜明特色。我校将继续依托“文学之乡”的美誉,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进新文科建设,不断创新文学教育模式,深化文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宽广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文学人才。我们将努力将“文学之乡”这张名片擦得更亮,让昭通学院的文学之光更加璀璨夺目,为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宣传部
【版面编辑】任琴音 袁源(实习)
【校对】武天艳 叶娆
【一审】马冉
【二审】邹成桔
【三审】王朝辉

昭通学院
昭通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学校校园新闻、信息发布、师生风采展示、校园生活服务的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并给予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