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毛主席写了一首诗,30年后才被公开……

文摘   社会   2024-11-25 14:39   安徽  
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领袖与诗人,在其漫长而辉煌的人生旅途中,以诗词为笔,抒写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个人情感的波澜壮阔。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诗笔似乎沉寂了,未再有新作问世。而他人生中最后一首公开发表的诗作《七律·有所思》,更是迟到了三十年之久,于1996年才得以面世,为世人所知。
这首诗诞生于1966年的湖南韶山滴水洞,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毛主席秘密回到故乡,没有公开行程,没有会见亲友,独自一人隐居于此,默默酝酿着即将席卷全国的风暴。在这幽静的滴水洞中,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激情与必胜信念的诗篇。
诗中,“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描绘了北京政局的动荡与毛主席南归的情景,暗含了对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预示。“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则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革命力量与反动势力的不同命运,寓意着历史的必然与人民的抉择。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更是生动描绘了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则透露出毛主席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毛主席典型的毛派风格,对比强烈,慷慨激昂,更蕴含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必胜决心。在滴水洞的这十一天里,毛主席或许正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大革命的期待与信心。
然而,这首诗在毛主席生前并未公开发表,只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中流传。直到三十年后,随着《毛泽东诗词集》的出版,这首诗才终于得以面世,让后人得以窥见这位伟大领袖在人生最后阶段的思想与情感。这首诗的公开,不仅是对毛主席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那段历史岁月的深刻铭记与反思。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视频为你揭秘:

红色经典老照片
那些你没见过的老照片和背后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