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摘 要 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推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对目前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了评估,可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很多目标进展不足,其中就包括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宣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围绕“双碳”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双碳”战略与SDG13(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精准呼应,并与其他SDGs密切联系,其关系大致可以分为靶向对应、协同对应、权衡对应三种。因此,在二者落实过程中,应强化靶向作用机理,放大协同效应机理,弱化拮抗效应。“双碳”战略推动落实SDGs,在认知层面,应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双碳”战略的正确认识;在实践层面,要针对“双碳”战略与SDGs重叠的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工作;在落地层面,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开展零碳转型的试点工作,为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梦玫,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保留,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
摘 要 城市是实现可持续转型的核心单元,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转型模式能够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带来协同多赢的效果,是实现《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加速器。当前,城市发展态势表现为城市规模分化、城乡联系加强、城市动力转轨等。城市可持续转型面临各种挑战,如规划与政策体系不完善、城市人口老龄化、风险防御能力不足、技术发展带来数字鸿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转型,关键路径包括开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规划、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构建包容性的能力建设与教育体系、应用数字技术为可持续转型赋能、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等。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应以包容性、韧性与零碳导向为核心特征,在全球应对气候挑战、迎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响应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扁平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乡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简介 张莹,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怡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3
摘 要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再生能源资源还有很大的未利用空间”与“消费端的用能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的悖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基础是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技术突破,重点是生产对象的转变,必将根本改变生产关系。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的“5P”目标维度中,可再生能源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能源供给、减轻能源贫困,降低高碳比例、助力气候治理,催生缝隙创新、解除高碳锁定,弱化能源战争逻辑、保障长期和平,培育共同利益驱动国际合作,从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 李萌,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联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4
摘 要 人类的贪婪、自然的复杂、治理的乏力是人类持续陷入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公平、正义、有效的全球治理,有望促进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气候变化长期温控目标、碳关税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治理问题,这些问题实质是话语权和发展权的争夺和博弈。面向共同的未来,地球村中的每个人都要迈出“一小步”,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步”。
作者简介 黄晶,工学博士,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何霄嘉,理学博士,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研究员。仲平,工学和理学硕士,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处长、研究员。
5
摘 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建设过程中在生态文明领域探索实践的具象化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更多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自觉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从根本指引、重大逻辑、奋斗目标、战略要求、路径策略等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简介 俞海,管理学博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宁晓巍,工学硕士,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工程师;姜现,经济学硕士,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6
摘 要 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即净零碳排放是关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和难点。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在于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平稳替代。在净零碳转型进程中存在的道义性、安全性和绩效性知性悖论极有可能导致博弈失衡,使人们掉入喧宾夺主、高碳锁定和急功近利的陷阱。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底气,但是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既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也要防止误入陷阱,必须保持定力、稳步推进并引领净零碳转轨进程。
作者简介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雨珊,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7
摘 要 当前实践中出现的能源和碳减排预测难以指导实际、“运动式减碳”、“一刀切”、行动方案“上下一般粗”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避免。通过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鼓励公众参与和积极行动、加强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等途径完善治理结构,形成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长效机制。应当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切实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以系统性思路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激励和约束制度安排。
作者简介 周宏春,理学博士,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戴铁军,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8
摘 要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新型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气候风险的溢出性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引发传统安全问题,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激化发展中国家资源竞争与武装冲突,地缘政治竞争和气候变化安全风险的跨国扩散加剧全球安全风险。从国家安全和人类安全两大概念入手,遵循“后果—影响—风险”的逻辑链条,构建气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开展气候风险评估。目前,发达国家率先开展气候安全治理,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各国采取行动,但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不能适应气候风险的范围和规模。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水平,应当加强针对气候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与管理,结合气候风险特征完善区域气候安全治理路径,协同推进气候变化的减缓、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制定并完善气候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政策框架,通过气候外交与大国合作构建全球气候共同体。
作者简介 刘长松,经济学博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
9
摘 要 碳中和涉及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一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需要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型。碳中和目标具有时间刚性,其阻力和动力均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能源需求的刚性、对高碳化石能源的依赖及高成本退出是碳中和革命的最大障碍。具有同质能源服务属性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加,成为碳中和革命的内生动力。能源消费侧革命承接和顺应能源生产侧革命的需要,满足零碳电力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终端的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下,中国的碳中和转型必须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零和博弈格局的掣肘,另辟蹊径,着力于发展范式的创新与变革。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的碳中和革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协同的净零碳进程,而不是排放依旧、依靠末端治理的资本与工程途径。生态变革是碳中和发展范式转型的历史必然,和谐和有限是生态逻辑的基本表征。
作者简介 潘家华,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陈婷婷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
往期推荐
2 ► 储昭卫 | 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的意义、策略与评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