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读 |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文摘   2024-10-08 18:27   甘肃  

“望子成龙”自古而然。
可是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呢? 
即日起,天水市实验小学心理咨询室本着关注全体学生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原则,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辟“每月一读”栏目,拟定每月推出一篇学习文章,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氛围,提供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探索家校携手育人最有效途径。
本期的阅读主题是“陪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学习这篇文章,在学习中不断叩问教育初心,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这些年来,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总是忙于追逐金钱,以为只要物质条件足够优越,就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种物质追求中时,却忘记了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陪伴和理解。现在回想起来,每次与女儿的交流似乎都只停留在表面,问问学习情况,关心一下成绩,却从未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更没有察觉到她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现状,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当我看到《 2022 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的数据时,不禁感到震惊。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已经高达 15 - 20% ,其中 50% 的患者是在校学生。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声:“真的要救救孩子!”这句话如同警钟,敲响了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的心。在这个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时代,我们对孩子的精神抚养应该远远超越物质养育。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孩子。

缺席的父亲,焦虑不安的母亲,这样的家庭组合似乎成了孕育心理抑郁孩子的温床。心理学家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母亲的角色在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父亲则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一个家庭中,父亲的身影若隐若现,母亲又终日忧心忡忡,这无疑是家庭和谐最大的敌人。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性格和情感发展难免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变得孤独、缺乏自信、自控力不足,甚至可能表现出攻击性强、好争辩、反叛等不良性格和行为。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的包围之中,抑郁症的阴影便悄然降临。然而,总有一些自视甚高的父母,他们从不在自身寻找问题的答案,反而将矛头指向孩子,责怪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但事实往往与此相反,数据显示,高达 63% 的学生患者曾在家庭中遭受过控制、心理忽视、家庭冲突甚至家暴,家庭环境的不和谐才是将青少年推向抑郁深渊的罪魁祸首。

一位从事抑郁症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士,在回答“为什么孩子会离奇地抑郁”这一问题时,给出了令人深思的见解。他的回答赢得了数万人的点赞和认同,直指问题的根源:

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把孩子留在家中,自己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情绪起伏不定,让孩子难以捉摸;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缺乏爱的能力,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情感支持;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只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忽视了孩子个性的多样性;是因为有些父母“离奇地”总是以负面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心态。

仔细反思这些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父母虽然在物理空间上与孩子共处,却鲜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孩子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然而,亲子之间沟通的缺失,却让他们成为了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又彼此陌生的人。

还有一些父母,虽然总是把“爱孩子”挂在嘴边,但当孩子向他们坦露自己“心理生病了”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共同面对抑郁症这一难题。他们口中的爱,似乎总是带着条件,只有当孩子符合他们的期望和标准时,这份爱才会显现。

比如说,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表现得更加乖巧听话;家长们总是期望孩子在考试中能够名列前茅,一旦成绩稍有下滑,家长们就开始质疑和指责,却很少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李玫瑾教授曾经指出:“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往往是他们过去经历的反映,与他们幼年时期的家庭养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孩子便失去了那份宝贵的安全感;而母亲的焦虑情绪,也让孩子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父母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优质陪伴者,他们会与孩子一起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合格的父母也是孩子心灵的疗愈师,他们能够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接纳孩子的个性差异,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内心。

只有当父母真正承担起责任,用心陪伴孩子成长,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这种优秀不仅仅是表面的学业成绩,更是孩子内在品质和心理健康的体现。

那些只把眼睛盯在成绩单上的家长们,你们可曾知道,孩子们的内心已经上演了多少次无声的悲剧?陈默教授,一位心理学界的权威人士,曾经严肃地指出:“家长们如果在某个问题上对孩子施加过多的担忧和压力,孩子在这个问题上迟早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父母们只是一味地将目光聚焦于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日常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那么孩子很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在学业上遭遇挫折,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这些孩子的眼中,学习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为了家庭。他们认为“我学习是为了我妈,我妈开心,全家开心”,“我学习不好,我就是废物”。这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让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想起徐凯文教授曾对北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过一次统计,结果显示,即便是在这样顶尖的学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徐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学习抱有厌恶感,或者认为学习毫无意义,甚至高达 40% 的学生觉得人生缺乏目标。在徐教授看来,这些孩子实际上已经患上了所谓的“空心病”,这是一种因价值观缺失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存在隐患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与常人无异,甚至在外人眼中,他们乐观、开朗,总是面带笑容,似乎与抑郁这个词毫不相干。然而,谁又能想到,支撑他们成长的内在根基和精神内核,早已是破败不堪。他们并不需要经历多大的风雨,就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而突然崩溃。

心理学教授王国峰曾经这样说过:“那些能够洞察孩子正面动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将在阳光之下茁壮成长;而那些总是只看到孩子负面动机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则可能永远活在阴影之中。”

想要让孩子成长为一棵沐浴在阳光下、根基深厚的大树,关键在于父母的态度和方法。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明智向导,而不是仅仅作为指挥者。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拓展社交圈,尊重并支持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建立起与这个世界的紧密联系,才能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体验到人生的丰富多彩。

父母应该践行“三多三少”的原则——多鼓励、多理解、多支持;少批评、少压力、少干预。孩子在这样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够心向阳光,茁壮成长。

央视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一个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高三女孩钟华在确诊为抑郁症后,她的父亲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并询问她的意见。母亲的回答简单而坚定:“那就休学吧。”钟华在节目中感慨地说,正是母亲这句话给了她生的希望。如果她的母亲也像其他家长那样,对她的病情不以为然,甚至指责她矫情,她可能就会在绝望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如心理学家曾奇峰所指出的那样:“孩子成长没有所谓的捷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够担起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而又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健康的土壤能够孕育出丰硕的果实;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则能够培养出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这条道路上,父母如果能够遵循“三多三少”的原则,就能够培养出一个内心充满温暖、快乐和心理健康的孩子。

多给予认可,少一些无谓的责备。正如《人民日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提醒所有父母:“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父母,没有丰富的资源,没有高深的文化水平,也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那么你就应该多鼓励他,认可他,多给予表扬,理解他,支持他。”

父母们不应该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焦虑、恐惧、愤怒和不满,强加于孩子身上。这不仅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更是对他们成长的一种阻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对话内容和语气,都会在无形中塑造孩子的性格。

从今往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学会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认可。要让孩子深信“我有能力做到”,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向父母倾诉,他们是我坚实的靠山”。

这里有三句能够激励孩子的金玉良言,作为父母,你一定要铭记于心:

1. “孩子,你绝对有能力,自信是你拥有的最宝贵资产,我们都为你感到无比自豪。”

2. “孩子,不必畏惧,你的勤奋和毅力会引领你实现目标。”

3. “孩子,你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相信你有能力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些理解,少些控制。正如作家黑塞所言:“家庭不仅仅是身体的栖息地,更是心灵的避风港。”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总是盛气凌人的父母,很难培养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理解他人的孩子。

爱,听起来多么温暖而美好的字眼,然而,当它被用作控制孩子的工具时,却变得面目可憎。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束缚孩子,那么,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只会是那些畏首畏尾、缺乏勇气的个体。他们可能永远学不会如何大胆冒险,如何自信地面对世界。

在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北京师范大学的边玉芳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或许能为那些寻求改善家庭关系的父母提供一些思路:

1.无条件的接纳:边教授强调,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每一种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他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容忍,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情绪。

2.情感的共情与回应:孩子的情绪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共鸣。父母应该努力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并且给予适当的反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何表达。

3.预见性的情绪教育:边教授提倡父母应该提前介入,教会孩子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表达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宰者,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在当今这个时代,孩子们的玩伴变得越来越少,他们更多地与电子产品为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陪伴变得尤为宝贵。父母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曾有一位校长在给家长的讲话中提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很容易忽视了与孩子相处的重要性。我们总是忙于工作,忙于社交,却忘记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和关注。”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提醒了每一位父母,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不是仅仅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

"教育,就是陪伴,而不是陪着",这句话听起来多美好,但真正能做到的父母又有几个呢?教育需要父母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而不是高高在上,用权威来压制他们。

陪伴,这个词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在场,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交流。陪伴的方式和质量,几乎可以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那些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与人交往自如,表达能力强,内心充满阳光。

1.培养良好习惯:父母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读书,慢慢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阅读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让他们从小就明白,生活需要有条不紊,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2.塑造健康性格:放学回家后,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情感世界。多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一天的喜怒哀乐,解答他们的疑惑,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顺利渡过叛逆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促进身体健康: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释放快乐因子,帮助孩子远离抑郁和焦虑。因此,父母应该把陪孩子运动作为家庭日常活动的一部分,每天至少半小时。周末时,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户外运动,如徒步、骑行等,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领悟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靠你们每一次的细心陪伴、及时的表扬、恰当的激励和温暖的慰藉来培育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艺术。 

校心理咨询室供稿



博学善思 / 立己立人

勤奋敬业 / 自尊自强


天水市实验小学
明晰办学理念,增进家校沟通,分享教育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