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不快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人们以你允许的方式对待你,你的阴影就是你的黄金!

情感   2024-12-09 19:00   四川  

塞万提斯说:

“人应该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也是世界上最难的课题。”

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认识自我的,有些人随着时间推移对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而有些人则陷入混沌之中。

但幸运的是,我们有很多途径去获得了解自己的方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其中之一。

它借用蛤蟆先生的10次心理咨询,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一步一步的探究自我,最后实现心理上的独立。

这其中有三件事,能做到的人会越活越自洽。

别为自己的不快乐怪别人

蛤蟆先生因为头脑发热地抢了别人的汽车而入狱,但他很快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一路扮做洗衣妇逃亡。

他被一个女人从驳船上扔进河里,于是抢了她的马,卖了钱。

后来又被一群好事者追捕,掉进河里差点淹死。

他好不容易回到家,却发现自己的庄园被黄鼠狼占据了,而他觉得他朋友对他的遭遇也不关心,每个人都不理解他。

蛤蟆先生陷入了抑郁之中,他的朋友说服他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问他:

“你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呢?”

蛤蟆说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河鼠。虽然是河鼠把蛤蟆从河里捞出来,但是河鼠对蛤蟆的态度太差了。

他见到蛤蟆的第一句话不是关心,而是责备蛤蟆邋遢、丢人现眼,还说蛤蟆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第二个是老灌。灌总是拿蛤蟆的父亲说事:“要是你父亲活着会怎么说你!”

他还想法设法的羞辱蛤蟆,说蛤蟆根本比不上蛤蟆父亲。

第三个是蛤蟆的父亲。他对蛤蟆太严苛了,蛤蟆从来没得到过他的认可。

连庄园的密道,父亲都宁愿告诉獾而对蛤蟆守口如瓶。

医生没有评论他的答案,而是告诉他,是他自己选择了不快乐。

每个人都有3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

儿童状态是过去的情形和情绪的再现,父母状态是父母价值观的再现。

这两种状态是靠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像条件反射一样,用现成的答案来答题。

但如果进入成人状态,人就会思考、评估、倾听,而不是驳斥,会学到关于自我的新认知。

蛤蟆就是在儿童状态里,选择了责怪,选择了不快乐。

医生又问蛤蟆:

“相比起责怪,负起责任会如何呢?”

蛤蟆长久的沉默了。

人是天生不喜欢思考的,责怪别人比负起责任简单太多了。

但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需求负责,是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当你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你才会拥有对自己的自主权,你才会有力量去改变自己。

所以别再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他人,打破对外人的依赖关系,才能真正的成长。

别不允许自己开始爱自己

蛤蟆先生消沉了好几个月。

他本是本村学校的董事,在维护学校生存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最近也因为生病缺席了好几次董事会议。

这天獾来到庄园里,他先是挑剔蛤蟆大下午地看电视,又挑剔蛤蟆花园里的花养得不好。

最后獾才说出自己的目的,他私自和校区牧师商量,想要替代蛤蟆做学校董事。

他甚至想让蛤蟆自己辞职,这样就他不需要经过选举了。

蛤蟆很生气,他暴躁地想打獾一顿。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獾那么强大又自信,他应该会比自己胜任。

蛤蟆就是这样,他的愤怒很短,很快就转变成悲惨的心情。

他垂头丧气,找医生倾诉,医生却认为他在玩一个游戏,叫做“可怜弱小的我呀”。

他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总是被别人霸凌,实际上是无意识地在配合对方制造自己的不快,让自己永远是一个可怜又弱小的状态,他默许了别人这样对待自己。

蛤蟆用自怜猛烈地攻击自己,一直活在“我不好,你好”的人生坐标里,对自己进行着强烈的自我批判。

这时医生问了蛤蟆一个问题:

“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蛤蟆回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感受到了几次心理咨询后的变化,他的内心多了几分力量,能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情绪了,他感觉自己身上的盔甲卸下来了一些。

虽然他依然没有信心直面拒绝獾,但他给獾留了一张便条,告诉獾自己不会退让。

是的,蛤蟆先生开始尝试着爱自己了,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心理学家珍妮特·克莱尔说:

“别人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对待自己。”

一个人爱自己的时候,别人也会爱你,爱永远只会流向不缺爱的人。

所以,要允许自己开始爱自己,逃离那个“可怜又弱小的我”。

别把自己的人生囚在过去

蛤蟆的童年孤独又悲伤。

他的父亲对他很严苛,他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父亲完全不允许他哭,总是训斥他,会用非常不满地眼神责怪他:“要我跟你说多少遍?不准这么做!”

他的母亲则对父亲唯命是从,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连给他的拥抱都很少。

母亲又总是把他当成小孩,甚至当着朋友的面问他有没有穿干净的内衣。

他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不断地顺从父母的意愿,取悦他们。

成年后,蛤蟆时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童年的烙印深深印在他的内心,甚至医生一句“给你一些作业”,他都会应激。

因为作业总是让他想到,小时候的晚上努力学习拉丁文,第二天却因为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而受罚的记忆。

蛤蟆一直活在过去,活在被父母影响而预设的人生剧本中。

他问医生:

“我对他们做什么才能弥补我呢?”

医生却回答他:“原谅他们。”

因为蛤蟆需要的是活的真实,而不是向过去索取赔偿。

真正地和情绪和解,真诚地回应当下,才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

在倒数第二次咨询中,蛤蟆坚决地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当他向医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也是在对父亲表达。

他突然感到自己再也不用卑躬屈膝了,他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还能说得掷地有声。

那一刻,他打破了过去的枷锁;那一刻,他终于走向了独立。

王尔德说:

“过去的事情唯一可爱之处,就在于它已经过去。”

只要不再反复咀嚼,它不会再产生任何痛苦。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翻篇的能力,不沉溺痛苦、不深陷内耗、不扮演受害者,和木已成舟的过去一笔勾销。

我们的勇敢,应该用在活着的每一个当下,去挣脱过去人生的囚笼,迎接新的开始。

心理咨询结束后,蛤蟆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来继续成长和完善:他要在伦敦开一家房地产公司。

他利索地找到了合伙人、处置好了庄园、计划好了未来的生活,他一想到要做得事情,心情就十分愉快。

蛤蟆先生的故事就此结束了,他的心理咨询也是读者的一次心理按摩。

认知自己很难,改变自己更难,愿所有人都能选择快乐,选择爱自己,选择活在当下。



作者 | 诗漫·青山一尾鱼

图片 | 诗漫·摄影爱好者投稿。

主编 | 诗雨

编辑 | 李江澜


文末点亮【在看】与君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好文


诗漫读书会
每一串文字落定,都可以是诗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