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寒同山有个皇姑洞!
文摘
文化
2024-10-05 13:15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公众号
很多莱州人都知道,城东南的寒同山上有个皇姑洞,却很少有人能找到它。
如上图所示,清代莱州人侯登岸所撰的《掖乘》首卷【寒同山】条目下这样记载:“(寒同山)山阴有女仙洞,土人称皇姑洞,向西有逍遥庵,向东有庵儿涧”。乾隆朝的官修志书《掖县志 山川》里说:“逍遥庵,在寒同山腰”,“寒同山阴有姑洞,元时皇姑学道之所”。“寒同” 这个名字来由无可考,山脉不高,延绵十余里,共九个山头,又称“九青”。“寒同山”通常指画面居中的那一个。
我站的位置是一座名为“天堂山”的高阜,浑圆和缓,风水极佳。上有飞阁,可以瞰城,望海。乾隆《掖县志》还说:“天堂山前为庵儿涧,泉石花木至极清幽”。
根据以上信息,并依据《掖县志》所绘“寒同山图”。我标注如下:在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上,皇姑洞在寒同山北阴靠近山顶,逍遥庵在皇姑洞西侧的山腰,庵儿涧是皇姑洞东侧的山涧:
/同时我还标注了:① 画面左侧的一道南北向的山岭(骆驼岭),将从这里登山。②新开辟的一条观景公路,在半山腰围绕着各个山头。③ 在公路穿过骆驼岭的位置,有一座道院遗址,传说那里就是最早期的皇姑庵。可以看到,明清时期“泉石花木清幽”的庵儿涧现在逐渐被层次分明的农田取代,不过迤逦的树丛掩蔽的,都是依地势而下的涧溪,可以凭此想象古时的情景。
庵儿涧的得名,未必源自西偏较远的逍遥庵(元代全真道士逍遥子牛道纯所建),更可能是金朝皇姑出家的那座庵堂,后来被称为二涧道院。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莱州人刘处玄(全真七子之一)奉诏入京讲道,次年返回。这是正史有载的。传说御妹和后妃不和,跟随刘真人回了莱州修行,道庵就在寒同山后的骆驼岭上。作为道院延续七百多年,直到1950年代道士还俗,道观被拆毁。我询问了几位上年纪的村民,说当年道院的木料石料砖瓦悉数被拉回村盖房筑坝,现在只记得大致的位置。我沿着上文提及的新修公路,很顺利地登上骆驼岭,来到老人所指示的地方。找寻很久,确实没有任何建筑存在过的痕迹。
但是利用卫星地图从空中视角看,如下图上方红色箭头所指,就在老人说的三岔路交汇处,我隐约看到一块25X20米左右的区域,地面平整,不太生树木,四周有明显的直线条,通常这是院墙或大型建筑外墙的痕迹。
也就是说,新修的公路刚好穿过了道观的原址。相信再过若干年,这微乎其微的痕迹也会淹没在荒榛蔓草。于是我在附近展开搜寻,如上图右侧箭头所示,我在公路边看到一个拱形的洞口:这个洞口类似墓穴的券门,我把遮蔽的几块石头尽量挪到旁边,让它出露的更加明显。在修路抬高路基之前,这是一处崖壁。它可能被修路的挖掘机削掉一部分前脸,变得浅平。但是依然能看出石壁布满凿錾的痕迹,后壁还有一个龛状处理。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古代洞窟,就在当年道庵的东侧。小龛是放置神像或者放置灯烛的,前者是用来供奉神像,后者是用来打坐冥思。
那位十七岁就辞别京城,来到这海隅之地的皇姑,会不会就曾端坐这个石洞里修行呢?这真的很有可能。传说还提到,道观南邻的崖头有泉,正对道庵正殿的老子像,故名“老子泉”。果然,如前图下方的红色箭头所指,我在公路南侧的高坎上找到了一口井:井口方形,长宽一米有余,深约两米。踩着石块砌筑的井壁石窝,俯身就可以掬一捧水喝。异常甘甜!
井边有一尺高的小龛,里面搁着一块生苔的青砖,刻有“水神仙之位”字样,香炉是新的,看来附近的村民还常上来打水呢!八百年岁月,多少物是人非,这眼泉井依然丰盈清澈,惠及后人。从泉井东侧向南,就登上骆驼岭。掩径杂花,近人林鸟,循着当年皇姑的足迹,登山揽翠,骋目海天。步步渐高,越来越陡峭,无路可循之处,穿林折向西行。在崖壁之下寻找,被林树和灌木的遮蔽的,就是志书记载的,土人所传的“皇姑洞”了。这一路披荆斩棘,异常艰险。当年的皇姑在这寂寥的岩扉荆径之间独自来去,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从洞口西侧攀藤附葛,登上崖壁,是寒同山的顶峰。由此向南眺望山岭大泽,原野村落,又是一区,令人胸怀豁然。
其实皇姑是否确有其人,尚待考证。除了文章开头所引《掖县志》的片言只语,她更多的存在于莱州本地的民间传说里。
但是她的存在,却令消失的道庵,冰冷的石窟都变得生动;她的传说,会像眼前这美丽的风景一样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