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太极拳,人们往往会想到“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等诸多经典名句,但太极拳到底用不用力、怎么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结合自身习拳多年的经验,从舍己的观点,来谈一谈关于太极拳用力的相关问题,以期与同道诸君共同提高。
有力不用是舍己,借人之力须从人,舍己从人大智慧,不争善胜技法真。舍己从人是己与人之间内劲开合虚实的阴阳相济,是于松静中洞察良机,在被动中赢得主动,是不丢不顶、顺势借力、以弱胜强的前提,含有无为而无为的哲学智慧,是太极拳攻防技击的总策略、总原则。所谓舍己,就是不要由己,就是要通过长时期的松着练拳,松掉自己身体上、心理上一切不适用于松中生动要求的想法、做法,如松掉“我要怎么样”的有为思想,松掉“我该怎么样”的主观愿望,松掉“先下手为强”的主动进攻意识,松掉“兵来将挡”的顶抗习惯,松掉紧张僵硬的肌体本力,以灵敏知觉,灵动身心,适应对方变化,做到随人而动;以隐蔽自己的攻防意图,做到人不知我;以摸透敌情,做到我独知人;以实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即使技击时须要发劲,也是在舍已从人的原则下,从松中生出劲来,生出松劲来。舍已从人是离不开放松的。
舍己是前提,从人是关键;舍己为了从人,舍己才能从人。从人包括知人、随人、引人。知人必须“听劲”,就是搭手后靠触觉的灵敏性感知对方劲力的起点、大小、走向、落点。听劲的功夫是松出来的。松则灵敏,紧则迟钝。人在疼痛时咬牙握拳,一身收紧,就是为了麻痹神经,迟钝感觉,以降低疼痛感。放松不但能提高灵敏感知能力,而且能提高灵敏反应能力,就像拳论说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样,不但能感知到一羽加来了,蝇虫落来了,而且还能挨我何处何处松,松开挨我的接触点,随着来力的走向放松,把来力卸掉,卸到脚下,卸入地中,使一羽之力都加不到我身上,蝇虫之重量我都不负担。这就是形容随人而动的灵敏功夫。随人就是不丢不顶,因为丢即给了对手空间,就会被打;顶即送给了对手力量,就会被牵引。随人就是像流水一样,你有空隙我就流注进去,填满;你填补了空隙我就退出来。随人就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王宗岳),就是人进我退,人退我进,两人脚步如一人的前脚后脚;人开我合,人合我开,两人身体如一人的前半身和后半身;人屈我伸,人伸我屈,两人手臂如一人的左手和右手;人虚我实,人实我虚,你阴我就阳,你阳我就阴, 两人互为一对阴阳,以接触点为“中”,“彼此呼吸成一体,牵动往来得自然”(吴图南),共处于一个太极之中。总之是:人阳多少我就阴多少,人阴多少我就阳多少,随人之势,合人之力,随屈就伸,不丢不顶。随着听劲走,随着感应走,“千万不要没有感应乱动,那就生妄念了”(王壮弘)。随人是为了引人,是为了将我意松松地渗入对方走势之中,得其虚实;是为了在对方不知不觉之中,借人千斤之力,加我四两之力,两力合成一力,使对方力量过头,方向走偏,产生“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王宗岳)。就是:如果对方要向上提我,我则顺势向上引之,令其拔根浮起,高不可攀;如果对方要向下压我,我则顺势向下引之,使其俯得更深,深不摸底;如果对方前进推我,我则顺势向后引之,使其进得更远更长,长远得够不着;如果对方要后退牵我,我则顺势送之,使其退得急促,站立不稳。总之,对方不论怎么动,我都能使其收不住、控不稳,落空失势。要引人落空,必须要自己松柔的能力比对手更强,松活的旷量比对手更大。否则,自身都难保,更无能力引人了。
“一力降十会”,“一胆二力三功夫”,都是强调搏击用力的名言,也很容易被常人理解。今说搏击不用力,的确不合“常规”。但太极拳就是这样一个不按常规办事的拳种。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王宗岳),况与人交手时“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杨澄甫),最易被人将我力借去还击我身,最笨拙,最有害,“不足尚也”。“太极拳以柔克刚,也就是柔柔韧韧地不用力,就能战胜力气很大的对方”(吴图南)。“太极拳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杨少侯)!不用力何以能胜人呢?李统乾先生回答说:“全在于以意念为统领,身心放松,劲力沉整,将自身重力瞬间交于对方身体之某部。因此种发力,无须肌肉之收缩,而只须重力之倾跌,故能毫不费力。”王壮弘先生回答说:“千万不要用力,用力就完了,要让它自动化。如果对方抱你的大腿,你千万不要挣扎,你只要把你的沉重量放在那里就行了。”这就是“用重量不用力量”的胜人之法。反过来说,只要是真的“用意不用力”了,即使“别人比你强,哪怕你被打出去了,只要你是松着出去的,那就算是输了,也不会让他占到更多的便宜”(荣华丰),不会受伤。因为身体放松,能产生缓冲,分解来力,将其泄空,像穿着防弹衣、护身服,即使自己被打,由于对来力不产生反作用力,对自己也毫无伤害。
醉酒之人筋骨松软,意不执着,跌跤时就地一滚,没有挣扎之力的牵绊,反而不易受伤。这也许对我们不用力有所启发。
金仁霖先生在他的《拳学札记》中也着意说明了在化劲、运劲、发劲的过程中,必须放松、不能用力的道理。他说:“化劲要虚空粉碎,运劲要连绵贯穿,发劲要沉着松净。虚空粉碎则自身各部分彼此不相牵制,没有这里动那里摇的相互影响,从而才能把对方的来劲消化干净;连绵贯穿则源源不绝,有缝就渗,钻得进,提得起;沉着松净则安舒稳妥,完整不偏,清脆利落,脱得开,放得远。”接着他再次强调:“这样的功夫,总归还在于练习时的用意放松,不持力气。”
不但健身,而且技击也要放松,毫不用力。这不但是当代拳家一致强调的,即使两百年前的杨露禅时代,也流传着“软十三,不敢沾”的口头语。这其中的“十三”是指十三势,是太极拳的别称;“软”指松的柔软,毫不用力;“不敢沾”指不敢挨、不敢碰,挨着碰着就必败无疑,说明太极拳正是松至柔软若无骨的程度,才能有战无不胜利害功夫。
总之,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正如王壮弘先生所说:“用意即用意志、意想,不用力即不用肌肉筋腱收缩之力。‘用意不用力’,不是真的不用力,是不用自己肌肉筋腱产生的力,而是通过放松,力从人借,用他人之力,包括地心引力及地面反作用力,和对方之力。唯有自己不用力,才能借他人之力。”
虚空粉碎、连绵贯穿、沉着松静、有力不用、舍己从人、力从人借、随屈就伸, 都是松中生力、松中生动的巧妙技法,能促进和谐,减少挫折,不但是练拳的原则、技击的原则,而且是处世的原则、做人的原则,富含哲学思想和科学道理,应把它融进我们血脉里、灵魂里,变成自己一生都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13593710050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569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