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吸取日本当年经济被打压、最终失去三十年的教训!

文摘   2024-12-04 00:03   天津  


官方交流社群

添加微信:Buddha_Research

(备注信息:公众号读者)



日本,不仅日本,欧日美排座次,产业脱实向虚很严重,制造业空心化成常态。相关的事实、数据等,已有为数众多的研究。“制造业空心化”也是欧日美自身创造的关键词,自特朗普以来,再建制造业已成为欧日美的社会共识和国策;因此,本文不再合唱“脱实向虚很严重”,直接把焦点聚光于日本,探究其教训,以为己戒。


日本教训,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合成谬误酿成制造业空心化,酿成日本自认的经济发展失去三十年。


1、“合成谬误”


“合成谬误”之词并不见于日本学术界;这一关键词的出处在中国,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翌日召开“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官方解读,初次提出“合成谬误”一词。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局部合理政策迭加后造成负面效应。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在全国政协,张连起常务委员做官方解读,再次指出:“提出六个统筹意在破解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在两难或多难问题的约束条件下求得最优解或次优解。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质与量、供与需、局部和全局、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坚持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既考虑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年度特征,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既聚焦统筹兼顾,又注重抓住重点,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宏观调控,十个指头弹钢琴。”


提出“合成谬误”这一新概念,意指各个政策无一错误,但是“合理政策迭加后造成负面效应”,所以必须“十个指头弹钢琴”。“十个指头弹钢琴”一句,在前述连续两年的官方解读中都使用了,这原本是1950年代毛泽东谈工作方法时所提倡的。


“合成谬误”一词不见于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官方文件,却见于官方解读。可以理解为,官方认知“合成谬误”是国民经济运营中的大问题,只是不宜在官方文件中定性经济运营陷入“合成谬误”。


2、日本教训


从“合成谬误”的理论观察日本产业脱实向虚过程,即各个政策无一错误,可是“合理政策迭加后造成负面效应”,其日本教训可以归纳如下。


1.照搬西方黑板经济学,身陷理念谬误


必读的西方黑板经济学是学术正确的,如常识性的三大产业的逐次进化,各领风骚,并没错。2500年前第一产业的中原农业革命,开辟了农业经济时代;250年前第二产业的英伦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经济时代;30余年前美国始发的资讯数字智慧革命,使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独领风骚。


日本紧随美欧,以服务业已占GDP60%、70%、80%为荣;这才是发达国家,是高薪白领社会;发展中国家是卖苦力的工业蓝领蚁群。脱实向虚被誉为沧桑正道,苹果模式之无工厂制造公司被捧为制造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所谓腾笼换鸟,转移、淘汰低中级产能蔚然成潮。


迈向发达国家,服务业会渐次占到GDP60%以上,这是产业发展规律,确实没错;但这不等于政府该推波助澜,忽悠全天下脱实向虚。中外读书人都知道中国古书中倡导“重农轻商”,又都认同因此中国曾经工商落后,落后挨打这一黑板历史学的定论。殊不知,“重农轻商”既是倡导,是政策,就说明古代社会有重商轻农倾向,甚至严重到皇帝、舆论必须时时宣讲“重农轻商”的大道理。


君不见,大秦拜豪商吕不韦为相,豪商是必求一统中华,统一天下市场的,更去开拓陆海丝绸之路,迈向世界市场。中国皇帝正是因为面对盈利丰厚的商业和强盛的豪商,祭起了“重农轻商”之伦理、之国策。“重农轻商”即是古代的“重实轻虚”,古代商人们也都置买些田地,兼职地主,列伍实业。


今日中国政府不似日本被西学的“脱实向虚光荣”所忽悠,时时倡导重视实体经济,走在了沧桑正道上。一时期发生的所谓腾笼换鸟,转移、淘汰低中级产能,有幸在数字智能化的大潮中,又有华为组20余军团引领各行各业产业升级,中国企业走上了低中产业高端化的新路,矿工、机工、织工、制衣工、冶炼工也开始白领化,劳动生产率迈向高度化。


2.从崇尚产业政策,转向跟风新自由主义


日本从美崇美,在前述美国推波助澜的脱实向虚大潮中,又染上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否定产业政策的价值。1+1大于二,合成谬误构成了压缩日本经济发展的负能量。


“产业政策”一词,甚至是日本发明的,原名是“通商产业政策”,日本政府里曾设有“通商产业省”。产业政策,简而言之,是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开拓包括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市场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1970年代美国便有查默斯·詹森《通产省与日本奇迹》、傅高义《日本第一》卖成世界名著,将日本产业政策誉为日本模式。2010年代日本前通商产业省高官和经济学者共着大部头《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


但是,这是以颂歌作挽歌了,通商产业省早已改为现名“经济产业省”,这亦是日本轻视产业政策,转向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标志。前述书籍亦都在中国作为世界名著出版。


19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起始,西方掀起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日本或从美或崇美,跟风新自由主义,转为以实施产业政策为耻了,觉得应该跟着美国更先进一些了。


搞产业政策并没错,随着经济发展,需更加改革开放亦没错。事实上,否定产业政策是一个伪命题。美国鼓吹新自由主义,对外又是为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一项产业政策。


市场决定资本配置之市场决定论是客观存在,没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处不在;关键是在什么市场时空之中,实行何等产业政策,用看得见的这只手如何开拓市场环境,这才是对政府能力的要求,而不是放任政府能力劣化,放弃政府能力。


3.屈从美国打压,自毁产能,错反垄断


“门户开放”是上世纪初以来的美国传统国策;上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日本纺织、汽车、家电、半导体等产业制胜美国市场,美国一贯要求日本自身“市场开放”,进口美国货。日本国内市场一贯封闭保守,应该改革开放,没错;但是前述“脱实向虚”、“新自由主义”+“自毁产能,错反垄断”,1+1+1大于3,合成谬误,日本的制造业就被打残了。


众所周知,1970年代日本纺织品制胜美国市场,美国训斥日本产能过剩,必须反垄断,消减产能,减少对美出口,不然就不签字归还琉球条约;日本佐藤荣作首相被迫签了日美纺织品密约。


1980年代,日本汽车、家电、半导体等制胜美国市场,美国逼日本必须消减产能,减少对美出口,反垄断,开放市场,增加美国汽车、家电、半导体进口。日本更为难了,美国当时也没有卖得出手的有质有量的汽车、家电、半导体呀!


汽车和家电是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日本人不似中国消费者还崇拜过一时期美国车,日本对美国零关税,美国车、家电在日本也卖不出去。时至今日,美国车在日本年卖只有1000多辆,也就是驻日美军买了。


世人皆知1985年美国率英法德逼日本签署广场协议,逼日圆升值,以打击日本出口之事;其实,赴会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切腹自杀之心都有了的事儿是美国里根政府扬言会宣布对日本汽车加征100%关税。


近年美国对华贸易大战,动辄加征25%关税,令国人惊诧,可比之于对它盟国日本,美国对华还是英雄气短了。后来,美国知晓对日本人卖美国车实在无望,只好取消了这项荒唐要求。


史记日本半导体制造从垄断世界走向衰落的分水岭是那著名的1986年9月日本通产省·美国商务部《日美半导体协议》,那协议是要求日本必须反垄断,进口20%的美国半导体。当时美国也没生产多少半导体,日本只好出口半导体再加价买回来用,算是付了上数量的钱给美国了。


日本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日圆升值,并没错;但是,日本屈从美国打压,自毁产能,错反垄断,对企业来说,便使之失去了扩大投资、提高产能的发展预期。企业都是因国内产能过剩才转向国际市场,国内违反市场决定资本配置的市场规律,由行政判断资本不可无序扩张;企业便会形成不可强出头的消极心态,丧失锐意研发、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勇于独领风骚的企图心和精神气。


譬如,日本半导体业甚至把半导体制造技术卖给三星、台积电等外企,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半导体制造设备及材料的研发制造,转去做不显山漏水的隐形小巨人了。其实,美国产业也在那儿脱实向虚呢,半导体还是需要有人去做的,结果这个生意让三星、台积电等得到机会,接了过去。


4.以美为是,自破泡沫,自毁国民经济


世人皆知,日本曾有过“泡沫经济”,破裂之后,经济低迷,直至今日,“失去三十年”。这又首先是日本共识。


不过,还有外人未知,日本人自知的共识。那是美国政经学界曾根据黑板经济学原理,有理有据地忽悠日本:经济过热,泡沫巨大,有违学理,必须治理。日本以美为师,以美为是,政府亲自出手,捅破泡沫。这其实也是产业政策,甚至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手段中最严一级的“指令性计划”。说好的市场经济呢?说好的市场决定论呢?一错痛千古,自毁了日本大国梦。


日本政府认定的“泡沫经济崩坏”过程的概要是:所谓泡沫经济现象表现为房地产价格高腾,1990年3月日本政府祭出对房地产融资进行“总量规制”政策,指令金融机关对房地产融资的增长率不得超过全融资增长率。1991年12月地价上升曲线拉平了,政府叫停了“总量规制”。但是日本经济于1991年3月至1993年10月陷入衰退、通缩,通称“泡沫经济崩坏”。


国人自比,会觉得日本的规制力度和期间太有限;但是放在日本,其后果又确实证实了从此失去了三十年,自毁了大国梦。


日本与他国一样的危机机制是,房地产融资总额度受限,造成建筑烂尾,房价下跌,相关企业、业主、金融机构负债、壊债飙升,连带股市暴跌。


而日本又有不同的机制,资本自由。一是,国内看不到发展预期,日资当然自由地走出去国外,首选的中国从不在乎外资来得过多会刺激经济过热,从不压外资,只调整内资不可无序扩张,受保护的外资,其预期一定是好的。


二是,1990年代,日本房市股市跌掉过半,外资,美国秃鹰资本,吃死人肉的那种秃鹰,来割韭菜。不仅是控股日本优良资产;日本央视NHK曾拍了一个深度报导,斯坦利大摩打包买下日本全国200余所高尔夫球场。笔者有一学生任职某房地产商,偶尔谈起,在做的主要业务是为大摩一件一件地卖楼,都是大摩在“泡沫经济崩坏”时成百上千的打包买下来的。


三十年后的2022年,日本房价终于涨回到了泡沫时期价位,2023年股价亦终于涨回泡沫时期股指;日本人漏出了些许笑脸,只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今日之日本已耗尽了底气,伤尽了元气,流行着无欲风潮,传到中国称为“躺平”,其所显示的是再无振兴的精神气儿了。


理论性地总结一下“泡沫经济”:


所谓“泡沫”,不破焉知有泡沫,也可能仅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经济繁荣期;1980年代的泡沫时期亦确实正是日本经济史上最辉煌之时期。


泡沫破了,才能说明确实有了泡沫,但那又怎样?危机发生时,救就行了,之前的大发展期又积累出了巨大的实力。反之平时压发展,消耗了实力,危机时才会捉襟见肘。美国历来就是泡沫破了,危机来了,便砸上几万亿就完事儿了。大国更可以动员全世界一起砸钱救危机;更可以坏事变好事,出去割韭菜。


日本的泡沫经济对策是,底线思维,主动平房价、防危机;这在经济学上都没错。美国忽悠捅破泡沫,在经济学上也是完全正确。可是+“脱实向虚”、“新自由主义”、“自毁产能,错反垄断”,1+1+1+1大于4,在日本形成合成谬误,发展预期下降长期化,几个反复,人就完了,信心没了,队伍散了,哀莫大于心死,日本的有志之士很多也想去国外谋天地了。


日本通缩三十年,安倍经济学自喻超高维度大水漫灌,直升机撒钱,持续至今年第十一年,才借俄乌战争之力实现了2%的通货膨胀目标。日本学界共识是,通缩比通胀可怕十倍,复兴梦灭了,便无回天之力了。


5.违背市场需求,独尊尖端,罢黜中低


最后,观察一下“脱实向虚”导致“队伍散了”的机制及后果;在普遍机制之外,日本还有独特机制。


日美欧共通,制造业虚了,制造业管理、研发、工匠等队伍就散了,再集结也是廉颇老矣。核发电站制造是一个典型例子,日本有三家,东芝、三菱、日立。东芝被美国忽悠买了美国最大核发电站制造公司西屋,结果美国和日本一样,脱实向虚了,国内的核发电站建设陷入停顿,活儿少了,队伍渐散,活儿就更少了,恶性循环,西屋年年亏损。东芝买了美爹养不起了,赔倒了自己。


三菱和日立,安倍亲自出马抢下了土耳其和英国核电站建设的活儿;可是三菱和日立欢喜过后,咬了几次牙,还是提不起气来,队伍太弱呀。2018年11月《日本经济新闻》大标题<中俄垄断国际核电市场>,12月又报导三菱、日立不惜付赔款分别弃标土耳其和英国核电。


如火如荼的世界半导体战争,日本政府出钱请台积电建厂,还计划买美国IBM技术建2NM工厂;可是,队伍呢?台积电还好,台湾派不出许多人,但可以从大陆工厂派来人。实际上,越南等东南亚的日资韩资,更不要说台资工厂,都从大陆派出众多员工。


2014年越南发生反华动乱,日韩台资工厂都被砸了,因为越人是在中国人的指挥下干活儿,看那是中国工厂。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才,外资连中国+1的投资布局都搞不了。在日本本土,政府核准的高端人才一年之内可获批永住权,其70%是中国人。《日本经济新闻》叹道,“脱出中国也得靠中国人才”。不禁联想到,它们就不怕中国卡它脖子吗?


世界电池战争是另一个如火如荼的大战。可以观察到日本显露出的一个独有机制:违背市场需求,独尊尖端,罢黜中低端,败了日本脱虚向实的努力。2023年年初《日本经济新闻》曾刊发大篇幅调查报导:日本只想着憋大招,十年后做出固体电池一击平天下。


可是中国企业以市场为王,学界认为无发展前途的液态电池,甚至是磷酸铁锂电池,却也锐意研发、不断反覆运算升级,竟然搞出了在价格在车程上堪比汽油车的电池,并同步在十年之中占领了世界市场;更重要的是积累出了强大的资本,及研发、生产队伍;同时投入固体等新型电池的研发,在规模上也远超日本。这篇报导怀疑起了日本固体电池的“人生”,高价且无用?


违背市场需求,独尊尖端,罢黜中低端这一现象在日本并不是少见的。日本的半导体败战固然原由美国的打压,同时也遭遇美国的忽悠。日本著名半导体产业专家微细加工研究所长汤之上隆在日本国会作证:日本自傲生产出二十五年不坏的半导体,美国忽悠日本必须给美国提供二十五年不坏的半导体;可是越高端成本越高,需求越少;市场就被韩台企业占去了。

这个证言让笔者想到了摩尔定律,半导体两三年一换代,日本却搞二十五年不坏的,真是走火入魔了。日本手机厂商亦是制出世界第一台商用手机的,可是手机是要赶时髦的,日本那高耐用性高价格的手机就不被需要了。


2、以日本为戒


综上所述,两个关键词:避免合成谬误,十个指头弹琴。


避免合成谬误:各项政策决定及其执行,在经济学上没错,政治学上没错,社会学上没错,国际关系学上没错;但是都雷厉风行,做到最好,就出合成谬误了。想起毛泽东那句话:不唯书,不为上。日本教训就是不唯黑板学问,不唯美国忽悠。


十个指头弹琴:当然不是十个指头一起按下,一定是有按有不按,才成乐曲。想起了毛泽东哲学:抓住主要矛盾。


看日本教训,挺发展是硬道理,还是捅破泡沫是硬道理?显然是前者,拼死也要挺住发展。在中国,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还是底线思维防金融风险是硬道理?曾经发生过层层开会查风险,把风险消灭于萌芽之中的看齐行动。金融风险是宏观问题,微观层层查没有必要性,波及开去,会造成层层慎行、停摆;如此,活力、景气何在,民间怎会有好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院长6月6日发文《有钱人“躺平”不敢投资,在担心什么?》,讲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的重大考验”,王文提出政府“要充分理解识别整个社会对风险徒增的恐慌情绪”,“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动能乏力,不能让其陷入低谷徘徊,该到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力的时候了”。


国家安全,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防间谍准备打,完全正确。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大开放;没有发展,没有开放,国弱民穷,谈何安全?十个手指弹钢琴,国家安全政策在工作方法上必须为解决主要矛盾服务。维护国家安全,这首先是国家的职责,危机时,更要发安民告示,天塌下来有党和国家顶着,保民安居乐业,让百姓大胆地往前走。


必须警惕的是,抓政策落实最忌宣传动员、层层开会,因为这种工作方法无意之中便搞出大大小小的运动,运动式政策执行必然冲击抓主要矛盾,更会搅乱国计民生,扭曲中国的国际形象。

光头君Schelling
注册会计师CPA、拥有律师资格、财务讲师、财经作家,前知名会计事务所会计师、企业管理咨询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