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世冠的素质,除了技术,当然包含心理。
巴黎奥运女单决赛,陈梦4:2击败孙颖莎蝉联女单冠军,很多人“怒了”。
邓亚萍称之为“饭圈文化”。为什么一场“内战”结果却让很多人不舒服?
正应了教员名言“党内无党,帝王思想,派内无派,千奇百怪”。
据说整场比赛,几乎全是孙颖莎助威团,唯一打出支持陈梦标志的,还是一个外国人。
比赛开始之后通过镜头看到大部分都是支持孙颖莎的条幅,想着无所谓啊,球迷支持谁是人家的自由,无所谓,谁赢都可以。直到陈梦赢球得分,听到了大量的嘘声喝倒彩,我懵了这可是奥运会国际赛场,决赛的是两个中国人在打决赛,可以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喝倒彩嘘声没必要吧。 公众号:乒乓球365
陈梦被网暴,夺冠内幕被爆!陈梦夺冠风波愈演愈烈!邓亚萍谈饭圈文化
这哪是助威,这就是欺负人。要是我,就算技不如人,看到此情此景小宇宙也会被瞬间激发。
人家俩人已经和好如初,外面网上又有“恨天党”带节奏,搞得警方都出面了,将恶意攻击者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可以回溯陈梦为什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很孤独,被排斥的形象。
世界冠军,不是应该很霸气吗?金牌又不是偷来抢来的,是光明正大用血汗拼来的。
世界冠军,不是应该被人抢着做代言吗,怎么会被资本晾在一边视若无人?
世界冠军,不是应该有一堆无脑拥趸吗?怎么助威人群中只有一个憨皮外国佬?
众所周知,陈梦成绩并不稳定,只胜过孙颖莎两场,为此她必须将能量全部灌注在奥运决赛上才有可能求得一胜。
奥运如高考,一考定终身。用专业的话来讲,陈梦是一名临场能力很强的选手,越是重要的比赛越能超水平发挥。不佳的成绩,会给她两个暗示,第一,我是幸运的,所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奥运的机会,第二,我没包袱,输了很正常,赢了很珍贵,因为输多赢少。
再加上现场声势浩大的反作用力,活生生将一个大概率赢不了的比赛逼成绝境逢生。而年轻的孙颖莎大概率被气氛吓懵了,满脑子领导的寄托,粉丝的盼望,资本的加持,于是放不开,拼不出,可是冠军终究不是一人一票投的谁强谁弱,是两个人通过规则抢过来的,不是“禅让”,你得搞清楚你来是干什么的,是来挑战卫冕冠军的,不是办交接仪式的,对对手狠才是尊重对手。所以,这个结果来自于两点,一是孙颖莎“轻敌”,二是陈梦“哀兵必胜”。
每年高考揭榜你会发现,成绩好未必上北大,会考试才能上,永远有一些名字,是那么陌生,遥远,因为人生允许任何人自由选择,对结果负责。
竞技场允许运气,允许黑马,允许小概率事件。从以往成绩判断冠军归属,是不靠谱的,冠军属于谁,这不是人的权力能决定的。
以后体育比赛凡是涉及内部竞争,就算青睐某一方,也没必要起架势吓到另一方吧,合着人家就该原谅你们气势凌人,人家的善意就该当卫生纸乱丢呀?
在比赛过程中,观众的支持明显偏向孙颖莎,许多人为她加油,甚至在陈梦得分时发出嘘声。这种冷淡的反应让陈梦感到孤立,赛后她的胜利并未得到应有的庆祝,反而引来了不少质疑和批评。这种情况让教练刘国梁和队友们感到不满和失望,因为他们认为运动员应当得到尊重和支持,而不是被攻击。 公众号:路上看书
为什么陈梦乒乓球夺冠,队友教练脸色都铁青呢?很多人不明真相就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