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煤科)围绕“引领煤炭科技、推动行业进步、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绿色未来”的企业使命,加快煤矿智能化装备的技术进步,坚持“做强主业、深挖潜力、科学布局、特色多元”的战略思想,构建“5+N+X”产业布局,积极拓宽市场领域、探索转型发展,全面布局人工智能战略新兴产业,在煤矿智能化场景建设、矿用机器人、智慧水务、智能穿戴、智能传感、试验检测智能感知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一、战略布局新思路,产业突破“势道术”
一是借“势”而为,化劣势为优势。加强与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合作,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同济大学电信学院协同发展建设“工程博士实验基地”,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紧密合作成立“AI联合研发中心”等,快速补齐自身技术和资源短板,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前沿技术井下无人机防爆续航突破30分钟时间极限,实现井下环境参数监测及巷道变形监测,在导航定位、智能避障等技术方面均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二是拓宽渠“道”,以点到面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以智能控制技术为“衔接”、以项目管理为发展模式,开拓出“方案+技术+产品+现场实施+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路径,构建煤矿智能化场景“复制与粘贴”,不断打磨“做精做强产品以及高效实施智能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13项横向科研项目合作以及25项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产品与服务从井下防爆智能化产品(防爆型巡检机器人)向井上智能化设备的延伸(拣矸机器人),实现煤矿洗煤厂智能化服务(智能跳汰系统)向非煤产业的拓展(机器人激光盘库系统),实现传统自动化业务(无人值守自动装车系统)向新兴智能教育(桌面六轴机器人)的开拓,开发系列化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共11款。
三是内外兼修,掌握核心技“术”。围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上海煤科人工智能团队对内苦练技术“内功”,对外对标优秀科技型企业,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以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形成内外兼修、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重点突破知识加工、深度搜索和可视交互核心技术,实现对知识持续增量的自动获取,具备概念识别、实体发现、属性预测、知识演化建模和关系挖掘能力,形成多学科和多数据类型的跨媒体知识图谱。煤矿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SCI 3篇、EI 29篇)和发明专利授权受理量(35项)持续增加,知识产权数量逐年提升,同比增长35.63%。
二、市场引领加油干,激发活力“一二三”
一是精准发力,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以经营和科研业绩为主要考核导向,建立“一人一岗一指标”的差异化考评机制,设置末位强制退出底线。2023年,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经理年收入倍差最高达2.65倍。
二是优选人才,“双重用人”改革。围绕重点紧缺岗位需求,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坚持精准靶向引才,三年来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博硕士16人;通过采用聘用高级顾问、首席科学家等方式,柔性引进国家级及省级高层次人才7人。坚持市场化用才,采取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双重”人才揭榜挂帅制度;坚持“传帮带”育才,实施“本土化博士培养”方案,与同济大学联合培养创新领军定向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1人。核心团队“煤矿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攻关创新团队”,向行业工程院士团队看齐,获评“2023年度全国煤矿智能化卓越团队”。
三是优化薪酬,强化正向激励。实施“三挂钩”考核机制,部门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工资总额挂钩、项目组考核结果与项目组成员工资总额挂钩、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实施以“一览全包、快速兑现、一事一例、体现增量”为原则,以任务为导向的市场化激励方式,面向“项目经理、销售人员、公司全员”的“三类别”并举的激励方式,实现煤矿人工智能业务的快速增长,智能穿戴业务2023年销售量增至2080套、同比增长149.10%。
三、科研改革人财物,“三位一体”新出路
一是创新创业,强化科研转化。坚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攻关、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方针的推进,强化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演进,以工程示范应用推动煤矿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新领域发展。成立人工智能事业部,把科研转化落到实处,科研转化率高达92.32%,下属企业信息公司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是改革机制,提升决策水平。设立公司技术委员会,参与企业重要决策会议,让科技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科研资源分配等方面责权利对等。引入人工智能产品开发(IPD)理念,以高效研发模式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能力,在立项阶段充分考虑技术路线选择和产业化路径的可行性,让项目少走弯路。坚持“以研发扩展产品市场,以市场反哺基础研发”原则,建立以市场与行业技术标准为导向、以产品收入支撑研发投入的投研体系。
三是配置资源,科研人员主导。提升科技研发投入比例,近三年人工智能领域年平均科研投入占比11.39%,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优化科研资源的人财物分配机制,保障薪酬分配和重要资源向科技创新人员倾斜。针对人工智能重点研发方向,采取预投方式执行,以促进产业化进程,项目占比30%以上。针对富有挑战性的战略性研发项目,建立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敢”字当头,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