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诵读人:卫欣
广播电视从业者,普通话一级甲等
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因此而得名。到了清明节气,自然界恢复了它的勃勃生机,景象开始慢慢变得清秀明亮,万事万物都重新复苏显现出来了——“细雨不负清明意,春色芳菲入院来”。
清明既是自然的节气,也是极具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祀和踏青郊游是它的两大礼俗主题。一朝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扫墓祭祀,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铭记、怀念、致敬,是祭祀文化的核心内涵。念念清明,时时当下,踏青郊游,也是清明的重要习俗,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杨柳依依,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是人们笑迎春风,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无论是扫墓祭祀还是踏青郊游,家人相聚节令美食总是少不了的。在江浙一带,就有清明节时家家户户蒸青团子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唐代,蒸熟后的青团子糯韧绵软,清香扑鼻,是一道特色时令小吃。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一树树雪白的梨花,一片片姹紫嫣红,在阳光里流泻着醉人的色彩……
春风在大地写下诗篇,也将万物绘成思念。读懂清明,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即半个月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三候,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人将各“候”均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对应。这是我们古人独有的关于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属于我们祖先的时间哲学,至今仍然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候 桐始华
清明时节,桐树开始开花。桐指泡桐,也叫白桐。桐花开在清明之时,所以被认为是清明节气之花。
二候 田鼠化为鴽
鴽,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是喜阴之物,鸟类是喜阳之物,清明时节阴消阳长,田鼠躲回洞穴,鹌鹑类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三候 虹始见
清明节后,气清景明,雨后在天空中开始出现美丽的彩虹了。
与节气相关的各种民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核心,表达了后人对先人的孝道和思念之情,它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踏青郊游
踏青郊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明时节,风和日暖,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