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毛吉正在家访。本人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4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23年,入选昆仑英才·教育教学人才;2018年,获得“感动青海人物”殊荣……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教师杨毛吉,不仅是一名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口中的“杨妈妈”。
大通县有汉族、回族、土族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数十年如一日,在杨毛吉的努力下,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家庭教育研修队伍、培养了一批家庭教育专家型教师队伍,在民族地区家庭教育领域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途径和经验。
一声“妈妈”道尽千言万语
“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今后做像您一样的人。”“您对我而言,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杨妈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杨毛吉翻看手机,每一段留言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回族姑娘娟娟(化名),自小跟爷爷奶奶艰难度日。娟娟上初中二年级时遇到了杨毛吉。得知娟娟的家庭困难后,杨毛吉便来到娟娟家家访。坏了的电灶、漏水的锅、不亮的灯,看到这一切,杨毛吉下定决心帮帮这个孩子。
次日,杨毛吉便买了电灶、锅走进娟娟家,自此,她对娟娟的照顾再也没有中断过。杨毛吉每月都会从工资中拿出500元钱交到娟娟手中,帮她交清学校费用。每隔几个月就往娟娟家中送去米、面、油,逢年过节送去鸡蛋、肉等,每逢换季还会暖心地为娟娟添置新衣。
“有一次我把织好的毛衣送给娟娟,她穿在身上开心地照镜子,忽然走过来紧紧地抱住我哭着叫了一声‘妈妈’。”杨毛吉动情地回忆。
2022年,娟娟以青海省文科第167名的成绩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她立志要向“杨妈妈”学习,做一名人民教师。
蒙古族学生燕燕(化名)的父母远在新疆打工,长期感受不到亲情的燕燕性格越来越内向,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高三时,杨毛吉带燕燕住到了自己家。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杨毛吉贴心地照顾燕燕的饮食起居和学习……2010年高考,燕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北大学。
在28年的教学生涯中,杨毛吉无偿帮助9名不同民族、家庭困难的孩子住到自己家学习生活,或一年、或两年、或三年……多年来,杨毛吉家那间被她女儿命名为“学生公寓”的卧室从没闲置过。因为杨毛吉,很多孩子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他们走进大学、走向社会,成长为党员干部、人民教师、企业骨干……
爱心接力 尽显民族大爱
杨毛吉的第一个接棒人是她的丈夫,每当家中来了新成员,她的丈夫总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一起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那年,细心的杨毛吉发现,寒冷的冬天住校生涛涛(化名)衣着单薄,脚上穿着露脚趾的破球鞋。经过了解得知,涛涛家在农村,母亲长期生病,家庭贫困。杨毛吉决定让涛涛住进自己家,这一住就是3年。杨毛吉和丈夫为涛涛洗衣做饭、买衣买鞋,暖心照顾。“我自己的孩子也要吃饭,他来家里住就只是多双筷子的事儿。”杨毛吉的丈夫说。
“谢谢您一家人对我的照顾。对我而言,您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涛涛在写给杨毛吉的信中如是说。
杨毛吉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编织毛衣,送给孤残、留守、贫困儿童。久而久之,在她的影响下,学生家长、朋友同事、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不同民族的“妈妈”齐聚杨毛吉家一起为贫困儿童织毛衣的故事在当地成为佳话。
多年来,杨毛吉一直寻找爱心人士资助经济困难和发生重大变故家庭的孩子,共为330余名学生筹得资助金额80万元之多。
走进大通县德育教育杨毛吉工作室,墙壁上挂满了鲜艳的锦旗,“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奉献爱心温暖永存”“师情浓浓,爱心无限”……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暖心故事。
杨毛吉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现有58名成员,来自不同民族。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潜心研究育人新模式,从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经营幸福生活的能力。
“工作室成员都有本职工作,只因孜孜以求的教育情感齐聚一起,不求回报、任劳任怨地为教育事业奋斗。”杨毛吉说。
倾情宣讲 共筑同心圆
“杨老师,听了讲座感触颇深,作为家长有时候做得不够好,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听您的讲座。”这是一位家长的肺腑之言。
9月11日,西宁市光华小学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杨毛吉以“教育从‘家’开始”为主题,围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等内容,用生动的故事讲述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讲座中的素材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很受家长和老师的喜欢。”杨毛吉说。
杨毛吉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青海省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西宁市委宣传部“党课讲师团”、大通县委宣传部“百姓话廊宣讲团”的一名宣讲员。
在宣讲台上,杨毛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各族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在杨毛吉的带领下,大通县德育教育杨毛吉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家庭教育研修队伍,他们常年奔赴各学校,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2023年,根据各地需求,家庭教育研修队伍成员精准备课,靶向施策,在西宁市、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的50余所学校及乡镇、社区、单位开展专题讲座120余场,听众达4万余人次。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 |许 娜
审核 |张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