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上海一老人死在家中 2 年,化为白骨躺在沙发上,儿女却漠不关心

体娱   2024-11-03 11:51   广东  
老人死在家中两年,已化为白骨
2009 年 5 月,维修管道的王师傅在上海浦东上南路附近的金光新村作业时,意外发现一处院子里的水龙头一直漏水。
当他翻过天井准备关总闸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屋里躺着一个人。
后来,王师傅惊魂不定地报了警。警方赶到后,确认屋内的老人已死亡,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化为白骨,死亡时间超过两年,排除他杀的可能。
那骷髅与地板贴合之处已转化为骨胶原,紧紧地粘连在地面上,这般场景着实令人毛骨悚然。
经调查,这位老人名叫胡老太,出生于 1947 年 7 月。
她曾是上海浦东船厂工人,后来成为一名销售,在邻居眼里,她精明能干,很会赚钱,60 岁时看起来不过 50 出头,身材高挑,穿着时尚。
她热爱旅游,时常在国内外旅游购物。
她的第二任丈夫在 2003 年因癌症去世后,她便很少在家做饭,常常去去邻居家蹭饭。
住在对门101室的忻家太太也许是最后一个见到胡阿姨在世的人。
那天是大年初五,早上七点多,忻家太太出门倒垃圾时,碰到了脸色黯淡的胡阿姨在小区里散步。

胡老太捂着胸口说,心脏不大舒服,想去看病,但医院得大年初七才上班。

于是忻家太太邀请她中午一起吃饭,但上午10点刚过,当忻家太太端着一碗馄饨去找胡阿姨时,门已经敲不开了。
之后,陆续有人来找过胡阿姨,包括她的独子、哥哥、妹妹以及外地朋友们,但始终是电话无人接听,家中无人应答。
2008年,胡阿姨的母亲去世,也没有人能联系到她。
在这漫长的两年时光里,老人独自躺在屋内,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到一具白骨,实在难以想象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多么的无助与凄凉。
为何老人消失两年,却没人发现?
胡阿姨所居住的小区是浦东新区的一处大型回迁房工程,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
但胡老太消失后,周围人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住在同一栋楼里的忻家太太当时还是新搬来的邻居,对胡阿姨的消失也并未过多关注,她不知道新邻居是出远门了还是搬家了,日子还是照常过。
再者,胡阿姨的居住环境并不算很好,旁边一户在养鸽子,鸽子屎一直臭烘烘的,门口的苗圃区也时常有晨练完的老头子们撒尿。
此外,楼房二十米开外的栅栏边就是农田,浇灌着酱绿色的肥料。
邻居们对这些臭味习以为常,因此也没有对身边气味的变化而有敏感的反应。
另一方面,胡阿姨平时较为独立,经常说自己要去哪哪旅游,所以她消失后,邻居都以为她是去哪旅游了。
而胡阿姨跟家人的来往也不密切。
1998 年,她与第二任丈夫搬进金光新村,2003 年丈夫去世后,她与继子因房屋产权纠纷闹僵,基本再无往来。
而亲儿子在十多岁时父母离异后跟了父亲,和她往来不多,2007 年年夜饭后,儿子再也联系不上她。
小区里虽然也有关怀独居老人的常规工作,但胡阿姨过世时不满 60 岁,还够不上 “独居老人” 标准,不在关怀名单内。
因此胡阿姨的离世没有引起周围人注意,直到水管工发现她的骨骸,此事才在小区乃至整个上海引起轰动。


老人孤独死亡现象,应尽可避免
胡阿姨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社会对于独居老人关怀缺失的深刻警醒。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自己的生活,忽视了身边老人的孤独与无助。
胡阿姨的离世,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关爱老人方面的不足。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家庭是老人最温暖的港湾,子女应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与联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陪伴。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独居老人的关注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关怀。
胡阿姨的故事已经远去,但她的离世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永远不会停止。

参考资料:1.中国纪录片网《上海独居老人调查》2.中国新闻周刊《老太太死于卧室2年后被发现 骨头变成骨胶原》

新潮爸妈日记
陪你读书,伴你成长”。我们相遇在新潮爸妈日记,这里有新鲜的育儿资讯,新潮的教育理念,深度的美文,我们只想给孩子更好的。愿做孩子快乐成长的陪伴者,而且每天都会分享教育/各类中小学学习干货/情感原创美文,还有打卡/每年抽奖送出10万册图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