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明|与文为伴
文摘
文化
2024-11-19 11:04
广东
小时候,好友晓常会和我谈北岛,谈海子或顾城,后来又送过我一本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那时候开始,漫漫黄沙便绵延成我向慕的诗和远方。就这样,我爱上了文学,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遭遇什么,我依然与文字不离不弃。后来,我无法像他那样幸运地,从自己的爱好里找到事业。我读了理工,岁月的齿轮一圈一圈地,慢慢把我带进了生活的苟且。但开放的文学,它是一门纯洁而高尚的艺术,并没有樊篱。在人间烟火里穿行,我依然能看到文字的灿烂,闻到册页里掩不住的芬芳。习惯了朋友圈里充斥着铜臭味道的吆喝,坦然面对这世间的熙熙攘攘。觅一本好书,找个角落,慢慢啃食时光。在远离繁嚣的感觉里,让文字的清淡荡涤疲惫心灵。我也说不清文学的魅力,虽然它与我的工作并无太多关系,也无法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柴火。但它一直占据着内心的深处,并没被岁月的激流冲淡,反而像酒一样,越陈越是醇香。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等,都是我最爱的精神粮食。有时候自己累了,就觅一本好书,躲到房间里,或找个安静处。既是为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又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逃离封锁,使精神走出困惑。人生的漫漫长路,我也有过迷失的日子,那段晦涩,不堪回首。失意的生活旁边,往往有一股浊流,浪湿裤管。喧嚣繁杂的酒桌上,我也曾被那火一般的液体迷惑过。乌烟瘴气的棋牌室里,一不小心就会被骰子转晕了方向。“逃离吧”,当我一想到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想到李娟笔下的草原,三毛书里的沙漠,我就听到一个声音在呼喊。是文学的力量支撑我,不断挣扎着站起来,拂去一身尘埃,扔下了手里的沉重。与其砌长城,倒不如回家砌字。无奈的手,指隙太宽,时光总是那么纤瘦,不知不觉中溜走的日子,没法留下太多痕迹。我想,应该用笔填补一下空虚吧。虽然无法阻挡岁月流逝,但用文字的形式,把生活的影子,铺成一条曾经走过的路,哪怕无法往回走,却也可以回头看看。翻开收藏夹,又能咀嚼到过往的味道。这就是文学赐赠于我的礼物,能把我的心带回从前。每有感触的时候,失望的时候,苦闷不堪的时候,就拿起笔向格子倾诉。每次将积蓄已久的情感喷发于纸上的时候,也有一种畅快淋漓的解脱。喜与愁在内心里酝酿成文字,爱和恨经思绪交织成词句,统统随心情奔涌,跃然纸上。此一刻把情感复制下来,或陈于案前,或列于屏中,都可作永久保鲜的心灵印记,随时回味。人到中年,曾经的激情和浪漫,总被柴米油盐占据。在那满屏鲜花的情人节里,很多人都用饰纸裹住玫瑰的刺晒在朋友圈的时候,我想,这样太俗了。真正的仪式感,是锄去院子里的杂草,种上几枝百合,更重要的是设计一段文案,告诉她,我送的是生长着的美丽,是可以延续的芬芳。瞬间,文字的魅力超越了鲜花本身,收获的无数关注和点赞,惊艳屏幕。那次应邀赴贵州采风,从赤水河瀑布转回茅台酒厂晚宴。餐后,一众文友诗兴大发,我也乘着酒意涂了几行,还幸运地爬上了茅台的宣传刊物版面一角:“瀑布是大地上的美酒,美酒是桌面上的瀑布……”这使我觉得,文字的味道超越了酒,文字的壮美可以超越瀑布,是视觉与味觉所不能及的最高享受,文字的香气不会散去,文字的风景可在册页上长留。同一意思,不同的文字表达,就是不一样的境界。三毛那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在三毛的情感世界上,文字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啊。除了那些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我也爱一些文学平台或报纸上的优秀作品。有些文句读了又读,不舍释手。有一次见到大象老师,我说爱读他的文。他问我读过什么,我便罗列了几篇,并表示有些精彩的段落我印象深刻,说不定能背诵一段。于是,在众文友的哄笑中,我便背起《大师雪尘》中的一段来……有文友说过:喜文的人都是孤独的。其实,我愿享受这份孤独,继续以文为伴。觅一本好书,躲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慢慢啃食。灵感清晰的时候,就让思绪流淌,叠字铺文,拓格行诗,岂不快哉!
侯建明,茂名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将生活滤成文字,让心在诗中达远。偶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报纸、杂志及网络平台。
往期回顾:
劳小颖|相聚雨中的北京
潘冬梅|花生粒粒寄乡情
阿明|也红(长篇小说连载三十八)
日常投稿须知
以下为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各版面邮箱
1.《文化》 mmrbwh@163.com
2.《荔风》mmrbwy@163.com
3.《小东江》 mmwbeyd@163.com
4.《晚晴》 mmbbbbss@163.com
5.《夕晖》 xihui2013@126.com
6.《悦读》13929709292@163.com
也可在本公众号 快捷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