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二元对立,读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 OD料理机183期

文摘   职场   2024-10-22 20:02   福建  

马斯洛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似乎人人都知道他的理论,但又很少人真正读过他的原著。如果不是因为跟随黄建东老师,我应该也不会有机会翻阅他的原著。这几年跟随黄老师在OD联盟,阅读了很多理论书籍,恰在今年的书目中,列出了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读罢,爱不释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已经成为了管理学、心理学中的基础常识。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体会到了更多。而且,我认为原著中的思想,不仅仅是一个需求层次理论。我认为马斯洛用他的需求层次,表达了更深的思想。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认为是:超越“二元对立”。
某天,我打开某音,就刷到某个讲管理的老师在讲,“拿捏员工最好的方法就是……”,当时听到这句话,听到“拿捏”这个词我就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是什么让我不适?我想了想,就是这种对立的态度,莫名其妙地就把管理者和员工对立起来了。为什么一个人要“拿捏”另一个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老板和员工,是对立的吗?我认为不是。至少,可以不必是。
理性和本能(冲动、欲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自私和无私、伊壁鸠鲁的享乐和斯多葛的禁欲……这些概念常常被认为是对立的。而马斯洛认为本质上不是,他认为只有“不健康”的人,才会把他们对立起来。在真正健康的人身上,这些是可以得到和谐地统一的。而当时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都来自心理治疗领域,来自不健康的人。马斯洛觉得这样不对,他要研究真正健康的人。
马斯洛认为这些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用了整整两章,来描述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这个词,在最早接触到马斯洛理论的时候就听过了,但直到阅读了他的原著,我发现原著中描述的自我实现,和我印象里的自我实现,有很大的不同。
马斯洛书中“自我实现”标准是相当高的,有多高呢?
他在介绍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时写道:

在研究中对三千名大学生进行了筛选,但只选出了一名可直接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二十名也许将来可作为研究对象(如果他们的成长情况良好)。

(取自第二版陈海滨译本p171)

我在年纪较长的研究对象身上所发现的自我实现的特点,可能在我们社会上的青年,以及处在发展过程上的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们还决定从大学生里挑出心理最健康的1%。这项研究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了两年多时间,却不得不在未完成的情况下中断。

而他在描述研究对象的时候写到(取自第二版陈海滨译本p173):

正式研究对象:

7位非常确定,以及两位可能性较高的同时代人物(因为隐私没有公布姓名);

2位非常确定的历史人物。(晚年的林肯以及托马斯杰斐逊);

7位可能性较高的公众和历史的人物(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士、史怀哲、赫胥黎和斯宾诺莎)。

不完全研究对象:

5位当代人物,非常明确缺乏某些特质,但仍可作为研究对象。

潜在的或可能的研究对象:

(这两项在第三版许金声的译本里没有)

GW卡佛,尤金·发·德布斯,汤姆斯·艾金斯,弗里兹·克莱斯勒,歌德,帕布罗·卡尔萨斯,马丁·布伯,达尼罗。

其他人建议或研究的研究对象:

(这个名单有30个人,我只罗列一些著名的)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乔治·华盛顿、约瑟夫·熊彼得、威廉·罗素、皮埃尔·雷诺阿、本杰明·富兰克林……

这个研究对象的选择,我觉得很好地说明了马斯洛对研究对象的要求之高。如果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没有入选,爱因斯坦也仅仅是“可能性较高”的话……
马斯洛似乎是选出了全人类中心理最健康的人,在他们身上研究,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然后反过来,对比神经症患者,他从这两个极端出发,从最健康到最不健康,来看人类的心理的差异。
毫无疑问,马斯洛认为二元对立是心理不够健康的人才会有的(和这些研究对象相比,我想我可以爽快地承认,我的心理也还不足够健康)。
为什么会出现二元对立呢?因为基本需求(生理、安全、爱和尊重)没有得到满足。如果一个人已经快要饿死,他的所有身体机能都会被调用来寻找食物,而没有多余的能量来思考一道数学题或者好奇宇宙的奥秘。
这个时候的人是极度“自私”的,他只能考虑如何生存的问题。以此类推,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那他的注意力也会在“维持安全”上,缺乏“爱”和“尊重”,就会出处寻求“爱”和“尊重”。而这一切,都会让一个人动作变形。在这种状态下和他谈任何“无私”“包容”“爱”和“慈悲”都是不现实的。也正是这样,我们看到自私和无私是对立的。
但自我实现者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他们不仅仅吃饱了,解决了生理的需求。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爱和尊重。这让他们不再有任何的匮乏感,因此他们可以追求“自我实现”。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是不一样的,马斯洛这样写道:“满足这种需求的具体形式是因人而异的,在一个人的身上可以体现为做一个理想的母亲,而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体现为要在体育方面取得成就。而在第三个人身上可能表现为绘画,或者发明创造的目标。在这一层次上人和人的差别是最大的。”
在这个层次里,人不再受困于基本需求的匮乏,而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在马斯洛选取的这些研究对象身上,他看到一种“无私”。他们不再是为了生计而“被迫”工作,而是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责任同时也是快乐,工作等于消遣时,当履行职责并且讲求实效的人同时也在追求快乐,而且的确非常愉快时,职责与快乐、工作与消遣也就不再互相对立了。”(第三版p187)
那么是不是只有“最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认为不是。我相信不同的人,都曾在工作中体会到过工作的乐趣。很多时候,完成某个任务,达成某个目标,都让人愉悦。甚至是和配合默契的伙伴一起“并肩作战”都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如果员工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那谈什么“拿捏”呢?
这是我非常不喜欢这个词的原因。明明是拙劣的管理让员工讨厌工作,把员工和管理者对立起来,却还想方设法“防备”着员工。这样的组织,是不可能高效的。
马斯洛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第一个人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丛林里生活了几个星期。靠偶尔得到的食物和水维持生存。

第二个人拥有维持生存的条件,还有一支枪和一个可以藏身的山洞。
第三个人除了拥有以上的一切,还有两个同伴和他在一起。
第四个人也拥有以上一切,还和他最心爱的人在一起。
最后一个人除了拥有以上所有一切,还是这个小团体里人人敬重的头领。
他认为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些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越来越高的。因此推断基本需求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成正相关。(第二版p90)
你可以想象,那个连生存都难以保障的人,他一直担惊受怕,因此身边一些小小的响动都可能让他有很大的反应。而这种类似神经质的反应,在生活在城市里、知道周围很安全的人身上,是不会发生的。
同样的,环境还会影响我们对威胁的判断。马斯洛提到:“我们可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朋友的批评。一般人的反应是感受到了攻击和威胁(有理由说,非常频繁的批评意味着一种攻击),因此他的反应会是怒不可遏。但如果他确信这种批评不是一种攻击,那么他不仅会听取批评还可能会感激对方。因此,如果他已经有几千个证据表明他的朋友爱他并尊重他,那么批评就只会是批评,不会同时代表攻击或威胁。”(第二版p128)
我们把这个例子放到职场里,那个在学习“如何拿捏”员工的老板,他创造的组织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也许我断章取义,但我认为用到这个词(拿捏)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存在一种对抗,一种丛林感。他的环境中势必充满着不安全。你会想象你亲密的朋友和爱人,想要拿捏你吗?如果你想到了那个画面,是不是会激起一身冷汗?这种词语不可能出现在朋友和信任的人当中。在这个环境中的员工则要时刻防备着他的老板,不知道他的老板会对他做什么,对他的老板也没有信任,因此可能显露出很多防御姿态。而这种防御姿态让他的老板也没有安全感,反过来去寻求“拿捏”员工的方法。——一个负向的增强回路就这样出现了。互相伤害,而不自知。
我们可不可以创造一个拥有“安全感”的组织呢?我认为有很多事情可做,但你得先想要创建这样的环境。上级对下级,是要求、压迫、威胁,还是支持?我认为上级是拥有更多资源(经验、资金、信息和视野等等)的人,他对一线的价值是运用自己的资源去支持一线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监督、监管,时刻提着胡萝卜和大棒子。如果上级愿意了解下级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困难,并且平等的探讨和交流,去共同克服这些困难,是否会传递出安全和信任呢?如果上级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愿意让员工共同参与,让他理解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拿出胡萝卜和大棒,把员工当成一个完成任务的工具,是否能让员工有更多的动力去完成工作呢?
马斯洛没有教我们应该怎么做,《动机与人格》也并非是一本管理学书籍。这篇文章由于篇幅原因也无意探讨太多具体的做法,但至少,让我们有一些思考——我们是不是努力把员工推向了对立面呢?

作者:薛昊

若水商务CEO
OD联盟成员


互动创造新知识



线下课程速览


喜欢这期分享吗?欢迎留言,点亮“在看”告诉我吧!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最新课表

一起做OD
让组织成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