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谈了《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养”中的“菽”,现在,我们来了解下“麦”!
有学者认为小麦起源于西域,为“外来”物种;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也是普通小麦的原产地和重要起源中心之一。麦是禾本科植物的一类,分小麦、大麦等种类,《黄帝内经》中的“麦”主要指的是小麦。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三经。《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素问》“麦属火,心之谷也。”小麦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烫伤等。浮小麦(小麦中的秕谷)具有固表、止汗、益气、除虚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五种麦类均有各自的营养特点,但均有低脂、富含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特点,功效各有不同,大家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食用。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麦类食疗方。
做法:小麦、甘草各30~50克(研碎),大枣10枚(去核),放入杯中,冲入沸水,焖15分钟,代茶饮(枣肉可食)。
做法:取小麦10克、山药30克、粳米适量,同捣碎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
做法:山药50克、大麦5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山药去皮切块备用,大麦、大米提前浸泡1小时。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出锅前加入冰糖调味。
做法:薏米30克、大麦30克、水适量。薏米和大麦提前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滤渣后饮用。
做法:南瓜50g,黑麦50g,牛奶250ml,甜玉米粒100g。南瓜切小块,黑麦提前泡1小时。将上述食材全部放入破壁机打为乳饮用。
做法:黑小麦米50g,黑豆40g,冰糖30g,水适量。把黑小麦米和黑豆洗净,用水泡1晚。将食材全部入砂锅大火烧开,小火煮40分钟至熟烂即可。
功效:补益脾胃、清热利湿。此方有助于缓解神疲乏力、纳差食少、浮肿、便溏等症状。
功效:补脾益肾、乌发通便。可缓解头目眩晕、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常食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须发早白、贫血等症。
功效:健脾涩肠、止痢,主治体虚患痢或痢久致虚,以及慢性腹泻。
编辑:杨 倩
初审:李红艳
审核:毛双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