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与诗词
独具一格的古典文学公众号
|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作者:燕七
来源:燕七读诗词(ID: gh_55afc179c9b5)
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总能将苦难的生活过成一朵花;
因为他出众的才华,悲欢离合,日月星辰,在他的笔下,动人心扉;当小七读到苏轼的半首诗,才恍然明白,为什么近千年之后,依然有人对苏轼念念不忘。800年前,苏轼在海南收下一个学生,写下半首诗,海南人感恩千年。苏轼的这个学生,叫姜唐佐,是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海南。
相比于黄州和惠州,当时的海南属于未开化之地,自然环境差不说、人文环境更是糟糕。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改变环境,苏轼虽然已是花甲之年,却是生命的强者。当地人有杀牛的习俗,苏轼亲自书写柳宗元的《牛赋》,劝告当地黎族人爱惜耕牛。
当地缺少药材,他写信给朋友,从内地购买药材,施舍给黎民。
当地风俗是妇女出门劳动,身强力壮的男子闲在家中,他诵读杜甫的《负薪行》,劝告当地百姓,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苏轼与人不同的是,他总是利用自己的影响来改良环境。在儋州,最让苏轼揪心的是教育,他有一首《游城东学舍作》:学校简陋,老师忍饥挨饿,学生四散,这就是儋州学舍的现状。苏轼喜欢读书,他与当地的文人广泛交流,将众多学子吸引到自己身边。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苏轼修建了一个桄榔庵,从此,他有了安身之所,桄榔庵也成为儋州新的学术中心。得知苏轼在儋州,海南其他三州的士人纷纷到来,甚至远在广州的学子也冒着惊涛骇浪远道来问学。
对于来向他请教的人,苏轼热情接待,不管他们的基础如何、资质如何,只要有心向学,苏轼都一一开导指教。元符二年(1099年),一个叫姜唐佐的人慕名来向苏轼求学。
他自备了资粮和书籍,从海口来到儋州,日日跟随在苏东坡的左右,随时向东坡咨询,并将自己的作品奉上点拨。
姜唐佐在苏轼这里住了半年,临别之时,求苏轼赠诗一首。
苏轼便在他的扇子上题道:沧海何尝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并对姜唐佐说:等你将来中了进士,我再为你续足成篇。姜唐佐没有辜负苏轼的期望,后来,他北上赴试,中了举人,成为见之史载的海南第一位举人。崇宁二年(1103),姜唐佐在汝阳遇见苏辙,苏辙为兄长苏轼给唐佐补足赠诗曰:苏轼离开儋州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的第一个进士,据说符确也曾师从苏轼学习。苏轼谪居儋州三年,讲明学道,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苏轼遇赦,他渡海北归,离开了儋州。
苏轼人虽离开了,却给尚属蛮荒的海南留下了文明的火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宋、明两代,海南中进士者74人,中举人607人,海南遂有“海滨邹鲁”之誉,这与苏轼谪琼期间开发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苏轼最受人尊敬的地方,不论他的境况如何,他总是关心着一方水土,一境黎民。
不论在哪里,苏轼总是将自己关切的目光,投向苦难的苍生。
在黄州时,看到当地有“溺婴”的习俗,于是致信黄州太守,请求官方出台措施,制止溺死婴儿恶俗。
他任密州知州时,亲率官民筑堤引水,疏浚河道,挖掘井泉,以缓解苦旱之情,并安抚收养失孤儿童。
苏轼离世已有920年,可儋州却永远地记住了他,海南人永远感激他。君不见,为了感谢他对儋州的贡献,当地人修建了东坡书院。如今,东坡雕像屹立,再现了苏轼在此讲学的情景。有的人,灵魂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绝不是只关注脚下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望向更广远的地方,关注更广大的群体,并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什么。长按图片点击二维码可购买
点击原文链接,看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