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人大是我的祖国II李子迟

文化   2024-11-07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人大是我的祖国

李子迟


《人大是我的祖国》本是师弟凯雷一首诗的题目。凯雷是人大新闻系95级、99届学生,著名的人大“十三月”文学社前社长、校园诗人,如今是香港《文汇报》主要领导、全国名记啦!他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写道:“1998年曾与李子迟、迟宇宙、沈浩波等创办《诗中国》《诗生活》等。”这说法其实并不完全确切。


此为前言。


当初我为啥第一志愿就报了人大呢?后来我一直在想。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说学校,填北大、复旦不更好么?可我偏偏填了人大!(我学的文科,没法去清华。)如果说中文系,纵使不填北大、复旦,填北师大、南大不更好么?可我偏偏填了人大!如果说一定要到北京念书,纵使不填北大、北师大,填对外经贸、中国政法不更好么?可我偏偏填了人大!纵使填了人大,进新闻、哲学、国政、法律等专业不更好么?可我偏偏填了中文!也许我命中注定要与人大中文系有这么一段“孽缘”?于是我常常耿耿于怀,后悔不迭。


这倒不能全怪我。高考志愿表上,从第一个学校到最后一个学校,我的所有第一专业都是填的“中文”;只不过,在填学校时,我“投奔”错了“衙门”。人大中文系并不以培养文学创作者为特色,而更多的把眼光瞄准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所谓“综合素质”者,诸如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活动能力等,实际上就是成绩好、听话、入党、当个小小的学生干部之类;将来成为综合性的文化工作者——诸如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机关、公司的官员文秘什么的。自然,我是“不合时宜”了。



作为我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大学,人大强调学生规范、严谨、平和、稳健、实用。这与我的个性化、情感化、一味干自己的事业产生了龃龉。难怪当如今大学毕业离开校园时,我有一种“脱离苦海,获得解放”的暗自狂喜。因为,我再不用做学生了!我再不用住集体宿舍了!我再不用在人大的严肃气氛中受压抑了!


“峣峣者易折,皦皦者易污。”有个性又优秀的人,很难在团体中相处。有个性,易得罪别人;优秀,别人本来就对你不服。如此以来,冲突难免时时发生。更何况又是跻身于这样一种正统的“准党校”环境,还是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名牌学府。我常常在写文章时,甚至就在平时说话中,对追名夺利、随波逐流行为表示着深恶痛绝。我的大学四年,也就是在一些大家能看得见的身外之物(名利等)上受了不少委屈与损失;但是,既然我痛恨名利,又怎能自甘世俗?我要做的无非是:尽量沉默;尽量宽容;尽量有个自己的空间;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与追求。这一切,很快就能全部实现了!


人大没有北大的湖光塔影、没有清华的荷塘月色——当然房子略新一些,因为它建校较晚。人大拥挤、喧闹、政治性强……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有朋自远方来,我只能领他们到北大、清华走走。要写东西,随便找个教室,在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要干事情,我很多时日奔波在校外,或是名胜古迹,寻觅历史遗韵;或是大街小巷,追忆古都烟云;或是报刊出版社,那属于我的领地。这一切,与人大何关?

既没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又没有浓郁的人文气氛,仅仅是“教室—寝室—食堂”三位一体;仅仅是“上课—睡觉—吃饭”三点一线。除此外,丁点宽的锻炼场地、图书阅览室……这就是大学四年生活与学习的全部?也许,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这已足够;可对于我,这不亚于软禁,不亚于慢性自戕。


很不好意思,说了自己尊敬与感谢的母校这么多“坏话”。


是的,尽管前文中我说,当初填了人大,“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过是因为个性、创作方面没得到像在北大那样“如鱼得水”般的长足培育,因为人大的文学气息不如北大浓郁、中文系的学术水平不如北大强,且自己从事创作不如在北大那样受到重视而深为遗憾;但是,当初若真的没进人大,冷静一思忖,我更要后悔无穷、损失多多矣!


为什么?人大提倡严谨、规范,对我的不羁个性是很好的约束、调剂。它既有利于培养严肃的创作、学术之风,又有利于我平时的待人处世。人大提倡实事实是,反对自我宣传吹捧,它让我时刻注意谦虚实干,以成果服人。人大的党风正、强调“德”,也使我创作中的传统美德、人文气息、自我修养得以弘扬、高昂。我如果去了北大、北师大,也许在特点、优点方面会得到更大的巩固与提高;而我来到了人大,我的特点、优点并未失去,同时还补充、完善了当初非我的许多因素。一个“准北大人”成为“人大人”,既有北大风格之基础,又添人大风格之渗透,岂不快哉?


不错,人大的中文系不如北大、北师大;然而,作为人大学生,我致力于业余创作,踽踽独步,四年下来,我的文学能力与收获并不亚于北大、北师大的学生。这何尝不是为学校也为自己争光?


由于种种原因,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的人大,科技实力有所不够,综合排名不如北大、清华崇高;但是,它的鲜明特色与重大影响,众所周知,足以跻身国内一流高校之列。人大是文科大学排头兵,绝无疑义。人大与北大、清华皆居于京城文化教育中心海淀区,三校共同形成一个体系完备、实力雄厚的高校群落。三校齐驱并驾,往来密切,互相促进,为国家、民族的文教事业与精神塑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曾撰文称“北大是李白,清华是杜甫,人大是白居易”。



人大图书馆的藏书量,在全国诸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尤其是文科方面的书,从文史哲到政经法,汗牛充栋、荦荦大观。我若作家法朗士所说,“像一个饥饿者”扑进书海里,博览群书,乐而忘返。


各种文化讲座、诸多人大籍名家,让我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才干上的锻炼。我为学者们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从学者们的渊博学识中兼收并蓄,从而在素质方面迈上了不知多少级台阶。


我的忧国忧民、关注社会与人生;我的心怀天下、稳重处事的风格;我的实事求是、一分为二……都是因为受了人大四年的教育啊!


尽管人大有各方面的一些不足,尽管人大有条件上的一些限制,尽管人大与我之间有一些迥异的地方;但是,人大的优点与特点,人大对我的莫大教益,那是客观存在的啊! 


我的履历表上,已白纸黑字地写着:“从1994年9月到1998年7月,在北京市海淀路(现早已改名中关村大街)175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94级、98 届。”


就连我的身份证号码,前五位数字是“11010”,加个“8”是海淀区,这已根深蒂固地见证了我与北京,与人大的一次默契与磨合。


立此存照,铁证如山。


人大,伟大的母校,我深深感谢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您让我具有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第二个“我”。


快要走了,我在人大庄严的校门旁,在毛主席手书“实是求是”的老区石前,在新图书馆外,在教学二楼的顶层上,在芳草茵茵的围坪间,在学一、学二楼当中的仿古亭内……逡巡、留连,追忆着自己四年来在这儿留下的一行行足迹、一串串笑语、一次次沉思……


附:人大赋


天子脚下,黄城根儿。人文荟萃,海淀渊薮。人、北、清三足鼎立,文、理、工体系全面。硅谷夹央,翰林居中。历六十四载不衰,有十七万徒遍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虽无湖塔,有大儒存之;虽无荷月,有书山屹之。地盘不大,唯学子勤读;花草不美,唯严师长诲。时闻丝竹之声,偶见名家之影;载歌载舞,亦行亦作。

鸟声啁哳,自枝巅飘落;夕阳如火,从窗棂泻入。跑道蜿蜒,尽是矫健身姿;桃林荫翳,都为晨起练舌。春花秋月,冬雪夏日,何时而无师生,何处而无教学?

堪称深府,亦为大院。抛弃名利,追求高雅;实精神家国,乃第二故土。随风潜入夜,不明知识暗增;润物细无声,谁知才干已长。声名远播,家户喻晓。

任凭东西南北风,哪管日夜四季转。岿然不动,柔中有刚。施影响于无形,讲道理于平时。娓娓低语,连顽石亦点头;静静投足,让众生争效仿。

噫吁,母校人大,辉煌历程。四载风雨,没齿难忘。承万千教导,将百年受益。幸甚至哉,歌以咏之。


作者简介

李子迟,笔名肖飞等,原籍湖南祁东,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编辑,多所院校兼职教授,网络名博,独立作家、诗人、学者、评论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儿童文学》《华人文学》《九天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深圳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文学港》《文艺生活》《中华辞赋》《飞天》《红豆》《草地》《金田》《台港文学选刊》《杂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华读书报》《今晚报》《深圳特区报》《新文化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湖南日报》《广西日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两千余篇(首)各类文学作品;著书五十余种,主要有长篇小说《屈家冲》《国药准字》《蜀山湘隐传》,短篇小说集《肖飞短篇小说选(一)》,散文游记集《霞客集》《跫音集》,诗歌辞赋集《勇士也抒情》,及《中国大学生批判》《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谁将被淘汰》《多情爱因斯坦》《战地记者》《宜人独桂林》《千年海盗》《张国焘全传》《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清华百年演义》《太平天国十四年》《道可道》《激荡1911-1912》《我的阿猫阿狗朋友》等各类专著。获各种全国性奖数十次。网上读者五点亿人次。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