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海|唱响蔚州系列之十六:悠悠涌泉情

文摘   2024-11-24 16:18   河北  

唱响蔚州系列之十六

悠悠涌泉情


王宏海/文


主题中的“涌泉”即涌泉庄村,建国以来,就是乡政府的所在地。距蔚县城北五六公里,也是我的母校所在地。
四十年来,我几次经过母校门口,总是羞而止步。
因为,在毕业典礼上,班主任张润堂老师的话总是响在耳边。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村子为什么叫涌泉庄吗?我的理解,那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是国家与人民对你们的教育之恩,希望你们走出这所学校,努力工作,报效社会”。
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学业终废,加上忙于生计,我并没能力做出一件报效社会的事来,心总是惭愧的,对不起老师及这所学校的教育之恩。
惭愧也罢,忙于谋生也罢。自己每次经过,都做了行色匆匆的过客……
今年春上,文化下乡到涌泉村唱大戏,我陪老娘走进了剧场。
其实,咱是个对戏曲不懂的人,只是尽孝吧。所以,安排好老人后,就走出了剧场,兴步走到了村子的大街上。
人生,总是匆匆忙忙上山,马马虎虎过河。只有在你闲下来时,才会留意眼前的一切。
闲散地走到母校的门前,虽然,物是人非,但我们曾经读书的教室,还在阳光下讲述着我们就读时的故事。柳荫下,校园小径,读书谈笑声,仿佛又随风传进耳际。
那个操场,仍然平整,球篮尽管有些生锈,还好,原样没变。当年,我们小燕子般穿行,体育比赛的矫健身影,仍会浮现出来。
校门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那条布满沙砾坑坑洼洼的路,早就被平坦的柏油路所代替,两边商店林立,街市繁华。
朝北的一条街,通往我们曾经住宿的几座古民宅,如今是水泥路面。顺着这条路向北而行,既能回顾一下当年读书时的情景,又能参观一下闻名四方的名绅王朴的故居。
提起王朴,有传闻说,不吃不喝赶不上王朴。
王朴是蔚县远近闻名的富商。相传,当年闹义和团,王朴之母救下一外国传教士,用驴车送到张家口后,那洋教士懂得感恩,将许多企业赠予王朴,大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德吧。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朴竟富甲一方。
曾经,有一晋商与王朴显摆,说他能从张家口栽树栽到蔚县,王朴并不多说,闷闷地来了一句:“那么,我就每棵树上拴一匹马,到我蔚县家门口吧”。晋商一时哑言。
王朴是位有家国情怀的义商。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杨成武将军率部光复蔚县。
在征捐抗日义款时,满座的绅士都表现得慷慨激昂,振振有词。但一提到钱时,便面面相觑,默不作声,都在打着心里的小算盘。大家又将眼光齐刷刷投向王朴:这人一直不说话,是不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啊?
这时,一直沉默的王朴缓缓站起来:“国家都这个样子了,前方将士都在前线拼命,而我们出点钱,不应该吗,我没多少家底,就先出5万银两吧”。大家被王朴的义举,感动得鼓起掌来。从此,他也与杨成武将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由于王朴拒绝日寇让他担任伪会长的要求,鬼子便多次追害于他。在日军卷土重来之际,这位义商,便将家中财产,多数捐于抗日军民,举家逃避于天津。
一代义商,飘然离去,众多蔚州抗日军民,奋起杀敌,他们在王朴的资助、感召下,活跃在各地的战场上。
时光荏苒,义商已逝,其后人不忘乡情,以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其外孙汪永基、汪永晨,在政府的支持与感召下,回到家乡。修缮了王氏祠堂,修建了剧场、文化广场等设施,打造出一个文旅产业的招牌。涌泉庄村成了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涌泉庄人,享受着党的惠民政策,在汪家兄妹的帮扶下,种植蔬菜,搞畜牧养殖,发家致富?涌泉庄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唯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王朴后人那样,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让家园更加美丽。

作者简介

王宏海,河北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村人。亦耕亦读,喜爱文学创作,拾笔以来,有四十多万文字,发表于各大微信文学平台,偶尔有小作发表于张家口晚报,及许多文学期刊。现张家口市作协会员,蔚县作协会会员,蔚县诗词协会会员。



END



编辑|刘晓琴




蔚县文联微信公众号

投稿须知


   

一、 投稿邮箱yxwlgzh@126.com。

二、文学类、新闻类投稿,须为Word格式文件,3000字内(诗歌100行内)。须附100字内作者简介,须附清晰的作者照片1张及配图1-2幅。

三、 投稿前须仔细校对,文责自负。

四、只接受作者本人原创,不接受一稿多投。

五、杜绝抄袭侵权等,作者文责自负。



编 辑 部 


蔚县文联
蔚县文联公众平台,旨在宣传蔚县文艺界动态信息,全面开展活动,推介精品力作,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同推进蔚县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