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这波,很多人还是逃不过宿命

文摘   2024-09-26 18:14   日本  

2014、2016、2018年那些股市底部区域,散户和网友们的表现和今天很像。

那会儿我的账号也没啥人看,主要是观看其他大V的评论区。

底部反弹起来,量能都不错,宏观面也不是毫无理由,大V们对后续的预测也是对的。

但你就会发现网友留言却不太友好,有冷嘲热讽的,有坚决不信的。

其实这次我在自己这里也看到了类似的。

昨天很多人看到高开低走,很快就“怂了”,说“期待下一次牛市~”、“感谢给了逃命机会”;

甚至有网友前天第一根阳线的时候说,这就是大顶。

哪怕等到了回调,他们也不敢买入。

整个行情的过程中,他们的心路历程大概率是:

●一开始不信,不相信行情能进入新阶段;

●望着不断上涨的行情,又是心痒、又是悔恨,甚至诅咒这个行情。(其实是后悔为啥自己没上车)

●真到了回调的时候,又犹犹豫豫,不敢出手,结果又望着上涨的行情继续干瞪眼。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位置又重仓杀进去——被套在了山顶。

身边这样的观点越多,也侧面证明行情的延续性。

回过来我们还是说今天的行情。

最近写的都比较直接,这篇还是直接一点。

1、前两天说摸年线,那下个目标当然是年内高点喽

第一天涨幅和量比实在太猛,所以我是判断能摸年线的,通俗类比一下就是导弹点火。

如果看上去的火焰、烟之类,像是洲际导弹的样子,那至少不会飞得太低。

对A股来说,前天的开盘高开低走还看不出来什么,后面推土机式上涨,可以看出来做多的力量是能让大盘挑战年线的。

但3天就到,这实在没想到。

直接干上了3000点,让昨天的图形变成了“射击之星”。

这种力度和做多的意愿,让上证指数挑战年内高点(3174)也变成了大概率。

当然,挑战新高一般误差更大了,可以提前2%~3%作为止盈目标。

要不要止盈,到时候再看。

2、年线歇两天可以,但还是不建议来回T着玩儿

我看不少留言的朋友都在说等调整,上证年线这种重要位置减仓看看、或者等等下回调无可厚非,这是技术分析经典理论。

昨天有朋友给我留言,问我有没有减,我承认自己交易能力不行,没减。真要是减仓了,今天不就BBQ了么。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今天会如何,只是因为这种快速的行情,没有期货级别的交易能力,基本上成本会越T越高。

另外我的观察是这次情绪的释放,比前年、去年、今年2月份都强,更容易飞回不来。

3、外资的新逻辑:如果他们来了,调整幅度不会大;他们喜爱的板块要重视。

这两天不少人在说外资回到抄底的事情,消费、白酒也确实是外资喜欢的板块。

如果是外资回来,人家可不给你搞什么回调再买这套。2016年以后,外资开始大范围进入A股市场。

好多国内的基金经理笑话外资,不懂得交易节奏,不看K线,只知道傻买。结果外资就这么一路把白酒什么的给买上去了。

后面国内的这些基金经理终于回味过来了,也开始学——但问题是价格已经上去了,终于被套在了山顶。

外资买入是根据策略、模型和纪律来买入的,对他们来说只要买入信号还在,就会出手。

这种情况下搞前两年这种高抛低吸,就很难吸回来了。

另外我之前说不看好抱团板块——如果外资回来了,这个观点我要改一下,消费就要重视了。投资者结构变了,判断就得调整。

(判断外资是否回来,这个反而不着急,他们并不会反复横跳,所以多看几天、多看几周也来得及)

4、龙头板块和当前行情的特征

前天我写了关于龙头板块的事情,特别提到了地产。

今天地产爆发。

有朋友和我讨论说,地产怎么也要基本面企稳,大家收入上来以后才有机会。

他说的,是行业的基本面;但本次行情的很多板块,不是因为基本面上涨。

是情绪驱动上涨。

比如说地产,前天之前,股票价格隐含的是很多没啥问题的龙头公司也要倒闭,隐含的是国内最后剩不下几家活着的公司。

这显然是太悲观了,而且不符合我问到一线校友们时,给我的反馈。

苦是苦,也大概率回不到以前的辉煌,但绝不是龙头公司排着队倒闭。。。

极度悲观的投资情绪+强力政策,这显然和基本面是无关的,如果按照基本面去考虑的话。。。

我收盘给同学发信息,他说“怎么可能3天就有变化!!”

这次的龙头板块,我99.999%确定是情绪驱动、非基本面驱动,如果是这样,就不要过分在意当下什么数据好不好看、什么盈利有没有改善。

没人规定股市上涨总是基于基本面——就连号称理性的美股也做不到。

总结一下,上证既然到了年线,歇一歇当然没问题。但还是要时刻记着本轮行情是情绪驱动,来自于全球宏观的宽松和国内政策的发力,并且量能情况看反弹力道很强。

要信这个逻辑就早信,不信这个逻辑也没关系。

怕就怕都涨到很高位置了,才终于相信。

家哥的小黑屋
我是家哥,清华本科,麻省理工学院硕士,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持证人。做过券商行研、一级市场投资、数据分析创业、现在又回到了老本行市场研究。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互联网公司的野望,零售的瞎想,商业地产的破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