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国债吹响“全力拼经济”号角

财富   2023-10-26 16:34   上海  



作者:吴赟、杜彦峰(中国投资咨询)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议案,议案决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据此,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万亿元增加到4.16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当前已近10月底,万亿新增国债投放下去后,所形成的实物工作量将主要体现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对稳定明年经济增长提供助力。


01

本批国债的基本信息


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


02

政府购买,巩固实体经济向好


本批次国债发行本质目标就是为了提振经济,将通过资金的使用实现,最终将体现为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促进实体经济增加投资,恢复经济,并在增强经济韧性和资金流动上发挥积极作用。


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内使用的5000亿元国债额度将有效提振四季度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中完成进度和实物工作量。稳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各大券商纷纷调高全年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03

供给增加,影响金融市场资金


此次获批发行国债规模增加,一次性增加了国债供给,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国债收益率应当上升,短期内金融市场或将出现资金紧张。另一方面,国债发行增加对原本计划外流资金的吸引力,可以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由此产生联动,防止股市、债市和汇率市场间的风险传染。


资金面的紧张,后续有望通过央行增加市场流动性的配套手段得以缓解。为继续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国债、地方债的申购和购买工作,央行有望在四季度内持续进一步降准、降息。


04

重点支持方向释放重大利好


本次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这对今年海河、松花江等国内重大流域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是个重大利好。本次国债资金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也就是每一分钱都对应到具体的项目上。同时,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将适当提高,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



05

项目具体要求需要关注


为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形成实物工程量,本次特别国债对项目的成熟度有几点要求。


一是项目符合规划或实施方案。一般来说,建设的项目必须是在国家、省、市的“十四五”规划以及地方重点规划中明确的项目。


二是精准聚焦灾后重建和提升减灾救灾的能力,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是前期工作成熟较高。对在建项目,要求前期研究论证充分,对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到位,避免超标准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具备扎实前期工作的项目,应尽快开工建设;对部分前期工作较为复杂的重大项目,原则上也不得晚于明年6年底前开工建设。


最后,从万亿国债的投向来看,主要投资的是无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本身完全不具备融资能力,不会对水利领域利用社会资本合作、金融信贷和专项债等带来挤出效应。同时,补助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地方出资压力,有助于地方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项目中。从长期看,更有利于提高重点流域抵抗自然灾害的抗灾能力。


期待随着今明两年的项目建设,重点流域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监测水平能够获得提升,对防灾减灾发挥重大实际作用,从而进一步提振经济增长预期,稳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本文作者吴赟、杜彦峰,现就职于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


中国投资咨询
致力于分享有深度的行业观察和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