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季更新工作室
如何处理 EPC项目结算审核过程中的合同纠纷问题
引言
项目模式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日益普及,其将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环节整合为一体,为业主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然而,在 EPC项目的结算审核阶段,由于合同条款的不明确、变更管理的不善以及各方对合同的理解差异等原因,常常会引发合同纠纷。这些纠纷不仅影响项目的结算进度,还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工期延误以及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如何妥善处理 EPC项目结算审核过程中的合同纠纷问题,成为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EPC项目的哪些特点容易引发合同纠纷
(一)工作范围界定不清晰
EPC项目通常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多个阶段和众多工作内容。如果在合同中对工作范围的描述不够准确、详细,容易导致双方对某些工作是否包含在合同范围内产生争议。例如,对于一些边界性的工作,如场地清理、临时设施搭建等,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二)设计责任划分不明
设计是 EPC项目的核心环节。但在合同中,关于设计的深度、质量标准以及设计变更的审批流程和责任归属等方面,如果规定不清晰,容易引发纠纷。例如,若业主在施工过程中提出设计变更要求,但双方对变更的费用承担和工期影响无法达成一致,就可能产生矛盾。
(三)采购环节的问题
1.设备材料的质量标准和品牌指定
合同中对采购的设备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品牌指定若不明确,可能导致总承包商采购的产品不符合业主期望,从而引发纠纷。
2.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若合同未明确规定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和管理责任,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供应商违约或产品质量问题时,责任难以界定。
(四)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调整
1.业主指令变更
业主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或现场情况提出施工变更指令,但如果变更的程序、费用和工期补偿没有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容易引发争议。
2.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等风险
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地下障碍物等情况,若合同中对风险分担和处理方式约定不清晰,双方可能就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的责任产生纠纷。
(五)合同价款与支付方式
1.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
EPC项目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但如果在合同签订时对项目范围和风险估计不足,可能导致实际成本超出合同总价,总承包商面临亏损风险,从而引发纠纷。
2.价款支付节点和条件
合同中价款支付的节点、比例和条件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总承包商资金周转困难,或者业主认为支付条件未满足而拒绝付款,产生矛盾。
(六)项目工期与进度管理
1.工期约定不合理
合同中规定的工期过紧,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工期的因素,如恶劣天气、政策变化等,导致工期延误时责任难以划分。
2.进度计划的审批和调整
双方对进度计划的编制、审批和调整流程没有达成一致,可能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引发纠纷。
(七)性能指标与验收标准
1.性能指标的明确性
合同中对项目建成后的性能指标,如能耗、产能、环保等要求表述模糊,可能导致在验收阶段双方对项目是否达到要求产生分歧。
2.验收程序和标准
验收的程序、方法和标准不明确,容易在验收过程中出现争议,影响项目的交付和款项结算。
(八)风险分配不均衡
EPC合同中,业主往往将大部分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但如果风险分配过于极端,超出了总承包商的承受能力,可能导致总承包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采取不合理的措施来降低风险,从而影响项目质量和进度,引发纠纷。
二、结算审核中常见的合同纠纷类型
(一)合同价款纠纷
1.固定总价合同的调整争议
在固定总价合同中,业主通常认为合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除非发生合同约定的变更情况。而承包商可能会主张由于设计变更、物价上涨、法律法规变化等原因导致成本增加,要求调整合同价款。
2.暂估价的确定争议
暂估价是在招标阶段暂时估计的价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确定实际价格。但在确定暂估价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招标程序不规范、供应商选择不合理等原因引发纠纷。
(二)工程变更纠纷
1.变更指令的有效性争议
业主发出的变更指令可能不符合合同约定的程序或形式要求,承包商可能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拒绝执行变更或要求额外的补偿。
2.变更价款的计算争议
对于工程变更的价款计算,业主和承包商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导致双方在变更价款的数额上产生分歧。
(三)工期延误纠纷
1.责任归属争议
工期延误可能由业主原因(如提供施工场地延迟、设计变更频繁等)、承包商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力、资源配置不足等)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引起。在确定工期延误的责任归属时,各方往往各执一词,难以达成一致。
2.工期延误的赔偿计算争议
即使确定了工期延误的责任方,对于延误赔偿的计算方式和数额,双方也可能存在争议,例如赔偿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固定金额还是根据实际损失计算。
(四)质量纠纷
1.质量标准的认定争议
合同中对工程质量标准的约定可能不够明确或存在歧义,导致在验收阶段业主和承包商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产生不同的看法。
2.质量缺陷的整改费用争议
如果工程存在质量缺陷,业主可能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并承担整改费用。而承包商可能认为质量缺陷是由业主提供的设计文件或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拒绝承担整改费用。
(五)索赔纠纷
1.索赔事项的成立性争议
承包商提出的索赔事项可能不符合合同约定的索赔条件,或者业主认为承包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索赔请求,从而对索赔事项的成立性提出异议。
2.索赔金额的计算争议
在索赔金额的计算方面,承包商可能采用较高的计算标准和方法,而业主则认为索赔金额过高,双方难以就索赔金额达成一致。
三、处理 EPC项目结算审核中合同纠纷的原则
(一)合同优先原则
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处理合同纠纷应首先遵循合同的约定。在合同条款明确、具体且无歧义的情况下,应以合同条款为准进行判断和处理。
(二)公平合理原则
在处理合同纠纷时,应兼顾双方的利益,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不能片面地保护一方的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处理结果符合商业道德和公平交易的原则。
(三)诚实信用原则
双方应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合同义务,在处理纠纷时也应秉持诚实信用的态度,如实提供证据和陈述事实,不得隐瞒或歪曲真相。
(四)及时处理原则
合同纠纷应及时处理,避免纠纷的拖延和扩大化。及时解决纠纷可以减少项目成本的增加和工期的延误,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双方的合作关系。
四、处理 EPC项目结算审核中合同纠纷的策略
(一)协商解决
协商是解决合同纠纷的首选方式。双方应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倾听对方的意见,通过相互妥协和让步,达成一致意见。
1.确定协商的代表和团队
双方应指定具有决策权的代表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协商团队,以确保协商的效率和效果。
2.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
在协商前,双方应收集和整理与纠纷相关的合同文件、变更指令、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资料,为协商提供充分的依据。
3.制定协商方案
在充分了解纠纷情况和对方诉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协商方案,明确协商的目标、策略和底线。
4.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保持冷静、理性和尊重,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冲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调解解决
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调解机构通常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调解员组成,能够在中立的立场上协助双方解决纠纷。
1.选择合适的调解机构
可以选择行业协会、商会、仲裁机构等提供的调解服务,也可以通过双方共同指定的独立调解员进行调解。
2.遵循调解程序
调解机构通常会制定相应的调解程序,双方应按照程序的要求提交证据、陈述观点,并积极配合调解员的工作。
3.接受调解结果
如果双方在调解员的协助下达成调解协议,应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调解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双方应予以遵守。
(三)仲裁解决
仲裁是一种较为正式的争议解决方式,具有保密性、专业性和一裁终局等特点。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了仲裁协议,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1.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员
根据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选择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仲裁机构,并按照仲裁机构的规定选择合适的仲裁员。
2.准备仲裁材料
申请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等,被申请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材料。
3.参加仲裁庭审
双方应按照仲裁机构的通知参加仲裁庭审,在庭审中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
4.执行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双方应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诉讼解决
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后手段。当其他解决方式无法解决纠纷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一般来说,EPC项目合同纠纷可以由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等法院管辖。
2.准备诉讼材料
原告应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证据材料等,被告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和证据材料。
3.参加庭审
双方应按照法院的通知参加庭审,在庭审中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
4.执行判决
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双方应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判决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预防 EPC项目结算审核中合同纠纷的措施
(一)合同条款的严谨制定
1.明确合同价格形式及调整机制
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分担原则,合理选择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并详细规定价格调整的条件和方法,如物价波动、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等对合同价格的影响。
2.清晰界定工作范围
采用详细的工作说明书、技术规范和图纸等文件,准确描述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边界,避免模糊不清和遗漏。对于可能存在争议的区域,应特别加以说明。
3.制定详细的变更管理条款
明确变更的提出、审批流程、价格确定方法和工期调整原则,确保变更的有序进行和合理计价。
4.约定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
明确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包括设计标准、材料设备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标准等,并规定详细的验收程序和验收主体,以减少质量纠纷。
5.设定合理的工期及违约责任
合理确定项目工期,并明确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标准,激励双方按时完成项目。
6.完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
明确索赔的条件、程序和时限,以及反索赔的权利和应对措施,保障双方在遭受损失时能够依法主张权益。
(二)合同履行的有效监控
1.建立合同管理台账
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包括合同价款的支付、工作范围的完成情况、变更的实施、工期进展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2.加强沟通与协调
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各方就合同履行中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及时解决分歧,形成书面会议纪要。
3.严格执行合同变更程序
对于任何变更,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和实施,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推进,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5.及时处理索赔事项
当一方提出索赔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估和赔偿,避免索赔问题积累导致纠纷升级。
(三)风险分配的合理规划
1.合理分担风险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双方的能力,在合同中合理分配风险,避免一方承担过多不合理的风险。例如,对于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等风险,应由业主和总承包商共同承担。
2.购买保险
要求总承包商或业主根据风险情况购买相应的保险,如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职业责任险等,以转移部分风险。
3.预留风险准备金
在合同价款中预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可预见费用。
(四)争议解决机制的提前确立
1.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仲裁具有保密性、专业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在国际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诉讼则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
2.约定仲裁机构或管辖法院
如果选择仲裁,应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如果选择诉讼,应约定管辖法院,以避免在争议发生时因管辖问题产生纠纷。
3.建立争议解决的前置程序
在合同中规定在采取仲裁或诉讼之前,应先进行协商或调解,尽量通过友好方式解决争议,节约解决纠纷的成本。
(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
1.提高法律意识
合同管理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条款,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增强业务能力
掌握工程技术、造价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能够与项目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合同的顺利履行。
4.强化职业道德
保持公正、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EPC项目结算审核中的合同纠纷不仅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效益,还可能损害项目各方的合作关系。通过严谨制定合同条款、有效监控合同履行、合理规划风险分配、提前确立争议解决机制以及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保障 EPC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交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始终秉持诚信、合作的原则,共同推动项目目标的实现。
点击标题可进入
往期文章回顾
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指南
作者微信
视频号
欢迎您的:转发分享、收藏备用、点赞推荐、在看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