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量化&能源电力】电力需求强韧,看好绿电板块的投资价值

民生   财经   2024-08-07 08:30   上海  


-报告摘要

绿电板块当前投资价值分析:


1、电力需求强韧,风光装机快速增长。双碳目标牵引下,“十四五”期间能源转型加速,发展新能源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全国电力总需求保持刚性增长,未来将主要由新能源提供电量增量,火电等传统能源转向保障电源和调节电源。随着风光大基地项目如期推进,各地积极规划“十四五”风光新增装机,绿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快速增长。


2、绿电降本优势突出,补贴回收有望加快进程。风电、光伏正式平价上网,但产业成本不断下降,风电光伏成本优势持续增强。风光利用小时数呈上升趋势,并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提升利润率。新能源欠补问题加速解决,回收进程有望加快,纾解新能源运营商压力。


3、电力市场建设加速,绿电交易增厚运营商盈利。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就试点经验而看较基准价有一定溢价空间,可缓解一定存量补贴压力,同时为运营商增加第二收入。


华夏中证绿色电力ETF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1、跟踪指数的编制规则:中证绿色电力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领域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绿色电力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当前中证绿色电力指数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从前十大成分股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主要配置绿色电力板块的龙头股。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主要暴露于国企综合、电力股精选、央企电力燃气等概念。


3、华夏中证绿色电力ETF基金成立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严格控制了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



1、拨云见日,风光正好


1.1 电力需求强韧,风光装机快速增长

1.1.1双碳目标牵引下“十四五”期间能源转型加速

双碳目标牵引下,“十四五”能源转型加速。近些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居全球第一,按照国际能源署(IEA)在《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研究所在《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24》中的数据,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74亿吨,我国126亿吨,占比31.2%。尽管人均排放量低于某些发达经济体,但由于严重依赖化石燃料,一次能源使用的碳强度仍然较高。能源转型向清洁低碳方向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趋势。据国家电网数据,目前能源燃烧占我国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电力部门是我国碳减排的重点和关键领域,发展绿电成为必然趋势。

1.1.2用电需求刚性增长,绿电为电量增量主体,火电转向灵活性支撑电源

近几年我国用电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同时按照国家能源局数据,受益于经济稳定增长,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60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根据中电联预计, 预计2024年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5%左右,最高用电负荷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我国用电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

我国绿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逐年提升,未来将由风光电等新能源主要提供电量增量,火电等传统能源将向保障性电源和调节性电源转变。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实时平衡,包括电力平衡和电量平衡,可用装机需满足区域内尖峰负荷需求。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升,电力用电高峰期易产生负荷缺口,需要同步增加稳定出力、受阻系数低的装机容量(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火电、核电、抽蓄、储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用容量,未来火电将向保障性电源和调节性电源角色转变。

1.1.3各类绿电项目规划积极开展,装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

风光大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各地积极推动“十四五”风光新增装机落地。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要求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3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在库布其等沙漠地区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截止目前,风光大基地项目积极推进,各地风光目标规划明显超预期,绿电装机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1.2绿电降本优势突出,补贴回收有望加快进程

1.2.1风、光等新能源成本持续下降,成本优势持续增强。

风、光成本持续下降,平价上网优势突出。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 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中央财政补贴不再对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进行中央财政补贴,风光正式平价上网。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下行,光伏组件主流品种价格由2023年1月的1.84元/W降至2024年7月的0.83元/W。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近些年国内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根据Lazard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分析,从2009年到2024年,公用事业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历史成本经历了显著下降,但近年来趋于平稳,2024年略有上升。煤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相对稳定,在2009年为111美元/MWh,2024年为118美元/MWh。成本波动较小,大部分年份保持在102-112美元/MWh之间。光伏发电成本从2009年的359美元/MWh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37美元/MWh,之后略有回升,2024年为61美元/MWh。陆上风电成本从2009年的135美元/MWh下降至2021年的38美元/MWh,并在2023年至2024年保持在50美元/MWh。风光发电产业链已发展成熟,经济性明显提升,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后产业增量动力依然强劲。

1.2.2补贴回收加快进程

多政策出台加快补贴回收,缓解现金流压力。2012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第一批),促进新能源产业初期发展。但随着新能源项目规模的快速扩大,补贴申报逐渐滞后,根据中电联《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及政策建议》,截至2019年底,国网、南网、蒙西电网经营区合计拖欠补贴3273.09亿元。2022年3月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用以解决新能源欠补问题。5月,国常会部署稳物价、保能源供应,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8月,南方电网设立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并统筹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问题。11月,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发布《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下达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和新疆13个省区。本次补贴总计47.1亿元。其中,风电补贴20.46亿元,光伏补贴25.8亿元,生物质补贴8425万元。随着补贴回收进程的加快,新能源电力运营商资金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

1.3绿电交易兑现新能源环境溢价,CCER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绿电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带来盈利增量空间。2016年,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配额及绿证交易制度。2024年7月10日,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2023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全国范围内促进有效竞争的交易规则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底,全国绿电交易累计成交量954亿千瓦时。绿证交易累计成交量突破1亿张。根据广东、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2024年广东和江苏的绿电成交价格分别为0.476元/千瓦时、0.464元/千瓦时,相对煤电基准价分别溢价5.08%、18.78%,均高于火电成交价相较煤电基准价溢价。通过绿电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有望增厚绿电运营商利润,扩大盈利空间。

2023年10月CCER如期重启,首批方法学纳入海风、光热,未来仍有更多想象空间。2017年审批暂停前CCER审定项目共2871个,备案项目861个,减排量备案项目254个,减排量备案约5000多万吨,其中光伏和风电占比最高,审定项目数1780个,占比超60%。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2019-2020年度)以发电行业为首个重点行业,通过抵销机制,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的项目业主或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日即将到期。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于10月24日发布了包括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在内4个新的方法学, CCER正式重启。随着CCER重启,风电、光热参与CCER收益将明显提升,且项目规模越大其碳减排收益增幅约明显。


2、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2.1指数编制规则:反映绿电板块的整体表现


指数简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代码:931897.CSI),指数简称绿色电力,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21日发布,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中证绿色电力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领域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绿色电力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样本空间:

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

选样方法:

(1)对于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选取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具体做法为,将光伏发电、风电、水电四级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以及火电、核电四级行业上市公司中业务涉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领域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2)将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在待选样本中选取排名前50名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样本定期调整: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 6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2指数成分股:聚焦绿电概念龙头股

从前十大成分股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主要配置绿色电力板块的龙头股。指数成分股数量为50只,截至2024年7月25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62.70%,前十大集中度较高,聚焦绿色电力板块的龙头股。例如,指数前三大成分股分别为中国核电、长江电力、三峡能源,其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分别为10.47%、10.43%、8.20%,都是绿色电力相关的龙头股。

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较集中。指数成分股大都属于电力及公用事业,从更加细分的中信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是布局了火电、其他发电、水电等细分行业。

从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市值偏向大市值风格。截至2024年7月25日,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平均约556亿元。从具体成分股来看,总市值1000亿以上的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为51.38%,500-10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14.33%,200-5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13.73%,100-2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13.94%,小于100亿的成分股权重占比为6.64%。因此,整体而言,中证绿色电力指数的市值风格偏向大市值风格。

从指数成分股涉及概念来看,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成分股主要暴露于国企综合、电力股精选、央企电力燃气等概念。从具体相关概念来看,指数在国企综合、电力股精选、央企电力燃气等概念的暴露度分别为94.32%、86.25%、72.05%,由此可见,指数成分股的绿色电力概念显著,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另外,指数在陆股通重仓、基金重仓、核心资产、陆股通持续净买入等概念上暴露度较高,可见指数成分股受到机构资金的青睐,具有良好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3、华夏中证绿色电力ETF投资价值分析


华夏中证绿色电力ETF基金成立以来整体运行平稳,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严格控制了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华夏中证银行ETF基金自2023年3月27日上市以来保持较低的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作为投资者们布局绿色电力板块的资产配置工具,该基金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华夏中证绿色电力ETF基金基金由严筱娴女士管理,基金经理具备丰富的被动产品管理经验。管理人华夏基金旗下产品线齐全。截至2024年7月25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管理ETF基金90只,ETF规模合计已达约4932亿元,产品涵盖了宽基、行业、主题等多个类别,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线齐全,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指数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从历史统计的角度对特定基金产品进行客观分析,当市场环境或者基金投资策略发生变化时,不能保证统计结论的未来延续性。本报告不构成对基金产品的推荐建议。绿证、绿电交易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新能源消纳存在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8月5日发布的报告《电力需求强韧,看好绿电板块的投资价值》,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张国安 S0680524060003 zhangguoan@gszq.com

张津铭 S0680520070001 zhangjinming@gszq.com

林志朋 S0680518100004 linzhipeng@gszq.com

刘富兵 S0680518030007 liufubing@gszq.com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金融工程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金融工程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留富兵法
从量化的视角去看市场,用金融工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