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谱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民生   2024-11-14 10:59   黑龙江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中国亿万劳动者的光荣传承与矢志追求

李珂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调动激发亿万职工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汇聚起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一面跨越时空的鲜艳旗帜: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孕育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等赞誉之词,褒扬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翻开历史画卷,“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铁人”王进喜、“铁路小巨人”巨晓林等一大批忘我奉献、一心为公的劳模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绘就了多彩人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和生动体现。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孕育形成提供了重要土壤。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时代结晶。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梦溪笔谈》,记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工程技术与科技发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与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思想精髓。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植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践。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与我们党的奋斗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三种精神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光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每个时期产生的杰出代表都带有时代的鲜明印记,但无论哪个时期的劳动模范,都会无私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都具有典型的利他性特征。他们既是先辈光荣传统的继承者,也是时代发展的践行者和见证者。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始终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首以奋斗为主旋律的时代凯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这体现出劳动者对岗位和职业的高度热爱,对事业无止境的追求和拼搏,集中反映了劳模对国家、社会、职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宝贵品质。只有在持之以恒中,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敢于打破固有思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才能不断推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升级换代,勇攀事业高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都是劳动模范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价值追求。他们在名利面前坚守初心,在无私奉献中践行使命,在温暖他人时彰显担当。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从千千万万劳动群众身上提炼和升华出来的精神品质,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基础性。“崇尚劳动”是对劳动的价值引领,鼓励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成长,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扎实肯干、业绩突出赢得尊重。“热爱劳动”是对劳动的情感引领,对待劳动的态度从自在阶段升华达到自为阶段,才能表现为对劳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行为习惯。“辛勤劳动”是对劳动的行为引领,出于对劳动的崇尚和热爱,在劳动实践中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不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改造劳动工具、劳动方法,提升劳动效率,升华劳动价值。“诚实劳动”是对劳动的道德引领,在劳动过程中遵规守纪,不弄虚作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达到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执着专注”是对某一事物和技能在时间和精神上的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是劳动者在追求卓越之路上不懈努力的基石,是工匠的立身之本。“精益求精”是对标准的高要求、对品质的高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刻保持不断提升、不断精进的精神状态。“一丝不苟”是在工作中对细节高度关注,秉持“偏毫厘不敢安”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追求卓越”是工匠终身学习的动力,也是工匠推陈出新的要求;有对“技”的超越、对“道”的践行,也有面向未来的传承与创新。
  一种鼓舞亿万劳动者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顽强奋斗、拼搏进取的力量源泉,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引擎,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也必将在激发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以国家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执政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用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并带动全社会。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大军建设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拓展更多技能提升新渠道,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价值引领。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先进人物,聆听劳模故事,感悟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千千万万青年劳动者中赓续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心聚力。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也是社会进步的示范力量。要充分挖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将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外在举措,转化为新时代劳动者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激发人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坚定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广大劳动者实现全面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景华 栾宏杰

制作:杨莹

监制:景华 刘成林

来源:《党建》杂志


掌上绥滨
信息发布举报电话:0468-7862680 0468-7867559 ICP231202000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