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杀NPD,你必须比TA更「坏」

文摘   2024-11-06 17:30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普华文化  >  右上角 ··· > 设为星标 ⭐️

编辑 一颗青橙


你听说过 NPD 吗?


最近,多位热门综艺人物被互联网确诊 NPD,让这 3 个字母再度引发热议。


NPD,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简称,它的核心是恶性自恋。


这类人往往自我夸大、缺乏同理心和责任感、控制欲强、容易暴怒、冷酷无情……他们是人际关系中的吸血鬼,是肢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易感人群,总是利用和剥削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把他人当“血包”。


跟他们相处久了,是个人都得脱层皮。


心理学家们往往也建议,遇到他们赶紧跑。



但问题来了:


NPD 如果恰好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上司同事,我们暂时没办法逃离,必须捏着鼻子跟他们相处,又该怎么办?


正常人能做点什么,克制乃至改造 NPD 吗?


美国总统里根的犯罪顾问和联邦调查局(FBI)的鉴定专家,犯罪心理学家斯坦顿·E. 萨梅诺博士,在与犯罪打交道的 50 年间,花了几千小时采访了不同背景的罪犯,并研究了具有 NPD 特征的“天生坏种”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后,发现只有一种方式,能够彻底改造 NPD。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中,作者详细剖析了这个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案例,告诉我们:


就算是最顽固不化的 NPD然有机会通过改变其思维模式,来对他们进行矫治。


只不过,你需要“用魔法打败魔法”,比最坏的坏种还要“坏”——




01

童年创伤救不了NPD


约克尔森医生是一位知名精神病学家,1961年,他在圣伊丽莎白医院开启了对罪犯的研究。

尽管那些顽固的罪犯们普遍具有 NPD 特征,比如特权感、无同理心等。

但那时候,他相信他们不是施害者,而是不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受害者。

然而随着研究和治疗的推进,约克尔森医生发现:

深入早年的经历和童年创伤,并不能阻止他们继续犯罪。一旦被发现,这些人还会用新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为自己的罪行开脱。

是的,罪犯们无师自通地滥用原生家庭的概念,来佐证他们一直以来的观念——都是别人的错

约克尔森医生意识到:继续探究原因和动机,只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合理化。

于是他不再关心罪犯们的童年故事,转而聚焦于他们当下的思维

在漫长且痛苦的工作中,约克尔森医生记录了上千页观察结果,最终发现:

只有彻底摧毁罪犯根深蒂固的固有思维模式,在废墟上重建新居,犯罪行为才有可能真正终止。

甚至可以说,约克尔森医生用了跟罪犯同样、甚至是“变本加厉”的手段,去对付罪犯,包括但不限于: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折磨”,
强硬且不为所动的态度,
对他们的秘密和弱点毫不留情的戳穿,
对他们痛苦的“不感兴趣”甚至“冷酷无情”,
对他们任何一点出格行为的“吹毛求疵”和“厉行纠正”……

但与此同时,约克尔森医生又对罪犯们非常尊重,从来不会流露出蔑视和嘲弄。

堪称霹雳手段,菩萨心肠。




02

改造NPD,

需要“魔法打败魔法”


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对勒罗伊的改造。

此人从小就表现出 NPD 的特征,自我陶醉,冷酷无情,为了自己 1% 的便利,不惜伤害身边的人 100%。

长大后,勒罗伊“不出所料”地成了个银行抢劫犯,与此同时,他还离不开酒精、毒品、家暴和滥性——用的还是妻子辛苦挣来的钱。

对于这样一个连家人都已经决定放弃的恶棍,约克尔森医生的项目,却把他“从鬼变成人”。

《天生坏种》对这段往事的记录,是如此的动人心弦,以至于除了复制原文,任何转述都显得苍白无力:

约克尔森像一只猎犬,在长达近 3 个小时的会谈过程中对勒罗伊步步紧逼,撕下他的伪装。勒罗伊不喜欢约克尔森说的话,但又很难否认。他满腹牢骚,但他的意志力却在不断瓦解后来勒罗伊承认,在会谈开始时,他就感觉自己这次面对的不是一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的普通精神科医生,约克尔森远比他预期的要强硬得多。勒罗伊怀疑,这位医生是不是会读心术。有一瞬间,勒罗伊甚至在想,约克尔森如此了解罪犯的心理,或许他自己也是一名罪犯。

最让勒罗伊感到吃惊的是,对面的这位老人把他说得那么不堪,可他竟然就坐在那里听其讲话。被揭穿了,但他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克尔森依然保持着冷静和礼貌,哪怕在对勒罗伊的生活方式做出全盘否定时也是如此。约克尔森没有嘲讽、威逼、斥责勒罗伊,也没有对他表示出半点不尊重。因此,勒罗伊一直坐在那里听约克尔森讲话,像被催眠了一样听着约克尔森剖析他,仿佛约克尔森拿着一面镜子照出了他本人。

这仅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约克尔森医生开始了对野兽的漫长驯化——

他对勒罗伊的每句话都做出诠释,以此来揭穿他的真面目
他强化勒罗伊的自我厌恶感和愧疚感;
他把勒罗伊引入一个 5 人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处于改变过程的不同阶段,新成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改变,现有成员也会重新经历一遍自己当初的改变过程
他既不轻信也不怀疑,不急于做出判断,等待“时间揭晓答案”……

而罪犯的改变,也充满了波折、反复和戏剧性。

(由于篇幅所限,这部分最激动人心的细节无法完整呈现,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书!)


在婴儿学步一般的学习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后,勒罗伊慢慢认识到:

“男子汉气概”并不意味着暴力、强势、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拥有数不清的女人,而是意味着责任



02

NPD的改变,

绝非一帆风顺


但这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顺利。起伏贯穿着改造的全过程。

参与项目的第一个月,勒罗觉得新奇且兴奋,比其他人改变更快的成就感“喂养”了他的自恋,而成功完成“负责任”这项重大挑战,也让他觉得充满成就感。

但很快,无聊、焦虑和烦躁开始接踵而来。

他做得好也不会得到奖励,约克尔森医生会问:“像文明人一样生活有什么需要赞扬的吗?”

他以为只要学会了负责任地生活,就不再有任何可担忧的事情,约克尔森医生却警告他:人只有在死后才能没有压力。

果然,当勒罗伊从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开始渐渐学会负责任后,他的烦恼反而越来越多了:担心工作的事,11 月的订单比 10 月的订单少,不称职的同事净问些愚蠢的问题,截止日期不合理,老板总是烦他……问题永远解决不完,今天解决了一个问题,明天又会有十个百个问题出现。

这个项目要求极强的忍耐力,生活本身也是如此。这恰恰是勒罗伊欠缺的品质。他总是期待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一旦未能如愿,他便会愤怒不已。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突发事件,而这一切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他没有人生目标,只能通过一系列无休止的征服来支撑他那膨胀但脆弱的自我形象。他看不到一点黑暗尽头的曙光。

作为一个极度自恋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确保自己不会失败,然而工作无法给出这样的保证。

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真实生活中,体验到日常生活、工作、家庭的烦难和成就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琐事,终于让勒罗伊意识到,自己曾经对爱的人造成了多少伤害,又错过了多少“本来可以”的美好生活:

勒罗伊和玛丽正在讨论他们装修公寓的先后次序。他们两个人都有工作,已经为这次装修预留了 500 多美元。但他们需要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很难决定究竟是买沙发、椅子和台灯,还是买几副窗帘和一张咖啡桌。他们列出了希望购买的物品清单及大致价格。

第二天早上,勒罗伊在乘坐公交车去上班的途中,仔细地思考了他们前一天的讨论。当他想到自己过去用虚假的借口向玛丽“借”她辛苦赚来的工资,然后把这些钱花在毒品和其他女人身上时,他皱了皱眉。他倒吸了一口气,开始思考如果自己当初能负起责任,他们现在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随着他努力工作有了成果——获得了晋升,有了一个装饰精美、一尘不染的家,有了银行存款,儿子也开始尊重和依恋他,勒罗伊在空中无限膨胀的浮夸自恋,开始真切落到了地上。

他开始为自己付出辛勤努力打理好的花园而自豪,为自己赢得了妻子的信赖和邻居的尊重而骄傲,而不是痴迷于幻想中那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自己。

最后一次随访显示,作为一个多年来控制欲极强、脾气暴躁的人,勒罗伊已经不再试图证明自己是个大人物,而是致力于自我提升。他听从约克尔森医生的教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勒罗伊膨胀的自尊心源于自命不凡,当他建立起一种负责任的生活后,他可以把逆境视为机会而不是侮辱,这时他的自尊心能够让位于平静的满足感。

在弥留之际,勒罗伊被悲伤的家人包围着。许多年前,他们曾万分沮丧,准备放弃勒罗伊。渐渐地,他们又回来看他了,并给予他理解、鼓励和支持。勒罗伊从不认为自己“做到了”,因为他觉得改造工作永远也不会停止。2014 年,勒罗伊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跨度长达几十年的案例,让我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现实版的《心灵捕手》。

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什么心理创伤,没有什么当清洁工的天才少年,没有什么“这不是你的错”。

只有尊重他人,控制愤怒,承担责任,以及对自己和世界建立现实的认识后,仍然选择热爱。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03

人性幽微,
但不要放弃希望

在读《天生坏种》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很多次脊背发凉。

激起我最深恐惧的,不是因为罪犯的凶残和变态,而是罪犯们的思路,总给我一种“似曾相识感”——

的确,罪犯们 NPD 气质个个拉到满格,他们自私、狡辩、欺凌、强迫、暴力、不负责任、挑拨离间、卖惨装可怜……施展权力的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快感;

但我们自己,又何尝没有打压过同学的自尊、压榨过别人的劳动、侵吞过对手的利益、吸食过家人的服从……每一次的“你输我赢”,都是一次对自己"聪明"和"果断"的打赏稍不留神,人就会沉迷其中,从此异化,逐渐沦为这种奖惩机制的奴隶。

你瞧,虽然罪犯们很可能是跟我们不同的“天生坏种”,但罪犯的邪恶是人性的邪恶,而这份邪恶的来源于我们的“共业”,每一个人对此都难辞其咎。

看见罪犯,看见 NPD,也是看见我们自己。


就像知名法律人罗翔所说:

我们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幽暗、更邪恶、更败坏、更堕落,永远不要对人性的幽暗保持乐观。

幸好,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张三的心理,来警惕自己内心的张三,来逃离人性恶的诅咒。

美剧《犯罪心理》的一个片段,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

一个童年受虐的凶手归案后,探员 Hotch 说:“经历过这种童年的人,其中一部分会变成你这样。”

凶手显然有所共鸣,于是被押走前突然问:“另一部分呢?”

Hotch 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另一部分则成长为抓你们的人。”

尽管童年不幸,但他仍选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温柔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可靠的同伴。

是的,尽管归咎他人很容易,尽管创伤可能如影随形,尽管前路依然迷茫看不清……但我们仍然可以承担责任,做出选择。

毕竟:

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The End -




 

点个“在看

看见我们自己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往期推荐


天生坏种 重启人生 无效努力 假努力 人性弱点 错失恐惧 | 讨好型人格 | MBTI | i 人 INFJ 焦虑 | 高敏感 | 校园霸凌 | 咨询技术 | 心理评估 | 绘画心理学 | 格式塔 | 冥想 | 旺孩子 | 天赋养育 | 表达 | 情感阻断 |  疗愈型伴侣 | 成人童话 | 假性单身 | 小红书 | A 股 | 金融 | 吸金体质 | 未来风口 | 财商启蒙 | 股市商战 | 个人IP | 读书笔记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普华文化
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