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立涛
我的父亲赵习芝,他是一名抗战时期入伍的老兵,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负过伤,立大功三次(相当于一、二等功),是从硝烟中走过来的幸存者。他离世一年多了,我们将无尽的思念都留存在了心里。恰逢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又使我们回忆起上一个世纪的硝烟战火。那一代的军人生命曾经置之度外,高山曾经崩于眼前,以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舍生忘死,浴血沙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惨烈与悲壮,那些英雄事迹荡气回肠,可歌可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军向“上甘岭”发动了金化攻势,史称搅肉机之战的摊牌行动。我阵地内平均每秒落弹6发,终日落弹30余万发。我军的2个连队顽强地坚守537.7和597.9高地,打退了敌人40余次进攻。
赵习芝时任133团后勤处长兼15军45师前支指挥部主任、组织计划科科长。在团部德山岘召开完会议后,前支任务由他牵头,迅速组织5个连的运输部队向前沿阵地运送弹药和生活物资并及时转运伤员、掩埋烈士遗体。他亲临火线,带领各连、排、班、卫生队的骨干,冒着生命危险,勘察地形,掌握敌人空袭、炮击规律,开辟近道,选择隐蔽路线,采用接力运输的方法,减少了伤亡,提高了运输效率。尽管如此,敌人封锁严密,我军伤亡巨大,凡运送一篓苹果可荣立二等功,但也只有一个苹果被送进坑道,大家还舍不得吃,轮流了好几圈。战斗异常惨烈,击战头一周,我军伤亡3000余人,涌现出了纵身堵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成为普遍现象,有一级英雄孙占元,有特等功李忠先、赖发均、侬廷秋、郑金钵、田立明、葛洪臣、孙子明、粟振林、吕慕祥、刘俊卿。有一等功蒋元伦、欧阳代炎,还有不少经过战争考验活下来的被授予英雄称号的人物,他们是中华的优秀儿女,是最可爱的人。
赵习芝作为一线指挥员,深知身上担负的责任,他随即组建了铁工组、木工组、烧碳组,加强坑道工程作业。他们把炮弹皮捡回来炼成铁,制作成各类铁锹、铁锤、铁钎、防滑掌等,像这样就地取材自造工具,也只有中国军人才能这样做。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支前部队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不分昼夜,出生入死的工作,仅他身边的通信员就牺牲了12名,志愿军战士以英雄人物为榜样,表现出了惊人的英勇顽强和吃苦耐劳精神,积极同敌人的破坏作斗争,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承担着空前规模的保障任务。
志愿军借助坑道,白天失守的阵地,利用夜间夺回来,这样拉锯式反复争夺,山头被削掉2米,成为粉状,到处弥漫着黑色的雾障。坚守在坑道里的8连,已经换了三茬,坑道里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有的尸体成为掩体,洞内空气不流通,血水流淌在地上很污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赵习芝每次进入坑道,伤员们都把他当成恩人,有一个战士因一口痰堵在喉咙处没有喘上气牺牲在他的怀里。
11月10日,赵习芝带领133团后勤处各股长、运输连长和卫生队长等部分骨干一行15人,在537.7高地检查总攻前的准备情况,他们正在一个不太大的坑道里开会,突然,一架敌机俯冲下来轰炸,一连串的炸弹正好在洞口边爆炸,冲击波的气浪带着弹皮和石块,把洞内所有的人吹倒在地面上,当场牺牲8人,伤3人。当时赵习芝的脸撞在墙上,鼻嘴出血,牙齿碰断,手骨骨折,腿部被弹片击中,昏倒过去。后来经抢救,在卫生队护理了3天以后,被转送国内牡丹江医院治疗。32颗牙,每天拔5-6颗,手术没有麻药,用盐水消毒,每次拔牙之前,他都由医护人员按住胳膊,每次拔牙都疼昏过去。后来安装上假牙,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并荣获朝鲜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
走进硝烟,回望岁月。深切缅怀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更加激励我们做好本职工作。
2016年10月,北京石油附小召开第一届少代会。
1952年10月,赵习芝在上甘岭獐谷坑道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