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地处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曾是东北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宗教文化传播中心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被誉为“东方贸易总汇”和“关外上海”之称。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美国、瑞典、荷兰、丹麦、挪威、奥匈等国曾在营口设立过领事馆或领事机构,曾是东北面向世界的窗口。
驻守营口的清军
营口西大庙
营口老街市
老街
油房
辽河营口港
英国驻营口大使馆
日本驻营口大使馆
营口华俄道胜银行
营口正隆银行
营口卷烟厂前身营口东亚烟草制造所
营口地区春节接财神
营口地区春节祭财神
1858年《天津条约》中“增设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开埠为通商口岸”,牛庄地处辽东半岛,但英国后来发现牛庄河道淤浅,而辽河入海口的没沟营水深港阔,适合大船进入,于是改称没沟营为牛庄,移地开埠,对外统称牛庄。1861年清政*府同意没沟营口岸开埠,1866年后,清政府官文将“没沟营口岸”简称为“营口”,营口由此得名,从而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通商口岸。
1904年辽宁营口老照片,118年前的东北第一个通商口岸营口历史影像,图片来源:源自美国国会图书馆
1904年,营口,占据辽河入海口的地理优势,当年是中国东北连接西伯利亚重要的战略港口和枢纽。
1904年,营口,满载油料的帆船,对外输出产自东北的大豆、豆饼、豆油,当时辽河航运中最大宗的货种。
1904年,营口的商贸街上的西大街,转口贸易,街上商号云集,货运川流。
1904年,营口,河堤边舳舻云集,当地商号在忙着装卸货物。
盖州城门
土城子遗址
盖州九寨
盖州青龙山
盖州青龙山喇嘛洞
熊岳望儿山
熊岳望儿山
熊岳望儿山
熊岳火车站
熊岳城外
熊岳城门楼
熊岳河
熊岳城小学校
1970年代初,辽宁省营口市举行运动会。
营口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轻纺工业城市,营口拥有较多大型纺织企业,纺织业盛极一时。
营口市东北乐器厂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和有关单位音乐工作者一起研究进一步改革古筝,使它日臻完善,能更好地为工农兵群众服务。
营口市地震台工作人员深入到社员群众中,宣传防震抗震知识。1977年 刘一平摄
营口市石硼峪地震台的同志们在分析小震活动的纪录图。1978年 孙连生摄
80年代的营口见闻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市“友谊”牌洗衣机生产线。
1987年,辽宁省营口市副食品券。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街头出现了第一批出租车,俗称为“大头鞋”的菲亚特微型轿车
1984年,日本“鹤荣丸”号驶入营口老港。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老窖酒。
1980年代,奥运冠军李月久、姚景远与家乡体育新苗共享胜利喜悦。
1983年,中央乐团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在辽宁省营口市大沟沿镇演出。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市辽滨牌香粉。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市的群众在演出。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县旗口酒厂《老窖酒》。
1980年代, 林青霞在辽宁省营口市拍摄电影《滚滚红尘》。
1980年代,辽宁营口火柴厂火柴。
1980年6月30日,辽宁省营口高中毕业留念。
1980年代,辽宁省营口中药厂蜜蜂牌阿胶。
198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板厂进行技术交流。
营口县百寨子公社徐家大队第三生产队把讨论制定的生产、分配等各项计划公布上垟,让每个社员都知道,促使全队备耕工作搞得又快又好。1982年 肖野摄
营口市洗衣机厂(原通风机器厂)引进国外部分设备,吸取国内外洗衣机的优点,只用半年时间设计制造出“友谊牌”单筒和双筒两种洗衣机,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欢迎。1982年 肖野摄
辽宁副省长王光中(左一)、谢荒田(左二)及营口市市长张延杰(右二)在营口西市区了解群众居住情况,以合理解决市镇建设中的问题。1983年 苗明摄
著名评书演员袁阔成在为农村社员演出。1983年 姜可运摄
营口市针织一厂狠抓技术改造,研制出31台新型织袜机,首创分片往复编织新工艺。生产的白玫瑰牌锦纶丝光边夹底袜, 获银质奖章。1983年 苗明摄
营口新港正在进行首期工程建设。首期工程将建设8个万吨级泊位。
营口市是仅次于大连港的第二个外贸口岸。1981年以来,营口市成为外贸出口商品综合生产基地,已有200多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 苗明摄
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与夫妇、小儿子在营口辽宾公园。1986年 陈启松摄
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造的现代化专用煤码头——营口鲅鱼圈新港煤码头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迎接7月份试车。1987年 李永宏摄
营口东北钢琴厂1987年以来推行横向承包,到6月底已生产钢琴4550架,比1986年同期增长82%。1988年 李永宏摄
营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9岁的李景科自学成才,在隐翅虫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先后发现中国新纪录昆虫45种,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41篇昆虫研究方面的学术文章,并应邀给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授昆虫分类学,被誉为有造诣的青年昆虫专家。
营口市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经营项目,1987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达5.4亿元。1989年 鞠鹏摄
营口辽宁无线电三厂自1987年起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和关键部件,组装收录机供外商包销投入国际市场,1988年共出口10万台套。
辽河之畔
西炮台
图为90年代的营口街景,营口人有认得这是哪条大街的吗?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
图为昔日在人民公园人工湖上划船游玩的人们。这个公园留有营口人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这里的动物园深受营口孩子们的喜欢,这个公园陪伴了几代营口人的成长。
图为昔日的影剧院。昔日的娱乐活动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多彩,当时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当时很时髦的娱乐活动了。那时对于小朋友来说,要是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那能高兴好几天呢。昔日营口的那些老电影院,你还记得多少?
新华书店
图为昔日的工农兵旅社,这栋建筑有多少人还记得?
小红楼
90年代的营口小楼饭店前的街景。90年代的小楼饭店在营口可谓家喻户晓,小楼饭店里的豆腐脑非常有名。
营口旅社
90年代的营口商场。营口商场1983年开业,曾是营口最大的商店,该商场于1983年开业。据说开业当天约有6万多人次来到这里。
90年代的营口辽滨游园。辽滨游园始建于1964年,现在改名叫辽河公园了,这里是营口唯一的滨河带状公园。
90年代的营口少年宫。营口少年宫位于渤海大街路口,营口的80后、90后们应该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刻的记忆。
90年代的营口街景。那时路上的汽车很少,路上能看到的汽车要么是公共汽车,要么就是货车。
90年代的辽河商场前的景象。辽河商场共三层,里面是餐饮与百货相结合的,一楼为餐饮,二楼三楼为百货。这里曾是营口非常热闹繁华的商业中心。
90年代的营口,楞严寺公园北门,前来赶庙会、游园的市民熙熙攘攘。
90年代的营口,盖州万福镇的一对农民夫妇骑着“幸福牌”摩托车下地干农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文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