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泽:拾掇拾掇回起

文摘   文化   2024-10-10 14:15   山西  

乡愁是一碗家乡的水,乡愁是一杯家乡的酒,乡愁是家乡的一捧土,乡愁是家乡的云,乡愁是一生的眷恋,是一生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在外的游子,多少次黑夜一个人望月痴坐,多少次凝望着家乡的方向,无声的流泪。故乡、家乡,便是在外游子的伤。许多白发苍苍了,依旧要踏向归乡的路。叶落归根,游子归乡。哪怕头发白了,腿脚不便了,也要回家,回到故乡......

回老家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看看那个院子,其实不看我也知道他的样子,但是我还是执意要回去看看,不看心里不安,老家有我太多的情感......

我们这代人啊,有太多的无奈。我们小时候做的最傻的事,就是盼着长大。我们吃过5分钱的冰棍,穿过有多处布丁的衣服,点的煤油灯,看的黑白电视,看过连环画,骑得二八大杠,常常把玉米杆当甘蔗吃,在夫子坡地偷过瓜,汾河边捞过木烟,冬天麦田里捉过大雁,这一切仿佛都在昨天,却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回忆。小时候画在手腕上的表,从来没有走过;小时候用磁铁加线圈自己制作的洋戏匣子,让全村人目瞪口呆;小时候用从茅房墙上扣来的硝加上木炭沫制成的滴滴精,过年时与小伙伴当做最美的烟花,所有这些回忆都带走了我们的美好时光!小时候小卖部的东西都想买,但是口袋里没钱。长大以后,超市里的东西都能买,却不知道买什么能快乐。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以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呐,注定是热爱家乡的最后一代人。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的孙子辈,他们大多会走向全国各地,出了国门到他国发展亦不是不可能的事。将极少有人会来耕地种地的。很多年以后,在这块土地上,带有地方特色和地域性标志的方言,将逐渐被同化,统一的都说着河普话(河津式普通话)。或许若干年以后,七大姑八大姨,父老乡亲这些称呼,也将从他们口中渐渐消失。他们不再有什么亲情味和人情味,过年过节的传统风俗和美食,也会从他们开始越来越淡直到慢慢失传!他们忙于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再有什么乡愁,什么家乡情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风土人情和家园情怀,将随着时间和时代的交替而被消磨掉。说实话,有水,有电,通了柏油马路,甚至大巷里还有了绿化带的村庄要是荒废了真是可惜!虽然上学、医疗等不便,但有可能回来小住,老家是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秋雁南飞,春暖回巢。根是心上那个一直坚定的信仰。“终于回到这里,我像一片叶子,盘旋了太多路,终于回到你心里。”心中的牵挂,是那条根的牵挂。断,断不了,剪,剪不断!只是在蜗居的城里看到有天有地的院子房屋就这样荒废了,我有说不出的心痛。

红尘烟雨,诉不完的乡愁,漫漫人生,离不开的是故乡,念乡愁,思故乡,归乡途,莫等候!

作 者 简 介

王广泽,男,汉族,山西省河津市柴家镇山王村人,1956年9月生,1973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河津市下化乡乡长、樊村镇镇长、小梁乡党委书记、河津市工商局局长、运城市工商局局长助理。2016年底退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任河津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现任运城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津市关工委副主任,河津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硬笔书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理事。









  
一曲河东文化的长歌,一部浸满乡土情怀的力作
1

本书是河之东梁孟华的散文合集。作者以宽广的胸襟、酣畅的文风谱写了一曲河东文化的长歌。

2

该书系晋南乡愁文化散文集。受到原人民日报副总编,全国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梁衡先生的大力推荐。

3

该书文章多写河东趣事,时代、生活、泥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中多篇文章入选初高中语文阅读试题,被学习强国推荐为大学生、中学生必读书目,热忱欢迎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各位客官,加强联系,以文会友。

购书电话:

13994852033

微信:

shanxiyuncheng901;13994852033

价格:

78元


投稿须知



1.作者来稿须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来稿如不允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以做形式上的修改。


2.文稿体裁不限,字数在5000字内,请直接粘贴在邮件正文处,可同时发送附件,须附上作者生活照,简介及常用微信号,个人简介字数控制在100字之内。


3.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一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4.赞赏的70%一周后返还作者;30%用于平台的维护。


5.投稿邮箱:756691763@qq.com


我在河之东 您又在哪里

长按识别


我在河之东
大河之东,你我相聚! 《我在河之东》:欢迎每一位河东老乡来这里入住,共同打造诗意栖居的地方,我们共同的故乡!
 最新文章